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31日

明年,你還愛我嗎。






「網路轉載文章」






梁靜茹結婚了。


證婚人是李宗盛,伴娘是戴佩妮,蔡健雅。

瑪莎沒有收到婚禮邀請,他說他不會去。


她和瑪莎就這樣形同陌路了。

梁靜茹最終也沒有和瑪莎在一起。




那陣子,劉燁結婚了。

他在婚禮前,把自己關起來哭了好長時間。


曾經說著:“這輩子最幸福的事,就是娶謝娜,只要她願意嫁給我,我現在就可以娶她“ 的人就這樣和另外一個女人結婚了。

劉燁說,他一輩子都不會忘了謝娜。


可是這樣的話聽著都會覺得傷感。

劉燁最終也沒有和謝娜在一起。


那個說著非謝娜不娶的劉燁,也結婚了,娶了一個法國女人。

看著謝娜的自傳裡有一部分是說她和劉燁的。


6年的感情讓她們彼此都成長了不少。

謝娜說他們在大家都不看好的時候堅強的在一起,卻在大家都對他們祝福的時候分開了。


6年!



那個說著非李大齊不嫁的周迅,也單身了。


不知道是為什麼,只知道,他們5年的感情,會成為他們彼此生命中最精彩的時光。

5年!


之前辛曉琪在演唱會上,再次唱響那首“領悟“時,哭的如此傷心,痛徹心扉。

辛曉琪最終也沒有和愛的人在一起,想必是真的領悟了。




我們,一直都是在輸給時間。


所以說,這年頭,還有什麼能讓我們動心,讓我們相信呢。




陳昇曾做過件很煽情的事。


他提前一年預售了自己演唱會的門票,僅限情侶購買,一人的價格可以獲得兩個席位。

但是,一份情侶券分為男生券和女生券。


戀人雙方各自保存屬於自己的那張券,一年後,兩張券合在一起才能奏效。

票當然賣得很快,也許這個是戀人雙方證明自己愛情的方式吧。


“我們要在一起一輩子呢。”

“一年,算什麼。”




……




這場演唱會的名字叫做:明年你還愛我嗎?


聽似很簡單的疑問句,實現起來,卻被赤裸裸的現實擊敗。

到了第二年,陳昇專設的情侶席位,果然空了好多位子。


他面對著那一個個空板凳,臉上帶著怪異的歉意,唱了最後一首歌:把悲傷留給自己

去年我們曾牽手走過很多地方,在車站擁抱,一起看電影,往彼此的嘴巴里塞零食和飲料,一起幻想明年的這個時候,甚至是很多很多年以後,我們在幹嘛,要幹嘛。




可是感情的脆弱我們誰也想不到。


這一秒幸福,下一秒就可以崩潰。

戀情,崩盤起來,往往太措手不及。




再多的甜言蜜語,累積起來也敵不過分手兩個字。


世界上有太多的悲哀。

曾經多麼驕傲的要一起幸福一輩子,到頭來卻剩下自己。


不想再奢望什麼了,一個人靜靜的躲在角落裡,欣賞你們的幸福。

夜的黑暗與我做伴,躲在被窩裡,真的體會到了思念的痛,痛卻不能說...




其實自己不是那麼矯情的,其實難過不想告訴任何人的...


漸漸發現,痛,就自己忍著。

即使說,也無從說起...




只想問,你能愛我多久...


相戀多年的人們就這樣形同陌路,彼此生活。

或許,他們並不是不愛對方了,而是不能給對方各自要的生活。




應該相信,他們或許依然愛著對方。


只是,一個不懂得怎麼去愛,一個相愛卻無能為力。

生活就是這樣,最終相守到老的人,也許並不是那個曾經許下山盟海誓,承諾白頭偕老,暗自發誓這輩子只愛她一個的人。




終究,終究時間會帶走一切。


到底是什麼讓我們鬆開了彼此的手?

到底是什麼讓我們放棄了自己,放棄了對方?




會一直說真的沒什麼,然後又對著別人的故事沉默。


表面終究會歸於平靜,只是內心的波濤洶湧卻不為人知。

只有自己才知道,誰是自己真正愛的那個人,誰又是傷了自己的那個人。


所以最後的最後,當我們都有了彼此的歸屬,你只能是我記憶中模糊地剪影而已。

一個女人突然決絕的跟相愛五年的男友分了手,閃電般嫁了他人。


她說她要結婚,她實在等不起了,而他雖然愛她,卻根本沒有一點這方面的意思。

過了幾年,男人也結婚了。




那個新娘其實未必比她出色多少,或者這一次他的愛有多麼深,只不過她出現的時機實在太好了,剛剛好在他萌生倦意想安定下來的時候。


於是,不需要什麼更好的理由了,她來得正是時候,那麼,就是她了。

其實我們尋尋覓覓了那麼久,遍嚐每一次愛情的甜蜜與艱辛,而最後選擇的愛人,不過就是在我們心意動時,經過身邊的那一個。


什麼青梅竹馬,什麼心有靈犀,什麼一見鍾情,都不過是些錦上添花的藉口,

時間才是冥冥中一切的主宰。




回首往事的時候,想起那些如流星般劃過生命的愛情,我們常常會把彼此的錯過歸咎為緣分。


其實說到底,緣分是那麼虛幻抽象的一個概念,

真正影響我們的,往往就是那一時三刻相遇與相愛的時機。


男女之間的交往,充滿了猶疑忐忑的不確定與欲言又止的矜持,一個小小的變數,就可以完全改變選擇的方向。

如果你出現的早一點,也許她就不會和另一個人十指緊扣;又或者相遇的再晚一點,晚到兩個人在各自的愛情經歷中慢慢學會了包容和體諒,善待和妥協。




在你最美麗的時候,你遇見了誰?


在你深愛一個人的時候,她又陪在誰身邊?


在你心靈最脆弱的時候,又是誰在與她同行




愛情到底給了你多少時間,去相遇和分離,去選擇和後悔?


重溫“大話西遊”看到紫霞深愛至尊寶的時候,他心心念念的尋找他的白晶晶,而當他終於看到了她留在心裡的那一滴淚,卻已經失去了選擇的權利。

每一次看到他潛入另一個人的身體,去償還前世欠她的一句承諾,再看他在夕陽下孤獨的走遠,總是情不自禁的想要落淚。


不是不心動,不是不後悔,但已經沒有時間,再去相擁。

如果愛一個人而無法在一起,相愛卻無法在適當的時間相遇,如果你愛了,卻愛不對時間,除了珍藏那一滴心底的淚,無言的走遠,你又能有什麼選擇?


時間的荒野,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

於千萬人之中,去邂逅自己的愛人,那是太難得的緣分,


更多的時候,我們只是在彼此不斷的錯過,錯過了楊花飄飛的春,又錯過了楓葉瑟索的秋,

直到漫天白雪,年華不再,




在一次次的心酸感嘆之後,才能終於了解。


即使真摯,即使親密,即使兩個人都已是心有戚戚,我們的愛,依然需要時間來成全和考驗。

這世界有著太多這樣那樣的限制與隱秘的禁忌,又有太多難以預測的變故和身不由己的離離合合,一個轉身,也許就已經一輩子錯過。






多年以後,才會參透所有的爭取和努力,都抵不過命運開的一個玩笑。


上帝在雲端只眨了一眨眼,所有的結局,就都已經完全改變......



