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31日

歷史上的一個小點。





資料來源:YOUTUBE影音



亞細亞的孤兒 (異域插曲)



作詞:羅大佑 作曲:羅大佑



亞細亞的孤兒 在風中哭泣

黃色的臉孔有紅色的污泥

黑色的眼珠有白色的恐懼

西風在東方唱著悲傷的歌曲



亞細亞的孤兒 在風中哭泣

沒有人要和你玩平等的遊戲

每個人都想要你心愛的玩具

親愛的孩子你為何哭泣



多少人在追尋那解不開的問題

多少人在深夜裏無奈的嘆息

多少人的眼淚在無言中抹去

親愛的母親這是什麼道理 



資料來源:yam影音







今天突然一時興起去找了這首歌。



這是1993年時羅大佑的創作,一直到17年後的今天,



卻發現這歌詞一點都沒有褪色的味道。



依舊那麼鮮明那麼嘹亮,那麼悲傷動人。





在那以及那之前,是一個動盪戰亂的社會。



而經過了這麼多鮮血的洗禮與人命的抗爭之後,



我不知道社會到底有沒有變得更好。





荻原浩的作品「我們的戰爭」曾說道,



如果那些犧牲性命的烈士看到我們現在的生活,會是什麼樣的心情有什麼樣的想法。





歷史是一種軌跡是一種推進的過程,也可以說是一種自然的演進方式。



每一個時代的人專注地活在當下然後造就了歷史,



至於歷史所代表的意義,對我而言是一個問號。



我希望我可以記得這些東西記得這些過去。



因為好多人曾經這麼這麼浴血奮戰過。





2010年3月30日

偷窺。






所以,你還在憎恨誰嗎?



◆日本第四十屆文藝獎作品 年僅十七歲的作者,是有史以來此項殊榮最年輕的獲獎者。


這份憎惡是如何產生的?兄弟間內部紛爭令人觸目驚心!作者的才華令評委們震驚,讓人不得不驚歎:後生可畏!


他抓住拉手緩緩往外拉,抽屜裡的東西便全部暴露在他眼前。他把裡面的東西仔仔細細掃視了一遍,就像是用舌頭舔過了一遍似的……


 


資料來源:博客來網路書店





世界上最牢不可破的關係應該非親情莫屬了。


這是一種很機率性的決定,你完全無法選擇要出生在何種家庭、


有著怎麼樣的父母及兄弟姊妹。



而你也無法像對待情人一般,


在生膩覺得困擾時喊聲:不好意思我們不適合,還是分手吧。


然後帥氣的起身收拾行囊就拍拍屁股走人。


這種關係一旦徹底結束後,就是一種徹底的結束。






然而在親人摩擦爭執時,卻無法有效地給予對方喘息空間,


於是可能日積月累而在彼此關係上豢養出無法想像的暗獸。





這本書原名「黑冷水」,我之所以買他是因為他是史上最年輕的日本文藝獎作品。


讀完之後,我反覆比較了兩個書名,其實我想都合適,


一個是從外在的行為切入,另一個是描述內心世界的狀況。


在這本書中,黑冷水是比喻兄弟之間的仇視憤怒的情緒,


就像是流動於血液中的黑冷水一般,憎恨隨之擴散開來並且一發不可收拾。







這本書很有味道的地方是他的層次感非常的鮮明。


很像那種看似平淡無奇的糕點,一咬下去卻可以給你驚豔的感受。


這還不夠,除了這個之外,化在口中的糕點味道還可以像香水的前中後味一樣,


給人一種豐富又滿足的層疊效果。




作者使用的文字很平淡,沒有什麼戲劇效果,


但卻很懂得營造畫龍點睛的氛圍。


「他抓住拉手緩緩往外拉,抽屜裡的東西便全部暴露在他眼前。


他把裡面的東西仔仔細細掃視了一遍,就像是用舌頭舔過了一遍似的……」



我覺得這是故事中很具代表性的一段話。


用舌頭舔過一遍,像我就想不出來如此貼切稱絕的形容方式。


彷彿在你看完這幾句話之後,會有一種不寒而慄的不舒服感浮現。






而這個故事很具戲劇張力的地方是,在我看到「全書完」以為閱讀完畢時,


沒想到另一個起伏才正要開始。






我們都活在自己所認知的世界裡。


用自己的方式分析、用自己的方式判斷,


用自己的方式去定義世界上的黑白灰彩。


客觀的事物是由統泛大眾普遍的認知而定義出來,


但是主觀的呢?






原來我以為我是因為弟弟的懦弱無能、自以為是才討厭他的存在,


但是最後我才意識到原來是因為我害怕被取代害怕因為弟弟的出現而被忽視,


所以我才會開始憎恨他,想要毀滅他。






我原本以為自己偷翻哥哥的房間是因為想要找到他做壞事的證據,


想要打破他那自以為完美的蠢夢,但是最終我才發現原來我只是想要瞭解他,


只是想要利用這種方式貼近他,讓自己不再對哥哥感覺那麼害怕。







很多的事實總可以在一瞬間經過一個念轉而徹底被推翻甚至假裝從不曾存在過。


或者是因為外界的危險而讓人興起保護家人的勇氣與決心繼而放棄了先前的仇視。





世界很特別的地方是,有些人選擇使用「憎恨仇視」的方式去瞭解一個人甚至是示好。


這種方式很有趣卻也很難懂,就好像父母為了瞭解子女而會偷翻小孩房間書包日記一樣。





也許有些家庭關係就像是一潭深不見底的黑冷水,


這黑冷水不只存在於家人的血液裡,而因為經年累月漠視的結果,


最後把整個家庭變成了黑冷水沼澤。





哪來這麼多仇恨指數:★★★★★





2010年3月29日

長大。





走不完的長巷 原來也就那麼長

跑不完的操場 原來小成這樣



時間的手 翻雲覆雨了什麼

從我手中 奪走了什麼



閉上眼看 十六歲的夕陽 美得像我們一樣

邊走邊唱 天真浪漫勇敢 以為能走到遠方



我們曾相愛 想到就心酸





人潮拍打上岸 一波波歡快的浪

校門口老地方 我是等候堤防



牽妳的手 人群裡慢慢走

我們手中 藏有全宇宙



閉上眼看 最後那顆夕陽 美得像一個遺憾

輝煌哀傷 青春兵荒馬亂 我們潦草地離散

明明愛阿 卻不懂怎麼辦 讓愛強韌不折斷

為何生命 不准等人成長 就可以修正過往

我曾擁有妳 真叫我心酸











我知道為什麼,當初我們可以相愛得義無反顧。



因為我們共同害怕著這個世界,



得了不懂如何與人相處的心病,



在人群中你找到我,你抱著我,你流著眼淚叫我不要離開。





懵懂無知的年紀,未曾認知一輩子到底有多長。



總以為是兩個人會在一起的長度,卻經過時間而瞭解,



這是兩個人分離遺憾的寬度。





手中的鮮奶換成了咖啡,腳下的布鞋改成了靴子高跟鞋。



曾經及肩的短直髮變成差點到腰的長捲髮。





唯一不變的事情是這個世界總不斷在改變。



那個十六歲的我們,還安好快樂的活在我心裡某一塊為他們親手打造的角落。



不管我面對什麼樣的生活,那都是一方無風無雨的自由天空。



我唯一能做的,就只是這樣,也只是這樣了。





若當初的選擇造成現在的遺憾,



那唯一能做的,就只是去面對。



不要讓過去的傷口反覆疼痛著,



而是應該逐漸療癒自己然後繼續朝前走去。





我們回不到十六歲,回不到那個操場看不到那抹夕陽。



這一切我妥貼的收納好,隱密地安置不讓人
破壞打擾。





終究得走回到現實,因為我們從這裡開始,從這裡結束。



所以必須也在現實裡認清著彼此間的差異。






你值得更好的生活。






2010年3月28日

聖戰家園。

http://tw.ent4.yimg.com/mpost/28/89/2889.jpg



尋找活下去的力量。



如果為了活著而死去,那麼就算死了也還保有人類的尊嚴。





★007丹尼爾克雷格2009春季最新動作鉅作!

★【末代武士】【血鑽石】導演最新戰爭歷史劇情鉅作!



四位猶太籍兄弟奮力逃出納 粹所佔據的波蘭進入隱密的森林裡避難,建立屬於他們自己的戰地家園,隨著時間流逝,越來越多的猶太人進入森林避難所,看著猶太人被無情的殘害,避難所裡的 青年以及領導人突維亞皮爾斯基(丹尼爾 克雷格飾演)決定站起來反抗納粹,捍衛猶太人的尊嚴!!




聖戰家園   Defiance

上映日期:2009-02-27


類  型:戰爭動作劇情


片  長:2時16分


導  演:【血鑽石】艾德華玆維克(Edward Zwick)


演  員:【007量子危機】丹尼爾克雷格(Daniel Craig)、【天魔】李佛薛柏(Liev Schreiber)






資料來源:奇摩電影








我一直很喜歡看關於猶太人故事的電影。



應該說那種蘊含時代悲劇、戰爭背景的片子,我都很愛看。



從之前的十月圍城,到南京南京,然後這次看的聖戰家園,



我覺得這種題材很感人,就如同影片介紹中說的,是一種尋找活下去的力量。





這部電影是真實故事改編而成,敘述俄國猶太人在遭到德國迫害而流亡到森林中,



他們群起捍衛自身的尊嚴,保衛族人的故事。





我在看影片的同時一直想到小時候常看到的電影:異域。



或許年輕一輩的人對於這部電影沒有印象,



但在我腦海裡這些亞細亞的孤兒悲愴的吟唱著:「我們沒有家」的那個畫面,



一直停格在我的生命中不曾淡去。





還記得五年前第一次到泰國旅行,其中的一個景點是泰國金三角文化村,也就是美斯樂村。



http://tw.f14.yahoofs.com/myper/KNTI0U2eHxR4vQX8vrVSrZYf/blog/ap_20071023044938122.jpg?TTA2.rLBsqfgyIHF



http://tw.f14.yahoofs.com/myper/KNTI0U2eHxR4vQX8vrVSrZYf/blog/ap_20071023044936576.jpg?TTA2.rLBn_Optcr9



圖片來源:蝗蟲的行腳



那時候看到「中國難民村」及「還我國籍」這幾個字時,淚水還在眼眶裡打轉。



我到現在都還很感念那次的旅行,最大的意義是帶我們去參觀了這個地方。



說參觀兩個字其實讓我感覺格外沈重,因為他們也是炎黃子孫,



卻因為戰爭的關係被派到了異國去,去了卻再也回不來了。



我無法想像他們竟然是真實地這樣生活著。



而供人參觀他們的生活竟然是他們主要的經濟來源。



曾經為了國家不惜犧牲生命的同胞,最後卻連家都回不了。



待在一個沒有人承認他們的地方,任由他們荒廢沒落。







我不懂種族歧視到底是怎麼回事。



為什麼是一張天生賦予的標籤,



替我們在一開始就標定了種族的高貴與否。



印度的種姓制度,美國的黑奴文化,



因為這些社會制度的存在,扼殺迫害了多少無辜良善的子民?





