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22日

深河

深河
人間深河的悲哀,我也在其中
在近代日本文學中居承先啟後地位的小說家遠藤周作,一生獲獎無數,著作等身,曾獲芥川獎、新潮社文學獎、每日出版文學獎、谷崎潤一郎獎、野間文學獎等,一九九五年更榮獲日本文化勳章。《深河》於一九九三年發表,是遠藤最後鉅作,也是他嚴肅性小說系列中,探討東西文化的差異、日本人的宗教觀、轉世觀念及一神教與汎神教的對立等等問題之集大成之作。
「深河」是指印度的恆河,在這河畔,死者的屍體被焚燒,屍灰流入河中,死者的靈魂在來世復活;許多人在屍灰或屍體漂流的恆河中沐浴、漱口,祈求來世的幸福。小說由幾個日本旅客參加印度之旅,體驗到這種衝擊性的光景談起。旅客目睹水中食物和穢物混在一起的污穢感及祈求來世轉世的神聖感,對集矛盾於一身的恆河,產生奇妙的吸引力。
《深河》一書中有著佛教的輪迴轉生觀念,及對一神教與汎神教並非截然對立的深入看法,與遠藤在初期評論<諸神與神>的看法有很大的轉變。遠藤周作對於神的思考,已打破有形的制度上的框架,朝向「絕對的東西」,以「愛」為辯證焦點,從亞洲式的自然之「母」尋找,恆河在此被賦予形上的意義,正如書中所言:「河流包容他們,依舊流呀流地。人間之河,人間深河的悲哀,我也在其中。」
 
資料來源:taaze
 
 
這是我第二次讀完這本書。會讀第二次的原因,是因為前陣子在FB上看了寰宇圖集的分享(膽小者慎入),讓我興起了對於印度的好奇,繼而想起三年多前讀過的深河,於是決定拿起來再讀一次。
 
坦白講三年多前第一次讀時,對這本書的感情沒有這一次深刻。
或許歷練與年紀都有差,背景心態整個都不同,對於同一本書的感受也不同。
在成為基督徒後,讀這本書時有了更深一層的體會。
 
我發現這本書很有趣的地方,是作者大量的討論了『神』的部分。
神與轉生是這本書裡的兩大主軸。
關於人死了會去哪裡?關於一神論與汎神論的差別與界定。
然而兩大主軸,最後匯流成了同一個主題-贖罪。
 
這本書很完美的呈現那些關於人性中最深刻、最晦暗、最底層也最醜陋的一面。
但如果你看過這本書,聽作者形容的恆河,你將能夠體會到,在最黑暗的一面可以見到最美麗的光明那種道理。
恆河,包容了生也容納了死。
她接受我們的善行,也接受我們的罪衍。
你在那裡可以看到瀕死,也可以看到初生。
那是一個生命的兩極之處,是所有生命的兩個端點。
是一個最矛盾卻也最切合的地方。
 
故事中,每個人物的情感經歷深深的撼動了我。
對於夫妻之情、人與動物之情、同袍之情、以及回歸最原點的-自我認同與自我探索。
我喜歡作者設定的這幾個角色,恰到好處的表達了各種面相的情感。
 
「人間之河,人間深河的悲哀,我也在其中。」
 
故事中的恆河,讓你看到了一大堆的悲慘,但在這一大堆的悲慘背後,你也可以見到,強韌執著、坦然無懼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