後記:


20歲的時候愛上他的帥氣,


22歲離開他因為他的孩子氣


然後你遇到了30歲的人,


沒有陽光帥氣的外表,卻擁有成熟和穩重讓你安心的一切。


你怎樣任性耍賴30的他都會讓著你,


你怎樣揮霍發洩30的他都會罩著你。


你眼中的30是他長大的模樣,30眼中的你是他年輕時的她。


30曾經像22的他一樣孩子氣,然後她離開了30


22的他30歲的時候也會擁有一個22歲的女孩,事情總是這樣循環往復


十年後當這個男孩蛻變成一個2230男人,


他要感謝你,你的離開讓他學會了成熟。




感觸:


聽說你結婚了,聽說你有孩子了,聽說你們過的很開心


多好的事情,我為你開心,自己卻有點後悔。


如果新郎是我,你在婚禮上是不是更美。


多少年沒見了,我卻還是會記得你,


多少年過去了,你卻依然在我的心裡。




我們為自己設了個圈,自己繞阿繞的,總也出不了這個圈。




明年,你還愛我麼。



 



無意間看到這篇文章,覺得很喜歡。



質樸的文字乍看之下好像沒有重點沒有結論,但卻一語道盡了愛情的甘與苦。



好像,越是企求長久,對於自己與別人就越是一種束縛。



其實,未來的事情誰說的準呢?



相戀七年的情人可以在一念之間決定放下一切,而分手三個月就聽見對方結婚的消息。



這樣的事情已經多到大家習以為常,連惋惜慨嘆都覺得沒有必要了。











2010年12月30日

証人。





證人 The Beast Stalker  



導演:林超賢 Dante LAM



2008 / HK / 35mm / Color / 109min



2008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最佳男演員 / 2009 柏林影展 / 2009 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



《千機變》導演林超賢最新作品,由謝霆鋒、張靜初、張家輝等實力派演員傾力演出。重案組員唐飛,在追捕重犯的時候,發生嚴重車禍,之後更開槍誤殺一名女孩。檢控官高敏親眼目睹大女兒慘死,小女兒丁玲便成了他唯一的希望。亡命之徒洪荊,奉命必須活捉丁玲,才能賺一大筆錢來照顧癱瘓的妻子。因為一宗車禍,三人的命運彼此牽動著。


資料來源:台北電影節


之前看了線人之後,才發現原來得很多獎的是這部証人,所以趕快去找來看一下。


跟線人比起來,証人真的細膩很多,格局也比較大,內容也比較精彩。


但這兩部電影讓人很稱讚的地方,就是都很有港味。還記得小時候,國片不流行,美國電影也沒那麼流行,倒是香港電影幾乎都是票房的保證。那時候一系列的警察電影、周星馳的幽默電影、林正英的殭屍系列,以及過年一定要看的賀歲電影,這些都是風靡一時的港片。


但是自從歐美電影大行其道以來,影響到的不只是本土電影,連帶原本很受歡影的港片也漸趨沒勢,而現在有大陸這個強棒出手,自然在電影上又多了一個競爭的好手,港片因為一貫的作風與一成不變的手法,逐漸被大家忽略了。


這部証人其實喚起我們小時候的記憶與味道。那種風格手法都給人熟悉的感覺。但這部片子的層次感很鮮明,題材雖然不新穎,但是拍攝方式很有趣。


片中有兩個重要的點,導演是以倒敘的方式去交代。我們先看到事情發生的經過,然後在後面才交代發生的原因,我覺得很棒。


裡面除了警匪與武打之外,感情的成分也很有味道。最引人注目的應該就是道德議題。為了自己愛的人所以去毀壞他人的甜蜜,或者為了拯救自己的孩子而破壞了司法的公正。


每個人都在尋找自己的方式以求救贖與解脫。


謝霆鋒在裡面的冷硬派角色深得我心。他是一個忠於自我忠於原則的人,但在內心深處卻因為一場意外而陷入自我逃避的衝突之中。


另一個演得很棒而且得了金鐘獎的角色,是一直沒有在演藝生涯大放異彩的張家輝。他在裡面演得很棒,不論是外表形象或是內心戲的表達處理,都非常細膩而且優質。


剛看完的時候覺得普普,並沒有特出之處,但是沈澱一陣子之後,卻會發現這部片子精彩的地方。這應該是這陣子以來看到,覺得好看的港片,推薦給大家。


推薦閱讀:Garden影評-港產.精彩.警匪.好戲—《証人》(Beast Stalker)









2010年12月29日

馬利與我。

http://tw.ent.yimg.com/mpost/28/91/2891.jpg



★約翰‧葛羅根 (John Gordan) 蟬聯紐約時報暢銷書榜14周小說<馬利與我>改編

★珍妮佛安妮斯頓 歐文威爾森 首度大銀幕合作



★“暢銷原著 皇冠文化出版”



當 這對雅痞夫妻(歐文威爾森 + 珍妮佛安妮斯頓)初遇這隻”披著狗皮的惡魔”馬利時,竟忍不住一見鍾情! 理所當然不會料到有一天他們會因為一隻狗而失眠! 馬利有最惹人憐愛的表情,的確是生養小孩前最佳的實習對象,但馬利出人意料的狀況多到爆,夫妻倆常被搞到精神崩潰、欲哭無淚! 正當夫妻倆對一連串頑皮的災難束手無策時,卻發現他們也已準備升格當奶爸奶媽,而整天以闖禍為樂的馬利竟也在追趕跑跳碰的日子中,逐漸地改變了主人對事業 及家庭的看法與生活!



約翰(John)和珍妮(Jenny)(歐文威爾森OWEN WILSON和珍妮佛安妮斯頓JENNIFER ANISTON飾)葛羅根(Grogan)的新婚之夜下起雪來,於是兩人決定逃離密西根的寒冬,到佛羅里達州的西棕櫚灘(West Palm Beach)展開新生活。他們在當地找到了報社記者的工作,買了他們第一棟新家,迎接一連串新婚生活、新工作的挑戰,還有一個可能會讓他們從兩人世界走進 家庭生活的重大決定。



約翰不確定自己是否準備好要當爸爸了,於是他把心中的恐懼告訴他的同事兼好友賽巴斯汀(Sebastian),賽巴斯汀幫他想了個完美的解決辦法:買隻小狗給珍妮。賽巴斯汀說:「那很簡單,你帶牠散步,餵牠吃東西,讓牠跑來跑去。」結果馬利就跑來了。



葛 羅根夫婦領養了這隻重十二磅,可愛的黃金色拉不拉多,結果沒多久牠就長成一隻100磅的超大狗,不但可以把人壓倒在地,還有脫韁野馬般的精力,把葛羅根家 變成災難現場。牠在馴狗學校考試沒過,啃牆壁,把沙發咬掉一塊,翻倒垃圾桶,偷感恩節火雞,把枕頭和花都吞下肚,喝馬桶裡的水,還追UPS送貨員。就連珍 妮新買的昂貴項鍊也難逃一劫。



雖然這幾年間馬利的惡行惡狀數也數不清,不過他也看著葛羅根一家的起起伏伏,看他們換工作、搬家,最重要的是這個日漸壯大的家庭所經歷的各種挑戰。約翰和珍妮漸漸了解到,馬利這隻「全世界最糟的狗」讓他們發現自己最好的一面。