在某些地方,他們生存的希望其實很微薄,



只求一餐可以溫飽,只求世界不要有戰亂,不要顛沛流離不要妻離子散。



不要一睜開眼發現最親的人死在身邊。





這個世界到處都有悲情,不管是先天自然條件賦予的,



或者是後天人類一手造成的,都讓人覺得很遺憾。









或許世界和平跟世界滅亡都是一樣的道理。



我們都該更珍惜自己所擁有的。



即使再微薄,豐衣足食地活著,就是一種上天給予的恩典。





2010年3月25日

在世界之外。

這是一種漂流。



一種站在屋頂看人群的感受。



常常會這樣。



可能我置身的世界太不吸引我,



所以只好飄到空氣裡漫無目的的遊蕩。





我以為這是一種自在也是一種快樂,



但我卻發現原來做著與他人不同的事情,



會帶來一種孤單的感覺。







我動手割壞一些感情聯繫,



然後看著感情碎片緩慢的飄落。



很安靜地看著這一切發生然後停止。





我不害怕失去,因為世界就快要毀滅了。



這一切已經不重要了。



不再有什麼事情是重要的了。



電視繼續播放著,音樂繼續流動著,



我在世界之外,等著。





等待是我目前唯一想做的事。




2010年3月24日

長路。


長路(電影書衣版)



【為了你,在這個早晨醒來,是我這輩子做過最勇敢的事。】


     


海明威與福克納的唯一後繼者,影響未來一百年的不朽傑作


◎入圍美國國家書評人獎

◎2006年詹姆斯泰特布萊克紀念文學獎(英國歷史最悠久的文學獎)

◎2007年普立茲獎小說類獲獎

◎2007年美國鵝毛筆獎

◎英國《泰晤士報》「近十年百大小說第一名」。(November, 2009)

◎《娛樂週刊》第1,000期紀念刊(June, 2008)列為近25年來最棒的一本書。






《長路》是一個父親寫給孩子的故事,是一篇懾人心神的寓言。


讀完這個故事,心中湧出的熱淚與力量,或可扭轉即將變得晦暗混沌的未來。


這是一個關於「相信」與「希望」的故事。故事的開場,設定在大災難發生的數年後。


孩子出生的前幾夜,不知名的災難改變了世界的樣貌。


舉目所見只有冰冷的雨雪、無盡的黑暗,再不見清朗日光或蔚藍天色。荒蕪嚴寒的末日,道德淪喪,善惡無分,吞噬弱者是唯一的生存之道,人性與尊嚴在此灰色煉獄裡蕩然無存。


一對父子在文明的廢墟間踽踽獨行,往南方海岸去尋找一線生機。孤獨的漫漫長路上,空氣是灰濛的,地面成灰,滿目瘡痍,眼前不見任何生物的蹤跡,唯有困頓 凋零、無數死亡,然而父親仍教導孩子,要記得那個曾經有夢、有故事、有海洋綠樹的世界,要留守心中對於美與善的顧念與堅持……


當家園崩毀,人類滅絕,食物匱乏,只剩少數倖存者時,我們能殘害他人生命以求自保嗎?我們所仰賴的那些美好的價值和道德觀,將是延續性命的阻礙嗎?


麥卡錫在構思多年之後,以最精煉的字句織就,寫成《長路》一書,表達他對環境以及對人性的關注,也是獻給全世界的一首優美輓歌。





出版緣起



《長路》,是當代美國文壇最重要的作家,也是受國際文評一致讚譽為「海明威及福克納唯一承繼者」戈馬克.麥卡錫的最新力作。

美國九一一事件爆發,震醒了所有人的感知與靈魂。不僅在美國,事實上,它衝擊了身處現代文明衝突的每一個個體。在猶自冒著硝煙的巨大建築和生命廢墟上,我們清楚看見了軀體的脆弱、仇恨的可怕力量、人性在絕境中表現出的良善及勇氣,於是開始探問自己:



當家園崩毀,人類滅絕,食物匱乏,只剩少數倖存者時:

我們能殘害他人生命以求自保嗎?

我們所仰賴的那些美好的價值和道德觀,將是延續性命的阻礙嗎?



麥卡錫在構思沈澱多年之後,寫成了《長路》一書,以最精煉的字句織就而成,書寫了他對環境以及對人性的關注,也是獻給全世界的一首優美輓歌。

在原書扉頁上,現年七十五歲的麥卡錫將《長路》題獻給年僅八歲的親生幼子。細讀書中字句,不難體會父親對稚兒滿溢的關懷與情感。但《長路》不僅只是一位父親寫給兒子的故事,更是一篇懾人心神的末世寓言。

這 部小說告訴我們,儘管世界的變貌我們無法掌握,儘管我們將面對隨時可能發生的毀滅和荒蕪,但是,只要擁有親人之間深深相連的情感,便足以撐起一方庇護。只 要內心裡記得那個曾經有夢、有故事、有海洋綠樹的世界,只要留守心中對於美與善的堅持……這一條生命的漫漫長路,便有一線生機與曙光,能夠繼續走下去。

麥卡錫執筆四十餘年,僅十部小說問世,《長路》出版後,旋即獲《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洛杉磯時報》、《時代雜誌》等十數家國際重要媒體薦舉為年度好書,連歐普拉也親自出了攝影棚,與他在圖書館裡暢談創作這本書的點點滴滴。

我們可以大膽地說,《長路》這部鉅作足以傳世,百年內將持續影響無數世人的心靈!

麥卡錫文字洗鍊深沈,猶如一面水鏡。我們誠摯邀請您,凝神屏息,撫去外界騷亂,細心觀視,諦聽書中世界想傳達的祕密,感受並思索書裡對人性與環境的深沈關注。


資料來源:博客來網路書店


 




這是一本很沈重也很沈悶的書,從第一頁開始到最後一頁都是。


還記得前幾個禮拜妹妹去看了由這本書翻拍成的電影作品-末路浩劫。


回來之後她告訴我,這部片子帶來的沈重與悲傷,需要五片周星馳式的無厘頭幽默才能沖淡。






當我看完這本書的時候,其實也有一種終於看完的解脫感。


閱讀這本書很像是把一個人關在黑暗沒有出口的絕望空間中,


你唯一能做的只是等待,但是等待什麼你卻不知道,最後才會發現,原來等待的是死亡,是解脫。








這本書很特別的地方是,他其實從頭到尾都沒有交代清楚整個故事的背景,


感覺很像是你在電影放映後的半小時才進入電影院,


但是卻可以在一坐定之後馬上進入電影的氣氛中一樣。



這是一本沒有顏色的書,全書讓人感受到的只有冷、黑、灰塵、絕望。


唯一的亮點是父子間那令人動容的感情。



當地球毀滅到殘存少數的資源與人類時,「明天」便不再具有實體意義。


明天不能帶給人希望,因為你隨時都會死去,但卻又不知道什麼時候可以解脫。


這是一種痛苦折磨的苟延殘喘,但男人為了兒子,


必須強迫自己面對明天、然後謊騙孩子他們的存活是一種神所交付的使命。






這本書跟我原本設想的不同,因為我以為會有很多激烈的搶奪啊、打鬥之類的動作片段,


但其實,它真的就是一本很忠於「絕望與末日」這個主軸的故事,


也很呼應書名「長路」,就只是很單純的敘述一對父子為了抵禦嚴寒,


而沿著長路遷徙到南方的過程。






只是這本書不同於我以往所讀過的歐美作品的地方是,


這個作者的書寫有一種文字刻鑽出的深度。


我一直認為歐美作品就像美國好萊塢商業電影一樣,


都是刺激過癮,但是看過之後內心深處不會產生很大的悸動,


而亞洲如日本、台灣的電影則是因為沒有炫亮的電影特效,


多數是一些很「內心戲」的作品。






然而這本書其實無法如一般白話文作品很快速的閱讀,


因為譯者使用的形容名詞一方面很多樣化,一方面是帶點文言的況味,


必須一字一句緩慢的攀爬咀嚼。






而這種閱讀方式恰巧完美呼應了在末日之中窒礙難行的泥淖感。


讓人不禁一面讀得很痛苦(因為實在太絕望了),一面又大呼過癮。








故事的大轉折也出現在書末,大概是最後10頁吧。


這也很特別,因為一本完全像死魚一樣沒有起伏,然後到最後十頁才翻動一下的書,


竟然可以讓人不吵不鬧不抱怨無聊的一直讀下去,


我想這就是作者的文字魅力吧。






昨天我讀完最後的二十頁大概就用了一個小時,



然後很神奇的是看完之後,竟然如獲至寶似的把最後五頁重複逐字閱讀了四遍。



這也是作者另一個超級厲害的地方,



重複翻閱的原因是,長久處於絕望環境中的讀者,



竟然可以在書末看見一線刺眼的曙光。



我當時心裡竟然有一種,不可能吧?怎麼可能會有除了絕望的東西出現?



