2010年5月11日

告白。



http://www.books.com.tw/exep/lib/image.php?image=http://addons.books.com.tw/G/001/1/0010445221.jpg&width=200&height=280&quality=80



日本銷售破67萬冊獲獎記錄

★2009年本屋大賞第1名

★第29回小說推理新人獎

★週刊文春「2008年Mystery Best 10」第1名

★寶島社「2009年這本推理小說真厲害!」第4名


當倫理和正義分歧,你該選哪邊?

殺人者的與復仇者的心理演進,輪番敲擊著我們內心的道德尺度


一位中學女老師在校園游泳池內發現自己的四歲女兒意外溺斃,後來經她私下調查,原來是班上兩位學生謀殺的,但殺人動機實在荒唐。痛失愛女的老師辭職,不向警方申請重新調查,而在結業式那天向全班學生告白真相,並透露了她的復仇計畫,在學生們的心底種下恐懼的因子……


作者利用《罪與罰》的反推理手法來心理分析新世代教育和校園犯罪,各篇章由受害者親人、嫌疑犯學生、嫌犯的家人及女同學等主觀視角分別告白,一步步逼近 犯罪動機的核心,藉此也提出許多重要問題,像是師生親子關係如何有效溝通、校園犯罪的法律面和道德面的懲罰該如何拿捏、如何與疑似有問題的學生相處來預防 犯罪、如何落實個別化人格教育、青少年犯罪的法律規章是否該檢討等等,小說適切地用個人的自白故事點出當今教育出了問題的因果所在。


  全書的結局極具爭議,是「考驗大家的倫理觀和正義感」(本書日文版編輯平野優佳的話),《讀賣新聞》報導說很多人就是因為想跟別人討論一下這個結尾,而向身邊的人推薦此書。


作者簡介


湊佳苗


1973年生於廣島縣,武庫川女子大學家政系畢業。孩童時喜好幻想,讀中小學時就在學校圖書室裡嗜讀江戶川亂步和赤川次郎的作品。結婚後,白天當家庭主婦操持家務,利用早晚的空檔時間寫稿。2005年入選第二屆 BS-i 新人劇本獎佳作。2007年獲得第35屆 Radio Drama 大獎;同年,以短篇小說〈神職者〉獲第29屆小說推理新人獎,出道作《告白》即以這個短篇當作開場,增寫六個篇章巧妙連結成這部暢銷日本的長篇小 說,2008年出版後得到書店空前的熱烈反應,更在書店店員大力推薦讚賞下,成功製造讀者口碑,銷量至今破67萬冊,並獲得2009年本屋大賞第1名,擊敗強勁對手東野圭吾與伊(土反)幸太郎。其後尚有兩本新作:《少女》、《贖罪》。


資料來源:博客來網路書店


 






讀完這本書之後,我會說這本書得到「2009年這本推理小說真厲害!」的獎項很實至名歸。



很難想像這是出道處女作,雖然有著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故事架構



(個人認為通常新手都比較有新意),



但作者對於故事內容的處理與書寫,卻完全不給人生澀的觸感。





這本書是讓在同一事件中擔任不同角色的當事者所做的闡述與告白。



每一個角色的陳述都很鮮明也很到味,完全不會讓讀者最後有一種角色間心態的層疊或者模糊感。



作者選擇這個議題也頗有初生之犢不為虎的氣勢,



內容是在講時下青年對於犯罪的無道德良知感、身為師者但卻又同為受害者家屬的糾葛心態,



也牽涉到法律是否真的能夠徹底的制裁犯罪者而平息受害者家屬怨念的力量,



以及動用私行的正當性與動機。





這是一個很硬的題材,但是作者卻切入得很柔軟。



講得都是每一個當事者內心世界的告白。



當你聽完主犯的內心陳述時,會有一度心軟地認為其實他也有令人同情的地方,



但作者適切的在最後利用受害者家屬發聲,



嚴正地說明就算有再多理由也不該有犯罪的心態與行為,



讓這本書的開頭與結尾有了一個完美又完整的接合點。



也更是再次印證了「道德規範」的必要性與重要性。









擺脫以往推理犯罪小說給人的既定印象,



推陳出新的展現青春味但又有發人省思的空間,





你說說,是不是一本很棒的書?!





推薦給大家,因為這麼棒這麼豐富的內容與題材,



但是讀起來卻異常流暢輕盈與迅速,我一天就看完了咧。












作者妳好強指數:★★★★★









2011.03.18

再次看完這本書,感跟第一次看到的不太一樣。

第一次看完的時候,對於這本書感覺到驚訝,怎麼可以寫出這麼棒的作品?

但昨晚第二次看完的時候,心裡卻覺得很沈重也再次感覺到震撼。

這一年的時間裡,若是要我聯想,關於此類「倫理與正義」的衝突議題,我第一個想到的是,在去年鬧得沸沸揚揚的廢死議題。

到底是人命應該被保留,或者犯罪者應該被重懲呢?



作者在開場的部分,就清楚道出處於叛逆期的青少年特質是「會被微不足道的話語刺傷,容易受到些微小事的影響,也同時深切地追求確立自我。」



五個章節分別由不同的身份代表不同的視角去闡述同樣一個犯罪事件。

這是一本由矛盾衝突對立組成而成的故事:

1.一開始的正義與倫理的衝突。

2.各代表著親情的匱乏與氾濫,A與B所組成的共犯結構。

3.身為加害者與被害者雙重身份的角色-女導師與犯人B。



*「身為人母我恨不得把A跟B都殺了,但我也為人師者,告訴警方真相、讓兇手得到應得的懲罰,雖然是成人的義務,但教師也有義務保護學生。」

*「A雖有殺意卻沒有直接下手,B雖然沒有殺意但卻殺了人。」



#道德良知的扭曲:孩子心中的惡、霸凌事件、教育層面的問題(親字教育、學校教育)

    親子教育:過渡寵溺與母愛匱乏

    學校教育:同儕之間、師生之間



光有滿腔的熱忱就可以幫助學生導入正軌嗎?

就算是為人師表難道就沒有自己的生活與想要捍衛的對象嗎?

內心軟弱的人會傷害比自己更軟弱的人。」

反覆擺盪在殺人陰影與不能把病毒傳染給家人的恐懼中,這樣得B就不可憐嗎?









1 則留言:

  1. 是的 是一本很棒的書

    看完完全會想跟大家說快去看!!!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