【馬利與我】用了 (22) 隻狗演員

費 爾得斯(W.C. Fields)曾說過這麼一句經典名言:「絕對不要和動物或小孩一起工作。」費爾得斯如果到了【馬利與我】的片場一定會欲哭無淚,因為那邊充滿了各式各樣 的動物和小孩。不過本片的卡司和工作人員都開心得不得了。安妮斯頓說:「我們有小嬰兒、小狗、小朋友、成犬、老狗、小鬼、還有一顆球。」



故事中的馬利活了13年,拍攝過程中總共有22隻狗狗演出這個角色,其中11隻狗狗是小狗。由於【馬利與我】並沒有按照時間順序來拍,有時候小狗拍完一場戲,再過幾個星期就長太大了,所以拍攝過程需要很多隻小狗。其他的「馬利狗狗」則從六個月大到十四歲不等。



大 衛法蘭科很堅持要讓狗狗做自己,他連排演的時候都在拍狗狗,因為他知道,狗狗無法預測的行為隨時有可能會創造出最好的「鏡頭」。戲份最多的「馬利狗狗」叫 克萊德(Clyde),大家都預料到牠會做出無法預料的時,就跟故事中的主人翁一樣,所以法蘭科決定根本不用讓牠排演。他說:「牠是一隻被訓練成『沒被訓 練過』的狗狗,光是看牠表演就很讓人興奮。每次我們拍牠都會加點東西,讓整場戲更有趣更有活力。」




馬利與我  Marley & Me

上映日期:2009-02-20


類  型:喜劇溫馨/家庭


片  長:1時55分


導  演:【穿著Prada的惡魔】大衛法蘭科 (Davie Frankel)


演  員:【同床異夢】珍妮佛安妮斯頓 (Jennifer Aniston)、【婚禮終結者】 歐文威爾森 (Owen Wilson)、【X戰警: 最後戰役】艾力克丹 (Eric Dane)




資料來源:奇摩電影






我一向不愛看狗狗的電影,因為那個眼淚閥值超低的,老是一下子就爆錶,那種被騙眼淚的感覺實在不怎麼好。

陰錯陽差看到這部片子是因為我一直把它跟珍妮佛另一片那個有一隻小鼬鼠的電影搞混了..囧

看到一半我還忍不住轉頭問我妹:啊那個鼬鼠怎麼都沒出現啊?XD



好像每隔一陣子,市場就會出一片關於狗狗貓貓的溫馨感人療癒電影。

也總是在 一陣被劇情感動療癒之下,就掀起了一陣子的購買潮,想當然爾這種三秒鐘熱度的東西,很快就會進入下一個階段-棄養潮。

當然每次說到這件事情我還是會忍不住生氣一下,大家是只長眼沒長腦嗎?看了電影就吵著自己也要有一隻。大人小孩都一樣啊。這樣看完金剛怎麼不去弄一隻金剛?看完地獄怪客怎麼不去組一個黃金軍團?



好啦,重點是這部電影,除了狗狗以外的部分。

片中他們夫妻的鶼鰈情深還蠻令人動容的。

雖然歐文威爾森的死黨麻吉是個風流多情的大情聖,但是他卻完全不受死黨影響,覺得他老婆在乎的、想要的,就是他在乎的、想要的。



我們可以為了一段感情/一個人/一個家庭 放棄多少東西?

放棄為升遷的機會,放棄夫妻獨處的快樂時光,放棄自由?放棄夢想?

一直以來,工作跟家庭兩者總是有著奇妙的相對關係。

以前人的平衡能力似乎比現代人好多了。總可以在兩者之間取得平衡,就算不行,也會咬牙苦撐著那個不平衡的人生。



對於講求速食與效率的現代愛情與婚姻來說,長久似乎開始變得遙遠與夢幻了。



片子沒有深刻的東西,但是拿來殺時間還不錯用XD





我媽一直不懂,怎麼有人的鼻骨兩側可以有那麼不人性化的凸出?我真想叫他來看看歐文威爾森




2010年12月27日

第十四道門。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zh/e/ea/Coraline_movie.jpg


中文片名:第十四道門

英文片名:Coraline


北美上映日期:2009/02/06


台灣上映日期:未映,直接發行DVD


國別:美國


類型:動畫、家庭、奇幻


導演:Henry Selick(聖誕夜驚魂)


編劇:Henry Selick


配音達科塔芬妮 Dakota Fanning(夏綠蒂的網)


劇情簡介:根據尼爾蓋曼的全球暢銷書改編,描述一個小女孩卡 洛琳(達珂塔芬妮配音)走進新家的一道門,然後發現她人生的另一個版本。這個平行現實世界表面上看來就和她的真實人生一模一樣,只是更棒。但是當這場奇異 旅程變得很危險,而另一個她想要永遠把她留在這個異次元,卡洛淋必須透過她的決心和勇氣,以及她的鄰居和一隻會說話的黑貓的幫助,才能拯救她真正的父母和 一些幽靈小孩,然後回到她真正的家。


資料來源:觸電網












週六連夜趕車回到台北,好不容易一切安排就緒之後,剛好看到HBO在播這部電影。

我一開始看就一直覺得怎麼跟聖誕夜驚魂那麼像啊?!之後到網路上查資料,才發現原來真的是出自同一位導演之手。

我個人其實非常喜愛這一類型黑色童話的風格作品。寫實跟童話兩者相互碰撞,總可以激發出很耐人尋味又貼近人心的作品。

原來這是改編自英國科幻大師尼爾蓋曼(他是神!)的同名小說,我看完這部電影之後,對於尼爾蓋曼書寫的風格終於有了一點點的瞭解,難怪當初那篇禁錮新娘我怎麼看都看不懂。。。。XD



這個故事是敘述一個搬家到偏僻地區的小女孩,這是一個很自我很有個性的女孩,在一開始對於環境還陌生,尚未建立自己的人際圈的她,很排斥這裡的環境跟生活。但就在有天陰錯陽差的情況下,小女孩發現了牆壁上的一道神秘的門,而開啟了她的探險之旅。



如果在不同的時空背景中,有一個不一樣的妳正過著完全不一樣的人生,那會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界?

我想到了山本文緒的「藍,或另一種藍」。

對於這部電影而言,最讓我讚嘆的是整體的鋪陳與情境的營造,包括那些歌舞的表演、以及瓢蟲椅子的設計,用來表達很意識型態的那種異想空間與現實空間的區隔方式,在在都讓我有種融化的感覺。



其實我們常常抱怨自己的生活,對於自己現下的狀況感覺到不滿意,很多人在這個時候會選擇逃避的方式,因為這是一條最不累不痛的道路,就好比刷卡結帳時一點感覺都沒有,收到帳單時開始有壓力,而在終於爆卡時才開始悲慘的生活。





   











世界上有太多裹著糖衣的陷阱了,我想現代的小孩都要學習判斷能力,並且有拒絕的勇氣與毅力。



很恰巧的,我在編修劇照的時候剛好把故事中的兩個不同世界分開擺放了。



我發現很有趣的地方是現實生活基調是較冷漠、冷酷的,但是虛構的世界卻是溫暖愉快的。





 





這部電影我很喜歡,尤其是裡面的歪比還有黑貓。以及除了主角家庭之外的那些林林總總的角色。

這是繼天外奇蹟之後,另一部讓我大心的動畫。推薦給大家囉。







★延伸閱讀:未來10年停格動畫復古流行?!   動畫筆記本






2010年12月24日

關於交換禮物這件事。





是不是,因為害怕別人都有禮物而自己沒有,



所以這個世界上有了「交換禮物」這個玩意兒?