顯然作者真的很厲害,他成功讓讀者最後真的相信這個世上沒有希望這東西了。







很難得的上乘之作,作者寫得細膩,譯者翻得精彩。



推薦給大家,但要小心 入戲太深 無法自拔。。。









譯者妳好棒指數:★★★★★







2010年3月23日

世界。

有某些世界,是由謊言與藉口所組成。

外在包覆的是美麗的糖衣,

一切優雅又充滿氣質。



我心情不好的時候,會打開林宥嘉的專輯反覆聆聽,

會感覺有人陪著你一起度過這個難受的時刻。


我以為大人的世界,應該都會負好自己的責任。

也許這只是我單方面的想望。

我以為作錯事情時,吐個舌頭假裝討好,

這是小孩才會作的事。


反覆的拜託請求慢慢成了一種壓迫,

為什麼可以縱容自己忘記每一件事情,

是因為總會有隻狗在旁伺候或者等待幫你完成嗎?


為什麼總可以把加諸別人的一切當成是理所當然?

為什麼敢借了別人的鑰匙卻把別人鎖在門外?

一句忘記了、不好意思、我不是故意的,

甚至是我有努力想要彌補,就可以填滿一切?


別人就該扮演包容者、擦屁股的角色?

請問你哪位?


若我今天不是發了瘋似的生氣,

你們會去思考自己總在對別人作些什麼嗎?


不好意思我不是狗也不是隨傳隨到,你需要幫助時馬上出現的天使。

我從不覺得事後的道歉可以彌補得了什麼,

尤其是那種毫無悔意裝傻討好的方式,

我打從出社會就不吃這一套了你知道嗎?


連自己的生活都打理不好要麻煩別人,

這只是社會的負擔罷了。

這樣的人有什麼資格教育別人?

或許自己的道德操守需要砍掉重練先吧?


從今天開始,別巴望我會是個好同事更別提什麼友情了。

在你反覆的要別人去收拾爛攤子之後,

這些東西早就不負存在了。

你親手掐死這一切的,沒錯就是你。



2010年3月21日

算計。


算計



★2007 紀伊國屋書店年度BEST30

★2007 週刊文春推理小說BEST10

★2008「這本推理小說真厲害!」TOP10

★2008 本格推理小說BEST10


**徵人廣告**

徵求「人文科學實驗」受測對象

時薪三萬五千元起,24小時計薪

無經驗可,年齡性別不拘,另有高額獎金


你唯一要做的工作,就是讓自己活下來!


雖然覺得這個打工徵人的廣告很詭異,但想買車的窮大學生結城理久彥,跟全身名牌、但好像也很缺錢的富家小姐須和名祥子,還是都應徵了這項時薪高得離譜的 打工。工作是參與一項內容不詳的實驗,一共招募了12位參與者,而這12位年齡不同、身份不同、目的不同的參與者,必須待在一個地下密室長達七天之久,中 途不得離開。


隨著實驗的規則與目的逐一揭曉,12位成員才發現,每個人都拿到了足以致命的武器,而唯一要做的事,就是想辦法讓自己活下來,但機關陷阱重重,加上相繼有人死去,大家於是開始陷入可怕的恐懼與焦慮中......到底最後誰才能活下來拿到最高的獎金與酬勞呢?




資料來源:博客來網路書店





這是少數看過試讀本之後買的書,但是也擱在架上好一段時間了。



這個禮拜想說好久沒看推理小說,於是就把這本拿出來讀了。



也許是因為太久沒有看推理小說,這本書的架構讓我感覺很散亂,



花了一些時間才習慣字裡行間那些紊亂的謎題。





在我看到三分之二左右,開始覺得其實作者的贅字太多,



整個故事的節奏也不夠緊湊清晰,讓人彷彿陷入五里迷霧中摸不著頭緒。





其實推理小說主要是讓讀者跟著故事發展解開謎題,



但是我認為推理書很重要的部分是架構一定要清楚。



就因為書籍本身一定是從謎團走入結果,



所以一開始一定是以懸疑為主軸,充滿很多問號,



若是無法確實掌握到以某個方向專注切入,



很容易讓閱讀的人感覺似乎不止自己,而是連作者本身都陷在謎團裡。





在我還沒閱讀完畢之前,對於這本書的評價不是很高,基於上述的理由。



但耐著性子看到最後時,我發現其實作者的鋪陳伏筆全都是為了三百頁之後的結果敘述。



感覺前三百頁大可以濃縮成一半以下的頁數書寫即可,



因為全書精彩之處都在後面短短不到一百頁的空間裡。





而主題「算計」也在最後的部分清楚呈現。



這十二個各懷不同想法而應徵參加實驗的受驗者,



經過七天暗室中的相處,不同的人格特質一一浮現。





一直到闔上書本我的內心才稍稍為這本書平反,



認為整體雖然太過散亂,但最後精華處有點出重點。



這應該算是日本「本格派」類別形式的推理小說,



不過我只能小聲說,本格派一直都不是我的菜啊。。。。











被我捐出去指數:★★★★★





2010年3月20日

學校沒教的事。





不知道是不是老了的緣故,最近對於這個世界,有很多的很深的感觸。



從上禮拜的廢死問題一路延燒出來的,那44個死刑犯的罪刑。



去年底引發熱潮的2012末日之說然後到最近上演的末日浩劫。



或者是今天在網路上不斷被瘋狂轉寄點閱的超寫實車禍影片。







我每觸及到一個問題,心裡就又冷了一些。



我突然在想,學校教導我們基本知識智能,



五育並重訴說著德智體群美要樣樣都兼備。





但是學校沒有教我們基本的理財觀念,



所以走在路上到處是卡奴。



幾個禮拜前跟老同學吃飯,她笑著說台北人不能跌倒,



因為全部家當都掛在身上了,一跌倒就什麼都沒了。



當然這只是一句玩笑話,但也點出了現代人物質崇拜主義。





學校也沒有教我們要怎麼面對生死。



沒有杜白醫生寫的文章告訴我們該怎麼面對寵物的離去,甚至是更嚴重更深刻的別離。



最重要的,學校努力教導我們做人做事的道理,



卻沒有告訴我們什麼才是活著的意義。





有時候覺得,學校就像是工廠,而每一個接受教育的孩子,



送進去之後進行的是「上發條」這個工作,



等到送出場了,是一部又一部相似的機器人。



學校只教我們積極,積極的工作,積極的過活,積極的上緊發條,



卻沒有告訴我們,人活著為什麼要積極。



偏剖的積極於是變相成了勢利,成了掠奪,



最後把生活變成了生吞活剝的戰場。





我前陣子看了一本書叫「一九八四」,



這本書淋漓盡致的闡述了所謂的集權主義。



當看完的時候,我突然有了某些不同的想法。



發現其實所謂的民主或者是共產,那都只是藉由某部分人來操控百姓。



對我們這些平民而言,似乎只是你出生時降落在哪個政體的差別而已。





如果懂得思考然後利用聰明才智作奸犯科,



那麼會不會什麼都不要懂比較好?



如果每天汲汲營營拼命賺錢,最後賠上了健康家庭還有生活品質,



那是不是賺足夠用的錢省吃儉用會好過一點?





生育了孩子卻只是丟在一邊讓他自己孤單的成長,



那會不會不要生小孩以免造成日後的社會問題會是對的選擇?





發明了電腦網路讓資訊爆炸,結果最後每個小孩都沈迷網路,



吸收正確錯誤交錯複雜的知識罐頭,以鍵盤便利的代替手寫,



最後連國字都不認得幾個,只會咕嚕咕嚕冒出一大堆火星文,



這樣還會覺得網路是對的是好的是一種躍進嗎?





對於生命,我越是成長卻只是得到了更多的問號。



看了更多的書籍卻只是對於這個世界更加的迷惘。





人類是不是總是盲目的追求進步,



卻忘了進步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也愚昧的只往前看而沒有考慮到進步之後應該有相對應的配套措施?





我覺得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真的是非常偉大的貢獻。



因為人總是只追求好的一面,而忘了思考怎麼避免壞的一面。



而這些學校沒教我們的事,是不是要等到地球見到棺材了才會有所覺悟?















2010年3月18日

當妳站在陽光下,妳就會看見愛。




這個要獻給胡心心。



妳一直都這麼陽光這麼堅強這麼懂事。



其實我在妳身上學習到跟收穫到的,



比我給你的微薄東西還要多更多、更多、更多。





當我還是菜菜班導的時候,妳總是會替我管秩序,幫我收考卷。



我永遠記得我第一次怯生生的在你們班講解數學考卷,



之後妳為了鼓勵我特地掏腰包買了一瓶奶茶給我喝,



到現在奶茶的滋味還甜膩膩的在我心頭沒有散去。





妳一直是我心目中的天使。



也希望妳用同樣的方式愛自己唷。





只要站在陽光下,妳就可以看見愛。









胡心心我永遠愛妳。












重量。





當一件事情擱在心上,即使是再不起眼的小事,



都會造成它的重量。



而這個疙瘩變成了阻礙好心情流動的石塊,



就像是蜘蛛網上的水滴一樣。





其實有些事情需要一點時間才會讓你知道原來你在乎。



我以為我如同把話說出口那時一樣灑脫,



但之後卻發現原來我還是會在意。





職場上冷冷暖暖,大家總在求自保的情況下犧牲了其他人,



這種事情雖然屢見不鮮,只是當真的發生時,還是會感嘆一下的。





謝謝水母姊姊今天願意聽我說話,



有些話真的說完之後就可以不掛在心上了。



人生很長,很多現在接觸到的東西都可能只是生命中的一小個過客,



還是要樂觀點的把握當下、活在當下。





「不要為了眺望遠方的彩霞,而踩壞眼前的玫瑰。」



腦中突然響起這句李登輝說過的話。。。。









2010年3月16日

寺內貫太郎一家。


寺內貫太郎一家



邦子以她的筆提醒了我們,家人之間緊緊相繫的愛,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

日本國民偶像作家,創作無數廣播劇與電視劇的戲劇天后

向田邦子首部長篇小說

改編自日本TBS電視台的經典劇本

感動歷久不衰,三十年來一再重拍


人生再多大風大浪,笑一笑就過去了!