就好像有些女孩會買花送到辦公室給自己,



不是因為收到花會快樂,而是要讓人看到自己也有花可以收。





我以前從來沒有玩過交換禮物這件事,



我也不懂禮物不是應該是想送的時候送給你想送的人?



我就是那種節日很討厭慶祝但是只要看到適合對方的東西,



就會買下來送給對方的人。



不是嗎?合適的禮物就應該有個適合的主人。



這不但是一種心意,更是一種表態,



表達你對於對方瞭解與友好的程度。







每次交換禮物的時候,都是我最頭痛的時候。



因為跟我最熟悉的人一定知道,我不喜歡做這種很制式的事情。



我也不需要用這種方式來宣告彼此的友情。



好吧。或許我這個人太鑽牛角尖把事情想得太壞了。



也許這不過是一種商業行銷的手段與方式。(這樣想好像也沒有比較好)





Anyway,每次的交換禮物的時刻,我老是會想到恩佐那盒流浪的月餅。



那麼也許交換禮物的時候,我們拿出差不多價位自己擁有但是希望送人的東西,



拿出個幾樣然後彼此互相挑選出自己想要的,這樣會不會又環保又皆大歡喜?









一個老是收到自己不太用的東西的人   留







2010年12月22日

大智若魚。







大智若魚 Big Fish


上映日期:2004-03-25


類  型:劇情奇幻喜劇


片  長:2時05分


導  演:【地獄新娘】提姆波頓(Tim Burton)


演  員:【星際大戰】伊旺麥奎格(Ewan McGregor)、【永不妥協】亞伯芬尼(Albert Finney)、比利克魯登(Billy Crudup)、潔西卡蘭芝(Jessica Lange)


發行公司:博偉電影



此片是以一個小孩的口吻,來敘述其爸爸傳奇的一生。這位爸爸是一個閱歷豐富、卻也喜歡誇大事情的人,他總是喜歡把事情說的比實際經歷的來的誇張,他 曾經看 過巨人、大風雪、巫婆、以及連體嬰的酒店歌手…,雖然大家都對這位爸爸敬佩不已,但他的兒子卻覺得爸爸不切實際,因此跟他疏離了很久的一段時間,在他媽媽 試圖重新聯繫他們感情同時,這位兒子慢慢的體會了解到他爸爸當時的際遇是否真實、開始以他爸爸當時的心情體會所有的人、事、物。



資料來源:奇摩電影






這部電影可以算是我心目中的經典,就跟神隱少女、魔法玩具城一樣深得我心。

讓我最驚嘆的,是導演呈現這部電影的手法。這不過是很普遍的描寫親情之間的電影,但我認為導演用了一種很意識型態的方式去詮釋它。


小時候我們常聽到大人說的虎姑婆、外國小孩心目中崇高重要的聖誕老人,但有一天,我們背著書包上學了,然後面臨課業面臨社交開始走向現實化時,我們開始明瞭,孩提時期心中的那些偶像都只是假象。我們不再相信用手指著月亮會被割耳朵,不再相信真的有聖誕老人會丟禮物到我們的襪子裡,也不相信過年必須守歲否則會被年獸吃掉。


這是一個不願意放棄童真的老爸,但是卻得不到自己兒子的認同。

一樣面對生老病死的我們,是否在這現實社會中,也逐漸被剝奪了作夢、保留童真的權利?

森林裡的巨人、詭異的馬戲團、很會唱歌的連體人、令人戰慄會詛咒人的巫婆。沒有錯,這就是這部電影中珍貴的元素,然而這些元素最珍貴的地方,是它在現實中發生了。



什麼才是真實?什麼才是做白日夢?

如果可以我也希望自己可以當一個有永遠講不完的故事的大人。

我們不一定要很偉大,但是我們必須認同自己存在的價值,我們必須找到我們所愛的,並且努力認真的去實踐它。

這才是最珍貴的人生。



我看這部電影的時候,心裡的那種酸楚的感覺很滿。其實愛很簡單,就只是包容、奉獻然後願意聆聽與相信。



那個不能穿鞋子進入的小鎮,是我最想去的地方。








不開心。





不開心不只是心情不好,而是就算看著別人說笑、應該很嚴肅的上班時間,



卻可以感覺眼淚從你的背後脊椎骨緩緩的滲出。



那是一種不能夠被發現的情境。要不動如山的保持外表正常的樣子,



連皺眉頭都要很小心,頻率不能太高。













有一些,我們極力想要封存回憶或者遺棄的情緒,



它就是可以這樣陰魂不散的跟隨著妳。



我很願意活在別人的回憶裡(因為那是個人自由與我無關)



但請不要打擾我目前的現實生活



每個人都會有放置回憶的抽屜



但沒有誰有資格動手去拉開別人的抽屜







2010年12月19日

回音。





昨晚看完的電影。



那個晚上,有個適合這部電影的溫度,帶來了微醺的情緒。



在小貓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年輕時的碰撞,年輕時見到愛的驚惶失措以及奮不顧身。



我們當初可以連命都不要的愛著。



跌跌撞撞的幾年,經歷了好多,而結束時就好像關上了門,



把那些當初全都反鎖在門內,而自己出走。



那是一屋子的傷痛,我只帶走了落寞。



落寞是我身上唯一的行囊與遮蔽,我帶著它北上。



不會有熟悉的道路熟悉的場景牽引出熟悉的心情。



沒有。



一切重新來過,好像我當年離開時,走了然後上鎖。





落寞交了一個朋友叫寂寞,只差了一個字所以感情特別要好,



他們一起住在我的心裡,三不五時遊戲。





有時後,像是等待著鐘響前的兩分鐘,走在那條昏暗的道路,



但是盡頭卻是燈火通明的教室,以及人聲鼎沸的嬉鬧。



這樣的反差會讓我覺得寂寞與落寞。



以及捷運上,不管是擁擠或是空洞,那是個詭異的空間,



總是掏空我的理智,總讓我沒來由的失措。



或是一個人買晚餐,一個人逛小商店,那種採買生活用品的地方,



我總是覺得心裡有一面玻璃,上面映照著從門口看進來的自己的背影。





很少看電視,因為怕被什麼感動,像是被識破被抓包被說你也脆弱了唷。



不喜歡流淚,卻在年紀大了以後常常因為一張照片一則小故事或是一場電影而掉淚。



好像再也沒有更重要的可以流光他們的地方了,只能用這種方式釋放。



聽林宥嘉的心酸時會心酸。



看著愛的發聲練習時心會揪緊,



打開柯裕棻的冰箱才發現原來自己就住在那裡面。



愛無比荒涼。



突然想起這句話。



初戀愛得太痛了,想要逃離只躲進一個沒有責任不需要承諾與未來的胸膛。



流連在虛假又廉價的愛情之間,像是說著:我只要溫暖,不需要幸福。



在終於被救贖之後卻又漸漸對愛情失去知覺,



又是另一場失控的場面。



來到台北之後,再也找不到我要的東西了。



或許不是因為地方,而是因為年紀。



也或許不是因為年紀,而是因為想法。



或許什麼原因都不是,就只是,撒旦纏著我,我看不到天堂。







小貓啊小貓。



長大其實並沒有那麼快樂是吧?



經歷過傷痛也不代表我們有了這些的洗刷就可以更接近盼望。



我懂。你也懂吧?













愛的發聲練習。





愛的發聲練習  My So-Called Love


上映日期:2008-11-21


類  型:愛情劇情


片  長:2時00分


導  演:李鼎(Leading Lee)


演  員:【詭絲】徐熙媛(Barbie Hsu)、【六號出口】彭于晏(Yu Yen Peng)、【盛夏光年】張孝全(Chang Hsiao Chuan)、【練習曲】東明相(Easton Dong)、【單車上路】李國毅(Kuo I Lee)、【松鼠自殺事件】劉喆瑩(Queena Liu)





劇情簡介:



女主角小貓(徐熙媛飾)成長於單親家庭,好不容易在母親找到第二春的依靠時,因與繼父不合而離家出走。 這時正是高三生的小貓遇到了青春單純的男孩阿良(彭于晏飾),兩人於是展開了一段兩小無猜的純純之愛,小貓因此以為…愛就是一切。



隨著阿良入伍,面臨寂寞和經濟壓力的小貓,試著藉由網路交友疏困,正好遇見一個只想以金錢換取性愛的中年男子小古(張孝全飾)。兩人深談後驚覺彼此在各方面的契合,因此深陷情與慾的世界。 已是大學生且與阿良分手的小貓才發現… 原來,愛不只是感情,更有慾望。



然而當小貓以為遇見真愛時,卻發現小古已婚的事實。在情感與理智之間擺盪了十年,她仍沒有愛的答案。在一次同事聚餐,她認識了Sunshine(東明相飾),他雖然自幼就聽不見,但樂觀且從不輕易放棄,個性溫暖而具才華。



小貓會因此在Sunshine包容的愛裡找到歸宿嗎?





資料來源:奇摩電影



http://tw.ent.yimg.com/mpost/28/30/2830.jpg



我好喜歡上面放的預告片。剪接得很棒,把主軸精華都呈現出來了。

對我來說,這部電影非常好看,我很喜歡。

昨天晚上剛好看到電影台在播,沒想到才看幾分鐘就正個被吸引進去劇情裡了。



彭于晏很適合演這類型的純愛電影、純愛角色,從聽說開始我就覺得他的特質很適合這樣的角色。

而大S的演技更不用說了,她是整部電影的靈魂人物,我看著她尋找幸福的過程,一整個絲絲入扣、牽動人心。



聽說這是這個導演的第一部作品,這真讓我感到驚訝!

近幾年來的本土電影從海角七號、聽說、一頁台北、第36個故事到艋舺,我覺得都沒有這部愛的發聲練習的精緻度。

主軸很鮮明,就是少女小貓尋找幸福的過程。

這部電影分成三個部分-DO、RE、ME。

小貓分別在這三個階段裡遇到了各式各樣不同類型的愛情。

第一段的初戀是彭于晏飾演的阿良,在學校中,他們的愛情從一支電風扇開始。

有一天小貓看著河對岸的公寓說:我長大以後想要那個。

離家出走曾經被媽媽遺棄過的小貓,渴望家庭的溫暖與幸福,她說的是,她想要一個家。

阿良說:那.我可以當你第一號的家人嗎?

阿良覺得愛就是付出,不斷的付出。



但是沒有考上大學的阿良馬上面臨了兵役問題,而看似堅強卻其實很脆弱的小貓,因為經濟因為寂寞,小貓開始找網路援交。就在這時候他認識了小古,他不像小良是個陽光大男孩,而是個事業小有成就渾身充滿魅力的男人。

小貓說:你覺得愛是什麼?小古說:身體會告訴你。

這段愛情是由身體的歡愛開始,小貓陷入了情慾的世界,她迷失了自己。但在小古坦承他是有婦之夫之後,小貓開始不知道怎麼面對處理這段感情。他們愛對方,這是一種愛,架構在身體上的愛。但是不完整,小古有家有妻有即將出世的小孩。

阿良在休假的時候,無意間發現了小貓在網路上援交的事情。這對於這段純愛來說,是一個致命的衝擊。

那段小良歇斯底里說著在軍中每一個人都抽煙,但我就算再累壓力再大我都不抽,因為妳曾經說過要是我抽煙你就再也不理我了。這一段讓我覺得很深刻,我懂當兵男人身體被囚禁在軍營中,為了女朋友努力的心情。



經歷了阿良與小古的愛情之後,小貓還是找尋不到她想要的幸福。



過了好幾年,她在職場上已經有自己努力出的地位,而就在這時,就在她認為她與幸福無緣時,她認識了Sunshine,一個聽力有問題的大男孩。



在最後的階段,小貓跟阿良已經成為家人一般同住一個屋簷下,跟小古依舊保持著若有似無的身體關係,還有眼前讓她心動的Sunshine。這三個人在小貓的世界裡交織出一個複雜的世界。

小貓說,當一個人快要到達天堂的時候,撒旦就會拼命不斷來找你了,因為撒旦知道,你就快要去到上帝的世界了。

轉折是一次跟小古的歡愛之後,她終於有了孩子,她一直希望有個孩子。

Sunshine從不問她小孩的爸爸是誰,只說:我可以當小孩的爸爸嗎?



愛。大家都想擁有愛。大家都想尋找到愛。

但,愛是什麼?

我們經歷過了清純的初戀,發現這不是完整的愛,發現社會讓人沈淪讓人迷失,純愛加進了肉慾的元素,慢慢的變質了。

一直到我們因為愛而傷心痛苦,跌倒過後才發現,愛其實很簡單。

但卻是我們經歷過複雜的世界的人,再也回不去的地方。





感受很深刻很深刻的一部電影。



詮釋得很好很棒,是我看過覺得最喜歡最好看的本土電影。





2010年12月16日

噬夢人。

http://im1.book.com.tw/exep/lib/image.php?image=http://addons.books.com.tw/G/001/4/0010482094.jpg&width=200&height=280&quality=80



一部終結所有小說的小說!

一舉將台灣文學帶進後人類新紀元的不思議長篇大作!

 

曼氏亞洲文學獎+歐康納國際短篇小說獎雙入圍

德國法蘭克福書展+萊比錫書展雙選書

伊格言最新問鼎國際文壇大作



《聯合文學》8月號雜誌,50頁「後人類小說猛擊」巨幅專題介紹!

本書末附有駱以軍vs.伊格言一萬字精彩對談!




關於夢,佛洛伊德知道得太少!