這不只是邦子筆下的故事,

這也是你我的故事,

一幕幕彷彿似曾相識的家常風景,

一句句宛如時光倒轉的生活絮語,

有哭,有笑,有數不完的感動,

讀完留在心裡的,是包容一切的豁達與昔日美好時光的溫暖。


頑固老爸寺內貫太郎一生氣就翻桌,拳頭比嘴巴快,但心腸卻比誰都軟。他可愛的妻子里子總是炫耀說:「我家多桑是全日本第一喲!」愛說風涼話的琴阿嬤、天真可愛的女傭美代子、一碰到麻煩事就裝傻的阿岩師傅、容易得意忘形的石工為光,讓貫太郎一家每天都是熱鬧滾滾!

但是,眼前他最大的煩惱就是兒子周平的大學聯考和女兒靜江的婚事……

《寺內貫太郎一家》為日本一九七○年代紅極一時的電視連續劇,生動重現了日本下町一個三代同堂家庭的生活。向田邦子以父親為模特兒,栩栩如生描繪出頑固 老爸寺內貫太郎一角。劇中詼諧的對白,個性鮮明的活寶配角們無不大受好評,播出當時風靡全日本觀眾,經典劇本一再重拍。本書為同名劇本改編的小說,在輕鬆幽默的情節中,貫穿了「生死」、「孤獨」與「老」等命題。


  


資料來源:博客來網路書店







這是一本由劇本改編而來的小說,在看完這本書之後,也讓我覺得這個故事適合用「演」的。



雖然沒有看過這齣戲,但因為故事中的每個角色特質都非常的鮮明,



加上故事中有些場景會讓人覺得:「如果是真人實境上演一定會更感人」的想法出現。





這本看似平淡無奇、輕鬆幽默的小品,



但很讓人驚訝的是它所釋放的那一股正面力量。





故事描寫的是一個傳統家庭生活的點滴,



這讓我們得以與現代人的生活做一比對,



而開始懷念起已經逐漸消失殆盡的人情味與厚道。





看完這本書之後我閉上眼睛開始想,



想著以前人簡單的生活以及單純的想法跟稀少的物欲。



想著因為以前人不會想到要想那麼多,所以不會拿著一些可能沒有答案的問題來困擾自己。



那時候的人類比較像生物。



有著鮮明的生物本能。



而這個世界慢慢的變了。



我們因為想要追求更好更享受的生活,



反而用人性構築了鐵幕,然而最後被圈限的,卻是自己。





所有的感情連結變得疏離了。



大家開始關心自己、在乎自己比別人多很多。





這本書帶我回憶起小時候的童年生活。



帶我回到那個物質匱乏但精神豐足的時代。



讓我覺得以前可以這樣那麼現在也一定可以這樣。



有一種「如果能夠回到以前那個單純的年代那該有多好」的感觸。





其實很多事情都是一個念轉,決心可以觸發行動力,



一旦你相信,你就會有去做的動力。





讓我們大家一起開始讓這個世界更加的美好吧。







老爸是鐵漢指數:★★★★★









2010年3月13日

今晚。





今晚有一種微醺的心情。



很舒服自在的,用迷濛的眼神接觸世界。



也許,當我們拔下苛求的眼鏡,



不再對於世界對於自己要求個不停時,



會有一種軟綿綿的放鬆感。







這樣的時候,什麼事情就會把上變得恰到好處。



寂寞是,感受是,連自己都變得完美起來。





或許我該多點時候拔掉腦中的電池,



讓身體可以得到足夠的休息。





這是我的小確幸。




2010年3月12日

如果沒有遇見你。


如果沒有遇見你



因為遇見你,我的人生不再不知所云......


京子是個平凡的女孩。


20歲,短大畢業後初入社會,對未來還懵懵懂懂。


她心中一直有種自卑,因為她的右眼有內斜視的毛病,這讓她從小不敢以眼睛直視別人,也和所有人保持客氣有禮的距離。


為了新的工作,京子搬到一間老公寓。


房東與鄰居都滿和善,只有一個叫萬壽子的老婆婆讓她受不了──


老婆婆對她惡作劇,還叫她「醜女」!


可是,萬壽子老太太的庭園,美極了。


京子氣極了,但也拿老婆婆沒輒。而此時,她平凡的生活開始改變。


不善於和人相處、也刻意和人們保持距離的她,對公司裡的一位男同事有了好感,住在同公寓的年輕上班族,也對她展開追求,更讓她意想不到的是,那個一開始討人厭的老婆婆萬壽子,竟和她相處得越來越融洽,兩人成了無話不談的忘年之交。


京子漸漸了解萬壽子的過去,感受到萬壽子對生命的熱情,從萬壽子身上,她看到自己過去的畏縮感到羞愧,她決定要對自己、對他人、以及對生命更熱情。


可是有一天,萬壽子倒下了......


年邁的她,漸漸遺忘了許多事,也許連京子,她都不記得了......


 


資料來源:博客來網路書店




首先,書名讓我很喜歡,然後,封面設計讓我很喜歡。



最後,更讓我喜歡的是故事內容帶給讀者的溫度。





這是一個從小到大平凡到幾乎接近透明的女子跟一個嘴巴惡毒等著迎接死亡的老婆婆的故事。



我以前常說,當一個人情緒不好的時候,就表示你的情緒在跟你抗議你對它的忽略,



企圖想要利用這種方式取得你的注意。



這種事情尤其更常發生在老人與小孩身上,因為這兩個年齡層的人們都有一個共通點,



就是對於生活能力都有很大的欠缺。孩子是處於吸收能力階段,而老人是處於能力退化階段,



為了引起關注,他們便會使出一些方式來博取他人的注意,



在小孩我們稱為「盧」,在老人我們則稱為「歡」,



故事中的老婆婆-萬壽子就是典型的例子。



有些人表達喜歡的方式,是嘲笑、諷刺、或者是挖苦,



看似桀傲不馴,但在這些言語的被後,其實是代表某種成度的喜歡。



只是這種迂迴的方式,總容易得到反效果或者需要長時間的認識與瞭解才能沖淡與習慣的。





京子渴望獨立渴望自由渴望被這個世界看見,



於是搬出家裡在外租屋,而這也是京子與萬壽子邂逅的開端。



一剛開始萬壽子的惡毒玩笑總讓京子感覺受傷與難堪,



但對於孤單的京子而言,這也是一種交流方式,



於是她們的生命就這樣交織在一起。



沒有輩份關係、沒有年齡差距,



就只是單純的因為喜歡對方而開始照顧對方。



京子照顧萬壽子的生活起居,而萬壽子成為京子不可缺少的靈魂伴侶。







這本書其實寫得很清很淡也很細膩,沒有任何灑狗血的肥皂劇情,



只是很真懇實在描繪現在都會中某個角落的人類縮影。



像極了暖春的櫻花雪,緩緩飄落你的頭頂與腳邊。



當你偶然抬頭,可以瞥見從櫻花樹縫撒落的陽光,



還能嗅聞到代表幸福的櫻花香味。







友情沒有年齡差距指數:★★★★★





2010年3月11日

廢或不廢?



法務部長王清峰。

記者游順然/攝影





王清峰:願代替死刑犯被執行




【聯合報╱記者蕭白雪/台北報導】2010.03.11 10:13 am






法務部長王清峰昨天語帶哽咽說,她寧可離開部長職務也不會執行死刑,甚至為了讓死刑犯有自新機會,願意代替他們被執行,下地獄都甘心。

王清峰強調,死刑不是維護治安的工具,過去執行死刑,犯罪依然存在,民眾依然不安,剝奪生命並沒有使社會更好;死刑的存在,不但沒有遏止犯罪,反而使人民殘忍化。


她舉例,戒嚴時期結夥搶劫是唯一死刑的重罪,但搶劫仍不斷發生;台灣近四年未執行死刑,但這段期間起訴涉及殺害生命的案件,減少約三成。


王清峰昨天召集主管開會,說明她決定不執行死刑的理由及堅持,並指示法務部「逐步廢除死刑研究推動小組」,儘快規畫相關配套方案,包括如何更妥善地保護被害人、以終身監禁或無期徒刑取代死刑。


據指出,法務部計畫擴大對被害人保護範圍,「只要找得到,都列入保護協助對象」;受刑人在監獄工作的收入,也提撥部分作為補償被害人的基金,目前有三億餘元可使用。


「與其殺死一個受刑人,難道不能給他一個在獄中補償、贖罪的機會?」王清峰說,台灣過去是爭取民主,現在要為人權奮鬥,永久與社會隔離的方式,不是只有死刑。


面對立委質疑不執行死刑是違法、違憲,王清峰表示,憲法規定生命權必須保障,縱使為防止妨害他人自由、維護社會秩序等理由,也只能「限制」、不能「剝奪」。


政務次長黃世銘對於在立院答詢主張死刑犯應執行,造成部長困擾,昨也向王清峰表示歉意。但王清峰說,之前就充分溝通死刑問題,事先知道、也同意黃世銘在立院誠實表達意見,不希望外界見縫插針。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今天的這篇新聞,在噗浪河道上引起廣泛的討論。



有些人說要站在被害者的立場,利用法律替他們伸張正義。



有些人說在高度文明的國家,人民應該有崇高的道德意識,



被害者應該要心胸寬大的原諒犯罪者。





其實我想說的是,道德跟法律對於自由的圈限都有它的盲點存在,



能夠取其平衡點,才是對人民有幫助的政府。



當道德力量薄弱的時候,法律制度就應該嚴峻,



畢竟要降低犯罪率的方式不外乎道德勸說或者法律規範,



道德感必須從教育做起,這是需要長時間的累積與進化才會得到成效的。



所以我覺得當下的環境不應該廢除死刑,



應該等到教育喚醒道德良知的力量夠強大時,



故意犯罪的機率降低,這時候再來考慮是否廢除死刑的問題。





感覺起來很像是連走路都不會的小孩硬要學跑步一樣。








新聞。腥文。

奈及利亞宗教屠殺 基督徒遭血洗滅村





TVBS 更新日期:2010/03/10 17:14 趙元穎



非洲「奈及利亞」 爆發大規模屠殺事件,3座信奉基督教的村落,遭到穆斯林的血腥攻擊,有多達300人遇害,其中一個小村子幾乎遭到滅村,消息傳出之後,震驚全球;然而就在 罹難者入土下葬的時候,眼尖的村民發現一名記者是穆斯林,當場就把他團團圍住,對他拳腳相向,CNN記者出面制止也擋不住,最後還是警察鳴槍驅散群眾,才 救了穆斯林記者一命。


再淒厲的哭喊,也喚不回死去的親人,奈及利亞爆發血腥大屠殺,信奉基督教的3個小村落暗夜中慘遭血洗,3百人命喪在穆斯林手下,其中大多數是婦女和小孩,村中長老為死難者舉行集體喪禮,人人哀痛欲絕。村落長老:「那些人要的是土地,這根本不是信仰問題。」


不論是爭土地還是宗教衝突,屠殺慘劇震撼全世界,大批媒體跑來採訪,萬萬沒想到村民的滿腔怒火就此引爆。CNN記者:「現場有一名穆斯林記者,場面頓時失控。」


身穿紅短袖、黑T恤的男子,是奈及利亞國營電台記者,也是穆斯林,眼尖的村民一擁而上拿他出氣。村民:「嘿…,警察來了。」


CNN記者不能坐視村民動手動腳打死他,連忙出面制止,也趕快找警察,奈何村民人多勢眾,擋都擋不了。CNN記者:「我們沒事…,我們不要接近那群人。」


警方鳴槍驅散群眾,可憐的穆斯林記者被打個半死,馬上送醫;今年1月,附近村落就發生過宗教血腥衝突,當時有300名穆斯林慘遭基督徒殺害,雙方冤冤相報、以牙還牙,血腥暴力不知何時能了。




資料來源:奇摩新聞






 延伸閱讀:


當局再設法平息工潮 奈及利亞仍爆發街頭暴動


宗教發生的暴動


奈及利亞宗教屠殺 500男女老幼無一倖免



奈及利亞爆發宗教屠殺事件 至少500人慘遭砍殺





◎什麼是穆斯林?


穆斯林,或譯穆士林阿拉伯语مسلم),意思是順服伊斯蘭教阿拉的人。


另外穆斯林多數自稱正教徒


穆斯林現在可泛指伊斯蘭教的信徒。這是伊斯兰一詞的主動分詞。


目前一般提到的穆斯林都是指伊斯兰教徒。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貼上這則新聞報導,並不是想表達什麼,只是我要自己記住這件事。

















好吧。其實這則新聞讓我很難過。


 




2010年3月10日

飢餓遊戲2-星火燎原



http://www.books.com.tw/exep/lib/image.php?image=http://addons.books.com.tw/G/001/3/0010458013.jpg&width=200&height=280&quality=80



《時代雜誌》選為2009年十大小說之一,稱譽它表現出「本色的威力」。



「飢餓遊戲」系列小說首部曲《飢餓遊戲》美國版於 2008年9月問世以來,暢銷年餘,始終無法退燒,迄2009年12月18日為止,已盤據紐約時報暢銷排行榜前五名66週;第二部曲《星火燎原》美國版於 2009年9月出版後,與首部曲分佔紐約時報排行榜前二名已15週。


得獎記錄


《紐約時報》排行榜第一名

《美國今日報》排行榜第一名

《華爾街日報》排行榜第一名

《出版人週刊》排行榜第一名

《時代雜誌》2009年度十大小說

《紐約時報》書評編輯選書

《出版人週刊》年度最佳書籍

亞馬遜網路書店年度最佳書籍、編輯選書

《書單書》評年度編輯選書

《科克斯書評》年度最佳書籍

邦諾書店年度最佳書籍


餘燼悶燒,騷亂滋生,都城要報復。

燃燒的女孩飛矢點燃,星火即將騰空……


在不可能獲勝的情勢中,凱妮絲從飢餓遊戲生還,與比德攜手返回家鄉。依照遊戲規則,往後的日子應該是安全、優裕的。但,他們的勝利是都城的羞辱,而謠傳 騷亂已在十二區之間滋生,凱妮絲竟然是叛變的象徵人物。另一方面,狩獵夥伴蓋爾和競技夥伴比德,對凱妮絲的態度,只能是冰冷的深情。


令凱妮絲感到震驚的,是這場因她而起的動亂,她怕是無法熄滅的。當「勝利之旅」的日子來臨,凱妮絲和比德在監控下巡迴十二區,接受全民歡呼,攸關生死的賭注升高了。如果他們無法證明自己真的是在「無可救藥的熱戀」中,讓都城沒有絲毫疑慮,後果將不堪設想。


史諾總統居然親臨凱妮絲位於「勝利者之村」的新家,恐懼因此是具體的,凶兆成為事實。統治技巧展露無遺,恐慌蔓延全國。在殺戮中,凱妮絲必須宣布她和比 德的婚約,那是都城多麼歡樂的一刻啊!偽裝的美麗與殘酷、隱藏的現實、施惠國的權力結構、人民的痛與反抗,都將在家鄉、都城和巡迴中的每一站呈現。


然而,最驚人的是第七十五屆飢餓遊戲適逢二十五年一次的「大旬祭」,都城將有令凱妮絲和全國人驚愕的安排。她終於知道,一切已經無可挽回,連妹妹小櫻和 母親也無法顧及,她必須離去。至於蓋爾,她逐漸了解,他的意志原來這麼堅定,已經下定決心。這一次,唯有拼得一死,才可能挽救比德。她以為,這是她眼前唯 一的目標……


既然僅存的希望已被否決,從此我可以不顧一切


第七十四屆飢餓遊戲已經結束。比德知道了真相,逐漸疏遠,凱妮絲終得放開握緊的手。


看來,只要都城的攝影機離開,一切就可以恢復正常:安全地生活下去,與蓋爾重返森林狩獵。


但什麼是真相?什麼是正常?真的安全嗎?


在至死方休的獵殺競技場上,一切彷如噩夢。


友情與愛情,乃至於憐憫,其實也都像夢,虛幻不實。我們不知道什麼是真實的。


但是,回到第十二區的家鄉以後呢?凱妮絲終將明白,


第十二區的生活,其實跟競技場中沒有多大區別。他們始終活在威脅之下,恐懼之中。


當抽籤抽到妹妹小櫻,凱妮絲取而代之,進入競技場,以為這就能保護妹妹。但這時,她終將了解,妹妹早已受到傷害。


她在競技場上奮力求生,但回到第十二區,她開始計畫逃亡。


她終將了解,她在競技場上獲勝其實一點也不高尚,即便保住自己、家人和朋性命,是不夠的。


她終將知道,成為勝利者是不夠的,逃跑也是不夠的。她必須轉身面對。


資料來源:博客來網路書店


 


又是一本花三個晚上強迫自己熬夜看完的書。


這是我去年非常推崇的「飢餓遊戲」的二部曲,


首部曲讓我驚豔,而二部曲讓我讚嘆。





當我昨晚三點半放下手邊的書時,終於鬆了一口氣,


那時我腦海裡突然湧進一種感覺:「小確幸」。


(小確幸這個詞來自於村上春樹,意思是微小但確切的幸福


 這是我愛的東西,看一本好書、吃一份好吃的義大利麵、甚至是欣賞一部好看的電影。


當你自心裡湧起一種「活著真好」的感覺時,那表示當下的你非常接近幸福。





繼首部曲的主軸-某種稱為飢餓遊戲的生存冒險戰爭後,



作者讓我很意想不到的,非常完美又巧妙的把故事的主題轉了一個方向,



但卻沒有偏離飢餓遊戲的主軸,這是我非常讚賞作者的地方。



我想,這套故事想要表達的,是「生存本能」。



當生命受到威脅時,人所有的意志與慾望會全然停留在「生存」上。



我想起上週看的型男飛行日誌,男主角把人生比喻成一個背包,



然後閉上眼睛想像當空包包懸掛在你肩膀時所擠壓出的重量,



之後陸續放進你認為最重要的東西、次重要的東西、再來是你擁有的東西。



你的人際關係、你的家庭、你的工作、再來是你的家具、你的汽車你的車庫,以及一切的一切。



這時你再背起包包,再一次感受它所帶來的重量。





飢餓遊戲相反的地方是,你必須想盡辦法清空你的背包,把負擔減至最輕,



在這個時候,我們可以看見更純粹的人性,



它可能是更殘酷、更無情,但也可能是更偉大更感人的。









常常一部作品的續集問世時,首先遭遇到的最大挑戰便是:有比第一集好看嗎?