一場間諜戰爭;

一個被遺棄的生化人;

一位身世成謎的AV女優;

一場熾烈如火的悲劇性畸戀;

一個甚至背叛了陰謀者自身的間諜陰謀……


   許多年後,來到了這樣的時代:人的夢境可被取出,儲存於水瓢蟲之膜翅。豢養水瓢蟲,是為了讓夢境永久保鮮,免於氧化;只要水瓢蟲行分裂生殖,夢境便可隨 之無限複製。許多年後,來到了這樣的時代:生化人雜處於人類之中,難以有效區隔辨識。人類研發各式篩檢法,希望準確標誌出那些偽扮為人類的生化人,將之全 數消滅。而其中一種,正是「夢境分析」。


  身為國家安全總署技術標準局局長,生化人K的身世卻是個謎。他不記得自己的編號與製造廠,也沒有關於身份的任何記憶。儘管他編撰身世,偽扮為人匿藏於人類群體之中,卻始終不確知自己真正的來處……


   一切開始於「維根斯坦專案」。K奉命追蹤叛逃情報員Godel,意外發現此事與生化人AV女優Eros有關。K找到以Eros為主角的紀錄片《最後的女 優》;但查證結果顯示,除了Eros本人之外,紀錄片中入鏡的其他角色,包括經紀人J、面具導演、男優伊藤等,均為造假,並無其人。而更令人不寒而慄的 是,這一切竟隱隱牽連著K的身世之謎!


  一道「內部清查」的緊急命令啟動了K的逃亡之旅。接踵而來的連串事故絕非偶然。Godel為何叛逃?女優Eros與「生化人解放組織」又有何關連?而K的身世秘密,涉及的究竟是一個輝煌的偉大理想,抑或是一場蜃影般的虛無幻象?




作者簡介


伊格言


   本名鄭千慈,1977年生。台大心理系、台北醫學院醫學系肄業,淡江中文碩士。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等,並入選《臺灣成長小說選》、《三城記:台北 卷》、《年度小說選》等選集。2003年出版第一本小說《甕中人》,已成新世代經典。2007年獲曼氏亞洲文學獎(The Man Asian Literary Prize)入圍;並獲選台灣十大潛力人物。2008年獲歐康納國際短篇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入圍。亦曾任成大駐校藝術家、學學文創志業講師等。




資料來源:博客來網路書店








這是一本很特別的書,有機會的話,我真的覺得每個人都該看看。



雖然我還是沒看全面啟動,但在書末伊格言與駱以軍對談的部分,不難看出兩者之間有不小的相似性。



如果要說出我對於這本書的感覺,用一句話來說,就像是臺灣的101大樓在世界上享有的名氣與頭銜。



雖然有一天可能會被人超越,但在這個當下,我認為這本書所提供的格局、深度、精細度,是本土作品中極少見的佳作。



由於層層疊疊太多物件,在我第一次看完這本書的時候,我發現我沒辦法寫出讀後感想。於是乎我又馬上翻了第二遍,由於已經掌握大致的骨架,所以第二次的閱讀我著重在某些我感到疑惑的部分的追究。



一直到第二次看完,我心中浮現了一種感覺。



如果要打比喻形容這本書,我會說這就像是今天有兩條路可以到達目的地,一條是近路,一條遠路,近路方便,但是遠路有很漂亮的風景。噬夢人就是屬於後者,它迂迴崎嶇,但是風景美不勝收,就好像我第一次到九寨溝時的感覺。



會說是遠路,是因為這本書他本身牽涉到的範圍很深很廣,就好像是數千片的拼圖,每一塊的稜角凹凸都切割得那麼精密細碎,導致我在看這本書的時候,除了需要很專注之外,還必須一面作筆記把自己的想法跟疑問寫下來。



對於這本書的感想,我昨天在讀完之後稍做整理(也終於有個像樣的輪廓在我心裡浮現了),我把這本書拆解成三個主軸。

推理部分:這是生化人主角-K去找尋自己身世的過程。

科幻部分:散佈其中龐大的科幻元素與註解,架構完整詳實到幾乎可以以假亂真。(我認為這是這本書最大的特色)

懸疑部份:好比隔離島電影散場之後,觀眾留在心裡那滿肚子的疑問。



我必須說作者心理學領域跟醫學領域的背景部分造就了這本書最偉大奇特的科幻,而作者本身的文學功力,潤飾豐沛了原本應該很硬的醫學的、心理學的那些理論架構。應該可以說是詞藻優美華麗的A.I人工智慧的劇場版吧?



之前曾經在aNobii看到有人說,看到最後,心中一股酸楚。我其實是看到第二次的最後才有這樣的感覺的。心裡想說這個故事也太悲慘了吧,這個生化人從還沒出生本身就注定是一個悲劇啊。很像生化研究把不同動物的肢體或器官移植到嬰兒身上,然後研究這個外表畸形的嬰兒一生的過程。

沒有人想當實驗品的。我們應該都是為了自己而存在的,生命的意義就是去尋找自己的價值與認同,這樣的觀念一直在我心中根深蒂固地存在著。

總之這本書很有趣的地方是,他會從生命源頭的地方演出這樣的戲碼,讓我們去想一些很根本的問題。



雖然我對於這本書的讚嘆不斷,但是我覺得作者太貪心,把太多東西塞在這本書裡,一次想要呈現給觀眾讀者,但是,給得太多太大又太快,只有看一次真的會消化不良,而再讀第二次時,我的驚嘆降低,但是疑問變多了。

有部分原因是我覺得作者在書中正如同臺灣人質樸的個性,在某些關鍵的地方用了隱喻的方式,例如一開始的AV紀錄片,作者沒有明確說明是誰在看紀錄片,到底是書內的主角還是讀者?我看第二遍時,在這邊遇到了第一個疑問點,之後才發現了這樣的隱喻手法。







而其他部分,我所存疑的地方是:(以下有雷,慎入)



1.書中不斷出現的「背叛者。面目模糊之人。」所指為何?

2.第三人種為何在人類與生化人之兼有著關鍵性的影響?扮演角色為何?

3.所謂「逆鏡向階段」的研究目的為何?

4.叛逃的第七封印情報員在審訊的最後為何自稱為K?含意為何?

5.生化人感情淡薄是因夢境淨化及缺乏童年所致,若去除夢境淨化並賦予童年的人類認同,是否就可縮短生化人與人類之的差距?那為何還需第三人種?

6.主角K最後為何也成為生解的敵人?









我在看完之後,終於感受到了當初在朋友的讀後感中,嗅聞到的那一絲語帶保留的興味。

是的,很有趣的地方是這本書到最後給了我很多感覺起來交雜盤繞又無法確實釐清的疑點。

但我還是很執著的覺得如果有機會,還是一定要看看這本書,它真的很精彩!









期待這樣科幻世界成真指數:★★★★★










2010年12月12日

消失。





有的時候我需要一把鎖,



我需要一個沒有出口的空間。



躲藏會帶來快樂、平靜與安心。



關起來了,可以什麼都看不見。



雖然不能什麼都不想,



但在那個時候,所想的一切都可以只是想的。



不用擔心會溢出腦袋跑出來最後變成真的。



所以上鎖的時候,我可以縱容自己努力去想一些不快樂、不平靜與不安心的東西,



因為閉鎖的空間可以消弭這一切的條件。





我真的覺得每個人都需要一個封閉起來的空間,



因為我們都會有不快樂不平靜與不安心的時候。









只是我常常,在最後發現,我忘了把鑰匙帶進來。





2010年12月11日

嗜血破曉/血世紀。

http://tw.ent3.yimg.com/mpost/33/73/3373.jpg



血世紀  Daybreakers


上映日期:2010-05-07



類  型:劇情懸疑/驚悚動作



片  長:1時38分



導  演:《活屍入侵》麥可史匹柏、彼得史匹柏



演  員:《殲滅13區》伊森霍克、《蜘蛛人3》威廉達佛、《變形金剛:復仇之戰》伊莎貝爾盧卡斯、《撕裂地平線》山姆尼爾



發行公司:中環集團版權、威視電影發行



劇情:


《嗜血破曉》的故事發生在2019年,一場神秘的瘟疫讓地球上大部分人累都變成了吸血鬼。而隨著人類越來越少到幾乎滅絕,吸血鬼們必須面臨著嚴重的血漿危機,他們建立了“人類農場”收集殘存的人類企圖找到血液的替代品。與此同時,一個神秘的吸血鬼組織發現了一個重建人類的種群的方式……影片為人類構 建了一個恐怖的未來,冰冷卻令人著迷。本片的風格讓人想起了07年極受另類影迷推崇的吸血鬼電影《三十極夜》,但科幻片類型元素的加入,讓《嗜血破曉》顯得更具野心。預告片中的歌曲來自英國著名搖滾樂隊Placebo的歌曲《Running Up That Hill》,在其映襯下,影像更顯冰冷迷離。


★雙胞胎新銳導演再次驚悚製作



就在即將不遠的2019年,一場致命瘟疫讓多數的人類全感染成吸血鬼,取代了人類成為地球的統治者。長生不老的他們,靠著獵殺人類、以純正血液做為養分。當全世界人類瀕臨滅絕之際,這群吸血鬼被迫設法捕殺剩餘的活人,以防止食物不足之問題。



拒 絕食用人血溫飽的吸血鬼研究員愛德華道頓(伊森霍克 飾)主張尋找血液替代品,來停止追緝僅存人類。當他意外在人類生存者之中,發現了一個重大醫藥研究,而這個驚人研究結果引來了人類與吸血鬼兩族群的噬血爭 奪。夾存在兩種族之間的愛德華,成為了影響人類存亡的關鍵人物,他的抉擇將決定了人類的未來…。


資料來源:奇摩電影優訊電影庫


 


今天下午看了這部影片。沒有特別好但也還不差,我覺得算是吸血鬼電影裡,我所看過的還算不賴的。2009年因為一隻吸血蝙蝠為媒介而對人類帶來了完全顛覆的世界。


電影一開始,是一個小女孩寫著遺書,頭頂上的鏡子貼著自己以往開心的照片,她說,不會長大,一直停滯,沒有死亡與終點的人生,沒有改變也沒有未來。


我覺得整部電影反映出人類貪婪的本性;貪永生、貪存活,那種為了自己而趕盡殺絕讓自己最後陷入窮途末路的愚蠢。其實有時候想一想,動物的本能都是差不多的,但悲哀的是人類崛起得太快,繁殖得太多,消耗資源太多,無止盡的貪,自然界中沒有所謂的天敵存在,最後造成了浩劫。


電影中的人類,有些拒絕變成吸血鬼,但是卻必須開始逃亡,因為拒絕的後果是讓自己變成別人的糧食,要一直逃亡、一直恐懼,恐懼著追殺與死亡的到來。


最後他們找到了讓吸血鬼再次返回變成人類的關鍵,但是這又是一道難以取捨的道德問題。


比起一般的吸血鬼電影,這部電影提供了一個反向思考的角度,追求永生不死,沒有病痛,可以無止盡的抽煙喝酒殘害自己的身體,卻不用擔心身體會被用到壞掉,但這樣的人類圈裡,依舊會衍生其他的問題。這是一個更沒有天敵更強大的變種人類,但即使如此,還是有著生滅的問題必須去面對。


或許科技的發達讓我們追求更長的壽命,但在這之下,人類的存活依舊是有限度的。


無法開源就必須節流,最後還是讓我想到的環保與愛地球的議題。


算是有趣的電影。我挺喜歡。







海報上的「捐血一袋,救你一命」是什麼鬼?!



2010年12月10日

臺灣的愛與寂寞。





今天看到這篇文章,原來這是別人眼中的臺灣  in 2006...


2010的臺灣 有些變了 有些沒有


有些根深蒂固的活著 有些卻總是浮萍無依的漂流著




臺灣啊臺灣  他說 他說我們被中國視為一個叛逆的省分


聽到叛逆兩個字 就有一種「作自己」的快感 


轉載來源:想念的季節


----------------------------------------------------------------------------------                                     




台灣的愛與寂寞 by David Signer

此篇文章原刊登於2006年 七月一日 荷蘭的報紙,


網址如下:http://www.trouw.nl/opinie/letter-en-geest/article1323959.ece




台 灣有什麼樣的脈動?世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人像台灣一樣,工作時數每年高達2,282小時,30%的人每週工作超過62小時。台灣人口密度高居世界第二, 只低於孟加拉。雖然台灣面積小於瑞士,卻是20個最成功的工業國家之一。台灣是筆記型電腦製造的領導先驅,有世界第三大外匯存款,也是手機密度最高的地區 (平均每人擁有1,14支手機)。然而,只有三個國家的性生活是少於台灣,且根據「Elle」雜誌研究指出,台灣女性是世界上最不快樂的。台灣同時也是最 多戴近視眼鏡的國家。


這些現象之間彼此有何關聯呢?


20年前台灣從獨裁轉型為民主,現代化 與自由化同時快速進行。也因此,嚴謹的儒家工作倫理與同志酒吧、刺青商店同時存在。多彩的道家廟宇,就在電子產業的玻璃帷幕高樓及24小時營業的超市旁 邊。自從毛澤東的對手蔣介石1948年退守到台灣,中國就一直把台灣視為叛逆的一省。如果自由化繼續進行,二十年後的中國可能就像現在的台灣。而連同附近 城鄉合計約有800萬人口的台北,就是北京現代化後的願景。


家庭是台灣社會變遷中特別引起注意的生活範疇。在許多家庭中,夫妻兩人不只是長時間工作,甚至在不同城市工作,且保有各自的住處,只在週末見面。由祖父母帶大的小孩,其價值觀也因此來自幾乎是與現實脫節的世界。


對台灣人來說,沒有任何事比給孩子更好的教育來得重要,因此,孩子們常常在晚間也必須承受許多額外的課程。


我 在台北時,拜訪了一位外科醫生,他六歲的女兒已經在學校學英文,但在晚間,她除了必須再學英文之外,還有畫畫、舞蹈和鋼琴。她很驕傲地不用樂譜就彈得出古 典曲子。八月,他們全家會到美國去,讓女兒參加兩週的暑期營隊,以增進英文能力。我問這個父親,難道他不怕給孩子太多壓力?不是常聽說,日本孩子因考試失 敗感到羞恥而自殺嗎?