但對於飢餓遊戲來說,在我看完之後,發現這樣的疑慮是不存在的,



緊湊的情節依然讓我神經緊繃,親情愛情感人的地方依舊讓我動容,



這是一本揉合了文藝片+動作片+愛情片的好作品。





它依舊讓我為之瘋狂,推薦給大家。








請出400集之期待指數:★★★★★




【轉PO】杜白醫師的寵物生死學

2010年3月8日

型男飛行日誌。

http://tw.ent.yimg.com/mpost/33/30/3330.jpg



★榮獲金球獎最佳影片、戲劇類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兩名)、最佳導演、最佳劇本六項提名



曾以《鴻孕當頭》一片入圍奧斯卡獎最佳導 演獎的傑森瑞特曼這次自編自製自導《型男飛行日誌》一片,故事描述一名企業資遣專家及飛行常客萊恩賓罕(奧斯卡獎得主喬治克魯尼飾演)在常年過著逍遙自在 的生活之後,突然發現他準備敞開心房,和一位女子發展一段感情。萊恩因為職業關係,一直都在搭乘飛機,租車並住在旅館,他也對此樂於其中,他的全副家當都 可以裝在一只手拉行李箱,他也是各大航空公司的貴賓,享受著被人服侍的快樂人生。他的人生目標就是累積到一千萬英哩的飛行哩程數,但是當他快要達到目標的 時候,他突然發現自己心中一片空虛。當他愛上另一名飛行常客(薇拉法蜜嘉飾演),他的老闆(傑森貝特曼飾演)受到一名理財效率專家(安娜坎卓克飾演)的影 響,威脅要萊恩結束到處飛行的逍遙生活,回到公司當一個朝九晚五的上班族,萊恩聽到這消息之後又驚又喜,於是開始思考擁有一個家的意義。



派 拉蒙影業暨冷泉影片公司及夢工廠影片公司出品,蒙特齊托影片公司製作,《型男飛行日誌》一片由喬治克魯尼(《瞞天過海》)、薇拉法蜜嘉(《神鬼無間》)以 及安娜坎卓克(《暮光之城》)領銜主演,導演則是傑森瑞特曼(《鴻孕當頭》)。編劇是傑森瑞特曼和薛頓透納(《鐵男橄欖球》),改編自華特肯恩同名小說。 製片包括艾凡瑞特曼(《恐怖郊區》)、傑森瑞特曼、丹尼爾杜比奇(《鴻孕當頭》)以及傑佛瑞克里夫德(《麻吉伴郎》)。執行製片則包括湯姆波拉克(《哈啦 上路》)、喬梅傑克(《七天六夜》)、泰德葛瑞芬(《火柴人》)以及邁可柏格(《小太陽的願望》)。幕後工作人員包括攝影指導艾瑞克史提堡(《鴻孕當 頭》)、美術指導史提夫薩克萊德(《蜘蛛人2》)、剪接師黛娜葛勞柏曼(《銘謝吸煙》)、服裝設計師丹尼葛立克(《窈窕老爸》)、配樂師洛夫肯特(《賴家 王老五》)以及音樂總監蘭道波斯特(《自由大道》)及瑞柯克拉克(《鴻孕當頭》)。



【故事背景】



《型男飛行日誌》一片導 演傑森瑞特曼曾經在他執導的處女作《銘謝吸煙》一片中描述一名煙草商說客的故事,爾後又在金獎名片《鴻孕當頭》一片中描述一名未婚懷孕少女的故事,這次他 在《型男飛行日誌》一片中,描述萊恩賓罕這個有一份令人厭惡的工作的男人:他專門負責替想要縮減人事支出費用的企業或公司資遣員工。但是萊恩本人並不令人 討厭,他反而是個性格耿直、充滿迷人魅力的型男,他過著當今節奏快速的生活,活在一個充滿高科技產品、舒適的服務、個人的野心以及各種物值的享受。他一直 過著事業順利、生活快樂的人生;他似乎擁有一切,但是卻在內心深處覺得缺少了一個很重要的東西。他的故事提出一些饒有趣味的問題:在這個科技發達,人人皆 可搭乘飛機前往世界各地,並且以電腦網路溝通的世界,每個人都該如何找到一個能夠心靈相通的終身伴侶,藉以維持美國社區及家庭觀念?



另 外,如果每個人都刻意避免尋找一個終身伴侶,那會發生什麼事?這些問題就是《型男飛行日誌》一片劇本的中心主題,而導演則以全新的方向讓主人翁萊恩賓罕的 故事反映充滿高科技產品及人與人之間的溝通逐漸瓦解的現代人生活。導演傑森瑞特曼說:「我認為這個故事是描述一個男人雖然覺得自己的生活很圓滿,但是卻一 直迴避人生中很重要的東西,那就是對於群體必須背負的責任,而他一直都很害怕加入群體之後會有沉重的包袱,因此也錯失了與人共處或是找到真愛的機會。」導 演繼續說:「我想這正是現代社會很重要的課題,大家都用手機、電子郵件或是交友或社群網站溝通,大家都不再面對面看著彼此的眼睛進行真正的心靈交流,因此 整個社會的終身親密關係也變得愈來愈少。萊恩老是在世界各地飛來飛去,在機場和飛機上花的時間比待在家裡的時間多,就是最好的比喻。機場等於是這個社會的 縮影,因為機場有和外面一樣的商店、餐館和報紙或電視。我們不管到哪裡都能享受這些高科技的現代生活,但是似乎沒有一個地方可以真正算是自己的家。全球化 的結果就是我們失去了歸屬感。」



《型男飛行日誌》一片改編自作家華特肯恩的同名小說,導演兼編劇傑森瑞特曼則和另一名編劇薛頓透納把這部 小說當成跳板,讓故事主人翁萊恩在銀幕上踏上一段豐富的人生歷程。原著小說作者華特肯恩回想他這本小說的靈感來自他搭機飛到洛杉磯,和鄰座乘客的一段談 話,他問那位先生他來自哪裡:「那位先生說:『噢,我就來自這裡,這個座位。』當我問他這是什麼意思,他說他以前有過一間公寓,但是因為他每年有300天 都必須旅行,於是就把公寓賣掉,租了一間儲藏室,把他住的旅館或飯店當成自己的家。當我再問下去,他說:『有很多人都跟我一樣。』這時我才驚覺到原來這個 社會有很多人都像他一樣,因為不同的原因到處旅行,而他們的生活被局限於機場、旅館、連鎖餐廳、禮品店和書報攤。但是我也發現他一定覺得很寂寞。」於是他 塑造出萊恩賓罕這個角色,他的年紀已經四十好幾了,可是除了以貴賓身份搭乘各家航空公司以外,從來沒有建立過真正的親密關係。



原著小說作 者華特肯恩說:「我刻意讓萊恩的工作是負責資遣/開除企業或公司的員工,他對這份工作已經駕輕就熟,他就像一個按摩師,先是說好話讓你覺得全身舒暢,然後 再把你的辦公椅推向電梯,讓員工頓時失去賴以為生的工作或是經營已久的事業。」萊恩賓罕這角色可以說是現代版的業務員,以前美國的業務員也必須在全國各地 推銷公司的產品,萊恩賓罕則是在全球各地資遣曾經擁有過夢想的公司員工。導演傑森瑞特曼覺得這一點很有意思,他說:「萊恩這角色不像以前的業務員必須家家 戶戶登門拜訪,而是從一個機場到另一個機場,從一家公司到另一家公司,而且這個中年人竟然沒有真正的戶籍地址讓人為他感到有些許的悲哀。」導演傑森瑞特曼 並不只是照本宣科,直接把小說情節拍成電影,他保留了主要角色萊恩賓罕,但是卻另外塑造了兩個全新角色,她們徹底粉碎了萊恩賓罕一直以來自我中心的生活方 式,這兩個全新角色分別是娜塔莉(安娜坎卓克飾演),她是一名20幾歲的理財效率專家,雖然她威脅到他原來安逸的生活,但是萊恩仍然被迫必須帶著她到處旅 行;另外一個全新角色是雅莉(薇拉法蜜嘉飾演),她也是飛行常客,而她似乎是他在旅行中的心靈伴侶,讓他首次想要和另一個人擁有一份長久的親密關係。



導 演說:「萊恩在片中有非常有趣的經歷,他很彆扭地扮演著娜塔莉的父親角色,同時又在認真思考成為雅莉的丈夫。」當兩位編劇在編寫劇本的同時,全球經濟也產 生非常大的變化,他們在完成劇本之前,美國已經進入非常嚴重的經濟衰退,讓導演兼編劇傑森瑞特曼更深入探討這個故事的另一個主題,那就是失業。導演兼編劇 傑森瑞特曼從美國嚴重的經濟衰退獲得靈感,他決定真實地記錄因為經濟衰退而失業的一般民眾以及失業在情感上對他們的強烈衝擊,於是《型男飛行日誌》一片很 巧妙地結合了真人真事以及虛構故事,也以真實情況作為背景,融合了人性戲劇和喜劇。導演傑森瑞特曼說:「我們希望把開除員工的戲份拍得非常真實,於是我們 就想:『何不記錄真實情況呢?』我們就前往受到經濟衰退影響最深的兩個城市,底特律市和聖路易市,在當地報紙的求職欄寫說我們在拍一部關於失業的電影,而 我們在找願意談失業經驗的人。我們收到非常多的應徵信函,看了內容真是令人鼻酸。」他繼續說:「我們問這些失業人口他們被裁員時說的話,或是他們心裡想說 的話,我感到很驚訝的是,我以為這些人在鏡頭前面會很彆扭,但是他們卻非常誠懇和真實,這成為這部電影我最喜歡的一部份。」他最後說:「我們每天都看到有 關公司企業裁員的新聞報導,但是通常都是一些數據,大家看了就忘了,我對這部電影感到最驕傲的就是我們把這些數據以真人真事呈現出來。」



《型 男飛行日誌》一片的其中一名製片是艾凡瑞特曼(《恐怖郊區》、《魔鬼剋星》),他自己也是一名知名導演,更是導演傑森瑞特曼的親生父親,他說:「我以當爸 爸和製片的身份來看,這是我看過最好的劇本之一。兩位編劇藉由原著小說的角色和故事,反映目前發生的真實狀況,而傑森最厲害的地方就是,他以非常獨特的黑 色幽默描述一個非常嚴肅,充滿情感衝突的故事。」




型男飛行日誌   Up in The Air

上映日期:2010-03-05


類  型:喜劇劇情


片  長:1時49分


導  演:《鴻孕當頭》傑森瑞特曼


演  員:《瞞天過海》喬治克魯尼、《暮光之城》安娜坎卓克








資料來源:YAHOO電影








這是我很難得到電影院去看的非動作或科幻類型影片。



會去看的原因是因為某家廠商提供免費特映會的票,



利用非假日的下班時間,在沙丁魚罐頭般的捷運裡,



花了很多的力氣我才到了影院。



很特別的經驗是,這是我第一次打從心裡想要獨自去看電影,



一方面我覺得廠商非常有誠意,我不想浪費別人的好意,



一方面是我想要嘗試自己沒有嘗試過的事情。



我剛看了奇摩電影的介紹,發現裡頭寫得異常詳細,



把整個故事的背景交代得非常清楚。





而這部電影給我的感覺是「安靜」。



這是一個屬於「大人」甚至是熟男熟女世界的電影。



主題大概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男主角的工作性質,



他是一個專門負責解雇人的人,面臨失業潮及全球經濟的衰退現象,



賦予了這部電影更發人省思的地方。



在裡面可以不同的身份背景、社會狀況的人,面對失業時的內心感受。



被男主角帶領的女配角,有著年齡上的斷層差異。



我認為這部電影詮釋得很好的地方,是它闡述了不同世代的人群的社會觀。



年紀輕輕的女配角,一心想要利用網路電腦的便利性,



來取代人跟人面對面時所產生的微妙交集。



它告訴我們有些事情,即使是透過電腦網路,也是無法取代的。



現在很多年輕的草莓族,對於工作公司的認同感與向心力,



都跟年長一點的世代有著完全不同的看法。



沒有抗壓性的草莓族,可能只是藉由一通簡訊,



簡單的拋下工作喊著我不幹了就拍拍屁股走人。



所以同理可證的,也認為只要透過視訊就可以輕鬆迅速的資遣員工。



然而沒有被考慮進去的,是被資遣者獲知消息時的內心感受。



社會是殘酷的,但這種殘酷卻是人為的。



男主角企圖將這種殘酷的傷害降至最低,



讓女配角瞭解到,一份工作並不是只是有效率的完成就夠了。



必須還有其他很多的面相需要被考慮。





電影的另一個部分談論的主題是感情觀。



年過四十的男主角一直沒有固定的對象,



就像他沒有固定的工作場所,總坐著飛機往返美國各處工作一般,



裡頭很精湛的對手戲,是角色間辯論著思想差異的部分。



年輕女配角單純的認為愛情是一種責任,



男主角確認為愛情只是生活的一個部分。



而女配角的執拗最後讓男主角開始思考,



自己與身材超級養眼的女主角間所建立起的感情關係。



說直接一點他們是從性上連結,



沒有想過穩定發展的可能。



這也說明了當下人們對於愛情的看法。



越來越多的不婚族、越來越高比例的少子化,



越來越速食或臨時的愛情關係。





我認為熟男熟女們對於這部電影會有更多的感觸與共鳴。



年輕的時候我們對愛情充滿了憧憬,



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社會歷練的增加,



漸漸的抽掉對於愛情的濃度與熱情,



取而代之的,只是一夜情或者不穩定不求長期發展的兩性關係。



不同的滿足點,滿足不同的觀點。





這部電影說了很多人類矛盾的地方,



愛情、長遠、失業、最後家庭變成一種負擔。



這些環節都是緊緊相扣的,而造成這個怪異循環的,



正是人類自己。





我從不覺得婚姻是一種保障,



尤其過了對婚姻的憧憬期之後,



我慢慢開始退一步認為,



彼此間的共識才是最重要的。



畢竟在台灣的道德觀念裡,



當愛情走進婚姻時,就馬上搖身一變,



從公主王子變成兩個家族之間的事。



我不想被干涉,只渴望被瞭解,



於是最終選擇有默契共識的兩人關係,



而非羈絆自由的婚姻關係。



人類的觀念是時代下的產物,



而時代又是由當下主體人類的觀念所構成,



世界會變成現在這樣,絕不是一天兩天的影響,



就好比現在已經快要沒救的自然環境,



也是由人類一手打造出來的。



我又想起馬克杯說的話,



同種生物會自相殘殺,最常見的原因,就是缺乏天敵。



事實上,生物進化最大的動力,還是天敵。



所以想像一下,人類若活在一個沒有威脅的環境下,對人類自己是多大的威脅。



在危難中,人類的生命能發揮到極致。



在安逸中,人類只能通向墮落。 


如果沒有全球暖化,人類可能會提前滅亡。歷史證明,人類只有在「威脅」下才懂得求生。



對於當今社會亂象以及頻傳的天災,


我一百同意馬克杯講的,


因為你看見了結束,也參與了開始,就以為這個世界會週而復始?


不會的,一切的輪迴只不過反應萬物的侷限,宇宙不會回頭、不再重生,只能邁向滅亡。






糟糕我又熱血澎湃了。XD






2010年3月7日

關於我。







關於我 關於我 你知道什麼



我的快樂 我的憂傷



我的理想和寂寞



關於我 關於我 你知道什麼



我的來頭 我的去處



我的過程和結束



關於我 啊 我



關於我 啊 我











你眼中看見的,是哪個我?



關於我,關於我。



我其實也很想知道些什麼。



我的快樂我的憂傷



我的理想我的寂寞



我的悲觀我的期待



我的脆弱我的倔強







我每次聽到這首歌,都會有一種很深很深的感觸。



一直忙著找尋自我



一直想要知道自己的追求



一直不安於自己對自己的陌生





有人能夠徹底真切的瞭解自己嗎?



第九禁區。

http://tw.ent4.yimg.com/mpost/31/99/3199.jpg



★《魔戒》系列《金剛》《X戰警:金鋼狼》頂尖特效最新作品

★ 金獎導演彼得傑克森最新監製科幻新作

★《變形金剛》視覺特效團隊再度出擊!



二十多年前,外星人首度造訪地球。人類以為外星人會發動攻擊,或是帶來超先進科技造福地球,結果兩者皆無。其實這些外星人是逃離家鄉的難民,人類對他們的處置方法仍然爭論不休,政府決定先將外星人安頓在南非的”第九禁區”。



然 而人類對外星人的同情漸失,將這些維持治安的工作發包給民營的「國聯總部」(Multi-National United ,簡稱MNU),這家公司根本不顧外星人的福利。倘若MNU可以修好外星人強大的武器,他們便能從中獲利,卻至今都不成功。而啟動該項武器需要外星人的 DNA。



外星族群與人類的衝突已經發展到最嚴重的關頭,因為MNU開始驅除外星族群離開第九區,該公司的探員負責要將它們遷移到新營地。 國聯總部的當地負責人魏克斯染上外星人的病毒,DNA發生變化。魏克斯很快就成為通緝要犯,也是最有價值的逃亡者,因為他就是解開外星科技秘密的關鍵。如 今魏克斯遭到排斥,眾叛親離,只能逃往第九禁區。



《第九禁區》由彼得傑克森(Peter Jackson)、TriStar Pictures、 Block/Hanson a Wingnut Films Production聯合出品,導演是尼爾布隆坎普(Neill Blomkamp),編劇是尼爾布隆坎普與泰芮塔契爾(Terri Tatchell)。製片是彼得傑克森、卡洛琳康寧罕(Carolynne Cunningham)。攝影指導是崔倫特歐帕拉克(Trent Opaloch),美術設計是菲利浦埃維(Philip Ivey)。



第九禁區   District 9

上映日期:2009-11-27


類  型:劇情科幻


片  長:1時52分


導  演:尼爾布隆坎普(Neill Blomkamp)


演  員:《刀鋒邊緣》威廉艾倫漾(William Allen Young)、《納米比亞沙漠》羅伯特哈柏斯(Robert Hobbs)、 《黑幫暴徒》肯尼士尼可斯(Kenneth Nkosi)








資料來源:YAHOO電影





昨天在跟NANA吃完飯後,在回家的路上租了這支片。



因為在某個被神格化的部落格中,版主說這是2009年最精彩的電影



基於版主被神格化的理由,我就像被催眠一樣的拿了這部片,結帳走人。



感覺根本就是一種潛意識的置入性行銷嘛...









看完之後,我只能說,這是一部非常、非常有創意的電影。。。





這部影片讓我印象很深刻的地方是,拍攝的畫質是一種故意呈現的粗糙感,



感覺很像扮家家酒的孩子,拿著手中的DV隨意拍攝而成的。



至於劇情.....我實在非常想用「KUSO」兩個字來形容。





在前面5分鐘我們就開始考慮要不要退出影碟換一片看了。



但是又覺得對於外星人的介紹實在太有趣了。



結果在繼續看下去之後,才發現整部片根本是妙梗橫生啊.....





這是一部非常詼諧的電影,我覺得製作群想要表達的東西非常的到位,



拼命戳中我的笑穴,到最後,連那些很血腥的畫面,



我雖然還是一直遮遮掩演不敢看,



但一向害怕血腥場面的妹妹,竟然還老氣橫秋的說:拜託,根本都假的,怕什麼啦!



啊就是一部很假很瞎的電影。不過真的真的很有趣。





我終於懂馬克杯為什麼對這部電影評價這麼高了。



一方面是他對於外星人的崇拜心態(?)



一方面是這部片子實在太幽默逗趣了。



對於我這個門外漢而言,大概就像喜歡周星星式的幽默一般,



喜歡這部片子吧。





推薦大家。不過過份嚴肅的人請三思,我擔心你家的電視螢幕會有被爆米花砸的危險。







2010年3月5日

皮皮走了。





原本昨天向公司請了假,決定要帶皮皮去當初認養的獸醫院檢查,



結果今天早上接到媽媽打來的電話,說皮皮走了。





皮皮今年13歲,來我家應該超過10年了。



那時候我領養的大頭被車子撞倒,醫生說沒辦法救了。



於是我帶了大頭到流浪動物心中建議的醫生那,幫大頭走上最後一程。



我到現在都記得,我哭得悉拉嘩啦得一直抱著大頭叫他不要怕,



說接下來會有不再痛苦的生活,叫他在那裡等我,我有一天會去跟他團聚。



那時候我實在哭得滿臉鼻涕眼淚,沒辦法還抽了醫生診間醫療用的紙手巾擦臉。



那個面惡心善的醫生看我這樣,突然問我一句,我樓下有一隻流浪狗,你要不要認養。





我那時候哭到沒辦法講話,心裡只想著這麼難以忍受削骨蝕心的死別,我沒有勇氣再承受一次。



於是當下告訴醫生我覺得我沒辦法。



個性古怪的醫生說你下來看他一眼吧。



在走下樓梯的時間裡,醫生說皮皮在路上被車子撞到,



一個好心的小姐帶她來手術治療,醫生順便幫她結紮了,現在還在恢復期。



那時候皮皮還很小,躺在籠子裡不動,我看到她的腳,是人家俗稱的白襪子,胸前也是一塊白,



這是老人家很忌諱的,那種會帶來不幸的狗。



回家一個禮拜的時間,我想著或許要把皮皮順利送養出去是一件很困難的事。



於是一個禮拜後我又去了醫院一趟,把皮皮帶回家。



這當然又受到家裡的反對,媽媽說附近有個鄰居希望養狗,不然給他養看看。



結果一個禮拜的時間,皮皮又送回我家,



因為那個小姐不會養狗,覺得很困擾。



於是皮皮就在我家長住下來了。





皮皮是一隻很認份的狗,乖巧聽話從不搗蛋,



而且只認定我媽媽是她的主人,我媽到哪她跟到哪。



之後哥哥的雙胞胎小孩出生,他們很愛捉弄小動物,



但家裡也只有脾氣好的皮皮從來不生氣,而且會在嬰兒車附近守護他們。





一直到今年過年前,從不生病只是太胖的皮皮突然連續高燒不退,



媽媽請了附近的獸醫來打針,醫生說如果還是沒退燒要趕快送到大一點的醫院檢查。





但是因為家人的疏忽還有不重視的心態,延誤了皮皮就醫的黃金時間。



就這樣,一直到我跟妹妹出國回來時,才接到媽媽的電話問我們什麼時候要帶皮皮去看醫生。



我其實是很無奈的,因為早就已經叫他趕快帶皮皮去看醫生了,



家裡不是沒有車也不是沒有人可以帶,



但也許媽媽嫌麻煩,也許媽媽害怕又是一大筆的花費,



所以一直延誤了兩個禮拜,等我們趕回家的時候才帶皮皮去全國動物醫院。



醫生抽血檢查之後,告訴我們情況很不樂觀,



是一種叫做愛利西體的血液寄生蟲疾病,非常可能會致命。



於是聽從醫生的建議,幫皮皮換血,經過一個禮拜的住院,



最後一直到我們春假結束要回台北時,



皮皮才被媽媽接回家。





一個鄰居介紹說她親戚是獸醫,建議我們去給他看看。



結果媽媽帶著皮皮去之後,那個醫生先是說全國只是為了賺錢,這種病根本不用住院,



只是需要長期吃藥追蹤就可以痊癒的。



我聽到這些話的時候,第一個想法就覺得會這樣批判其他醫生的,



在我觀念裡就不是一個我會信任的醫生。



但因為我們已經回台北接下來要上班工作了,



也只能順著媽媽的意思,讓他們處理皮皮之後的治療。



醫生開藥之後特別囑咐千萬不能給皮皮吃到硬的東西,尤其是骨頭類的。



結果前幾天打電話給媽媽問皮皮的狀況時,媽媽含糊其詞的說,皮皮昨晚吐了好多血,



可能是不小心吃到骨頭之類的。





我一方面很擔心皮皮的狀況,一方面覺得很無奈,為什麼家裡的人沒辦法好好的照顧她。



於是決定聯絡十年前認養皮皮的那加醫院,



我聽到醫生的聲音時,有一種很懷念的感覺。



我知道他是一個很替動物著想的醫生,



當初才會把皮皮託付給我。



他只叫我把皮皮帶去給他看看,他抽血完再決定該怎麼作。



於是我很臨時的打了電話給老闆助理說家裡有事要請假,



安排好了要送皮皮去看病的交通問題。



那天晚上媽媽還來電叮囑我不要太晚回去,



她跟哥哥借了車,明天要陪我一起帶皮皮去看病。



結果今天早上就接到媽媽的電話,她說皮皮走了。



問我還要回去嗎?



我說,我說之後的問題讓他們處理就好,



看是要火化或者是找個地方掩埋,讓他們處理就好。







最終皮皮還是走了。



前一天晚上,仁華還安慰我要堅強,



因為她知道我很在乎跟寵物之間的感情,



也知道我為了皮皮的事情難過很久一直情緒都很糟。



她說我應該要樂觀點,因為狗狗也會感受到。



我那時候覺得她說得很對,我應該要比皮皮堅強才對。



於是當我早上聽到皮皮離開的消息時,



其實我沒有很多難過的情緒,心裡只是很平靜。



我心想,皮皮你好樣的,在最後關頭還是很有呂家性格的選擇了自己要的路。



你可能是不願意姊姊一直為你這樣擔心,也覺得自己為我們作的努力夠了,



不要姊姊這一次回去可能又是一筆龐大的醫藥費,



所以才決定自己默默的在大家都睡著的時候離開對吧?



皮皮真的辛苦你了,姊姊要謝謝你這十幾年來對家裡的守護。





我還記得有一陣子媽媽很迷信某個乩童,



那個人說我們家的業障很深,家裡不平靜,經濟不好、家人身體不好都是因為業障,



但家裡有一隻穿白襪子胸前一塊白的狗,替我們擋掉了很多不好的東西。



因為她的守護,我們家才沒有越來越糟。



我想我一直到死都會相信當初聽到的那一番話,



因為皮皮真的是家裡精神的支柱。







親愛的皮皮,你活著的這段時間真的辛苦你了。



那時候知道你生病的時候,我還很怨懟老天為什麼要這樣對妳折磨妳。



但我想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路要走,



就像行善一輩子的人也不見得就不會得癌症或者被子女棄養一樣。



姊姊很高興,我的人生裡有一段時間有你的陪伴。



也謝謝你一直幫遠在台北工作的姊姊照顧家裡。





謝謝你最後用了這種不著痕跡的方式,



幫家裡人的痛苦減輕到最低。



妳真的真的真的很棒。



姊姊認識妳真的很幸福。



妳要一直幸福下去。



妳跟大頭、菊寶,都會一直活在我們的心裡的。



姊姊愛妳。永遠愛妳。





2010年3月2日

最後的精靈。


最後的精靈



迫不及待想與最愛分享這個故事

傳誦頻率媲美《小王子》,悸動指數超越《納尼亞傳奇》



◎2004年義大利安徒生小說獎

◎2006年法國幻想文學小說組首獎

◎2008年美國圖書館協會年度優良翻譯書獎

◎全球已售出十五國版權(義大利、台灣、英國、美國、法國、德國、日本、荷蘭、巴西、芬蘭、墨西哥、葡萄牙、泰國、立陶宛、西班牙)

◎電影版權由知名獨立製片公司Miramax取得

◎知名作家蔡珠兒專文推薦

◎小野、灰鷹、李家同、孫越、張懸,跨越一甲子老中青三代同台溫馨分享



大雨下不停,世界都快淹成個大池塘。小小的雙腳再泡下去,小精靈恐怕等不到太陽重新升起……在一個充滿歧視與偏見的邪惡世界,天真善良的最後精靈約許,竟然是上天指定的救世英雄!

他要如何躲過惡人的追殺?又要如何遵從古老的預言、找到最後一條火龍,一起拯救世界?





資料來源:博客來網路書店





這本書在我書架上站了半年了,



我最近有一種閱讀習慣,喜歡讓日文、歐美書籍交錯著看。



前陣子看完白石一文的「永遠在身邊」,



為了想要擺脫書中那隱隱約約的沈重感,



所以選了一本有著精靈火龍的冒險故事。





果然這本書不負所望,把我丟進一個童話幻想的世界中。



這是一本架構很簡單,作者想什麼就寫什麼,



寫出什麼就呈現什麼的直線性的書。



只需要按照文字跟著世界上最後一個精靈一起冒險旅行就可以了。



天真與良善是這本書最大的特色,當然正義的一方總是需要邪惡的襯托,



才會顯出它的高貴的價值感。





這本書的切入點很特別,是由一個精靈當主角,



然後裡面的人類絕大部分是壞人的故事。



其實還是有令人省思的地方的啦,



但我想作者的本意,應該是想要單純的訴說一個冒險與愛的故事。



所以我想我們也不用想太多的,就好比在看一部卡通一樣,



享受童話的氛圍應該就很恰到好處了。





今天在學校看完這本書後,



下班回家的路上突然想起了小時候常看的卡通-藍色小精靈。



也許很多人對於這部卡通非常的陌生,



不過卡通史的進化也是很有趣的,



那些小時候曾經感受過的,跟現在小朋友看得卡通就是有不同的味道。





謝謝這本書的出現,給了我抒壓的管道。



現實有時候沈重得讓人無法負擔,



這個時候就需要一本又輕又單純的故事來解饞啦。





生命總是有好有壞,這樣才叫人生。



也許我沒有辦法幫皮皮換一顆健康電池,



但生命總會替自己找到出口。



我盡人事聽天命。



明天我跟皮皮都還要繼續努力加油。



因為這就是人生。







給我火龍當寵物吧指數:★★★★★










難。





有的時候,活著與死去都讓人掙扎。



生命就像易碎的玻璃,經不起任何的碰撞與等待。



在死神手中轉動的生命,總以為到了可以鬆一口氣的終點,



卻又迂迴的喘出嘆息。



越來越薄弱的生命跡象,讓我不知道該選擇哪一個出口。





我站在遙遠的彼方想要給予祝福與打氣,



卻又不捨得在生死關頭徘徊的苦痛與折磨。





寵物的生命,有些時候必須交予主人作決定。



而抉擇他人的生死,是那麼那麼那麼艱難的一個任務。





生離可以選擇,而死別卻沒有。



我們都走到了窮途末路的分岔點,



卻只是忍著眼淚然後不曉得該怎麼作才好。





有的時候覺得,養寵物是一種折磨。



他陪著你生,而你卻得目送他走。



他無法告訴你,他希望得到什麼樣的待遇與結果。



你只能從他的眼神中,看到漸漸流失掉的生命力。



最後可能就像沒了電的娃娃,一下子就不動了。









皮皮,我想幫你換一顆電池。



你說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