「是的,有時所有努力會化為烏有。」醫生說,「比如有些鋼琴神童,十四歲就能將琴彈得很完美,但到了25歲時,他們彈琴的技巧則無異於從十歲才學起的水平。」


 這父親也提到在他的周遭環境中,父母與父母之間無法避免的競爭,他甚至用了「全副武裝」這樣的字眼。一胎化在中國是政策,在台灣則成了可以自由選擇的目標,和大家庭比起來,當然就會把更多時間和金錢花在提昇唯一的孩子身上。


強 調教育與成就是深受儒家思想影響國家的特質,例如中國、日本、韓國和新加坡。台灣不僅也是如此,更由於歷史背景因素,台灣人希望展現給世界的是一個更好的 中國。從1895年到1945年台灣被日本佔據,接著被中國接收。二次大戰後,毛澤東戰勝國民黨的蔣介石,蔣介石帶著150萬民眾(大多數是有高教育水準 的上層階級)、50萬軍人和國家寶藏來到台灣。毛澤東和蔣介石都自視為中國的唯一代表。至今台灣的正式官方名稱為「Republic of China」。


美國高度武裝台灣以對抗共產主義的中國大陸,蔣介石直到1975年過世為止,不曾改變他收復中國的目標。


台 灣有2,400萬人口,大陸13億,這個海島有世界超強的經濟,但是,在政治上卻是孤立的,台灣甚至沒有聯合國觀察者的身分,只被27個國家所承認,像是 帛琉、吉里巴斯共和國和史瓦濟蘭等。這是因為中國大陸拒絕和承認台灣的國家有外交關係,特別是今天,誰承認了台灣就無異與中國大陸為敵。


在 台灣可以感受到中國以一種矛盾的方式存在。中國就像一個大哥,台灣想要和他保持距離,可是,這位大哥卻又權威性地不肯離開。台灣尊重人權、沒人苦於饑餓、 有言論與媒體自由;台灣進步、民主、自由、國際化、後工業化、後現代化;總之, 是一個更好的中國。在台灣可以察覺到一種清醒、一種警覺,這情形讓人想起以色列。這個中東國家除了強調它的合法性之外,也要表現得比敵對的鄰邦更好。可 是,台灣人民則更像是一架使勁飛翔的噴射客機,只要把速度減慢到某個程度,就會墜落。


Sheena Chang 是中國時報的編輯,女兒四歲時已經上英文的課外補習。她希望女兒能讀國立大學。國立比私立大學更好而且更便宜。這導致一個弔詭的現象:特別是受高等教育且 較有錢的父母,他們能提供孩子額外的課程學習,讓孩子能進入收費少的「好」大學;而低社會階層的孩子則只好去「壞」的大學。久而久之,自然會加深貧富懸殊 與城鄉差距。


 Sheena Chang 還展示了另一個台灣紀錄:根據她的統計,世界上沒有一個地方的孩子睡眠像台灣孩子那麼少。她把自己和與她同樣的人稱為「pm people」。「我從下午兩點開始工作,在晚上十點回家。」大部份資訊科技產業的人在晚間工作,因為這剛好是歐美客戶的白天時間。「pm people」的孩子和他們一起熬到午夜,一起吃東西、看電視、玩電玩。但是和大人們相反地,孩子又必須在早上七點起床。




她這種不帶情感的客觀陳述,讓我小心地問,這樣不會損害孩子的健康嗎?「也許是。」她說,「但這讓孩子有更強的抵抗能力,也能學會處理將來的壓力。最大的問題是,祖母寵壞孩子,她們只餵給食物但不教任何事。」


作家Yen Minju 告訴我,她在讀書時,因為家裡還沒有洗衣機,所以,必須在洗衣板上搓衣服。為了利用時間,她把寫上英文生字的紙片貼在一旁,可以一邊洗,一邊背。


 某晚,我和一位精神科醫生一起泡溫泉(就在卡拉ok旁邊。卡拉ok是台灣人喜歡的娛樂活動之一)。晚上十點時,他說他必須回家去幫女兒複習功課。「在這個時間?」我很驚訝。「當然,明早九點她有化學考試,我得幫她再複習一次。」


一個長時間住在台灣和中國的瑞士女人告訴我:「對這些人來說,重要的是錢和吃,愛與性不重要。如果有人說我愛你,那是沒有意義的。但是,如果他給你一塊盤子裡的肉,你就知道,你對他來說很重要。」


 台 灣人的情慾是不容易瞭解的,人們不善於表現情感。除了台北市中心之外,很難看得到成雙成對的人手牽手或是交換溫柔情感。但另一方面,卻可以看到檳榔西施穿 著比基尼泳裝坐在玻璃櫥窗裡。由於有個綠色心形霓虹燈,所以,遠遠就可以認得出來。你停下車,她走出來,彎下身軀面對你打開了的車窗,你可以從她深裁的前 襟看到裡面。她踩著高跟鞋,扭動臀部,走回去拿你訂的東西,然後帶著誘惑的微笑遞給你檳榔。嚼檳榔後出汗與暈眩的快感則是完全的快樂。


這 些檳榔西施以雙倍的價錢賣出檳榔,計程車和卡車司機則視為當然。檳榔西施通常散佈在看不到溫柔的鄉間,自由台北的市長則試著阻止她們在市中心營業。還有, 賣傳統中藥的人把情慾當成促銷的工具,同時提供神奇的中藥及「輕裝」的女孩。最讓人驚奇的是,這些「性感女孩」也在婚禮甚至葬禮上出現!那通常是由汽車和 卡車組成的車陣,其中一部車上是亡者的棺木,另一部是哭號的女人,在第三部車上,則可以看到跳豔舞的性感女郎。包括孩子們在內的觀眾群,顯然不認為,一場 「桌上熱舞」的氣氛與對死者的哀傷有任何衝突。「家屬付許多錢給這樣的表演,才能讓許多人來參加葬禮並懷念亡者。」這是當地人所告訴我的。


因 著窄小的空間,情侶或甚至是夫妻要有個獨處! 的地方,並不容易。直到上學年齡,孩子都還和父母親睡在一起。長久以來,MTV是個深受喜愛的,可以私密約會的地方。在包廂中依自己的喜好選擇要看的電 影。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有了檢查制度,包廂不再可以關門,檢查人員隨時可以進入,所以,情侶改到公園或KTV。KTV是有許多房間的建築,情侶或是親朋好 友可在裡面唱卡拉OK,也可以點飲食,但是,服務人員依然可以隨時進來。不過,每個包廂中又有一個引人注意的,很大,且可以上鎖的洗手間。人們對 Motel的需求已有好一段時間,可以相當便宜地在那裡築起愛之巢,三小時約三十歐元。缺點是離市中心較遠,需要自己有車。


相較之下,要找個好的餐廳就容易得多了。在飲食方面,台北有著地理上的優勢。日本、中國、韓國、泰國、美國、歐洲及台灣原住民的菜餚錯綜交織。台北有無數個餐館,甚至於焚化爐煙囪頂端都還有旋轉餐廳,叫做『摘星樓』。


對 台灣人而言,食物與性之間顯然有某種緊密的關係。每上兩道菜! 就可以聽到,「這是特別對男人重要的食物」。這些地方上的珍饈,包括牛眼、幼蜂、燕窩、炸蟋蟀、鹿鞭、魚翅、海參、香菇、胎盤、未孵化的生雞蛋、人蔘、熊 掌、鴨舌、海馬、尤其是蛇。週末在華西街夜市可以大開眼界:一條掛在繩子上面活生生的蛇,被人完整地將皮剝下來,滴在杯中的蛇血則提供觀眾品嚐。然後殺蛇 人也取出蛇膽,把膽汁擠入杯中,黏黏軟軟的膠狀物據說很健康,能提高性慾;宰蛇的人還用筷子在他兩腿間清楚地示範。在他後面是些老饕就著露營的小桌子,正 在喝蛇湯、龜湯。


不過,女人並不因此而快樂。Chang Mei-Ling,三十多歲,單身,讀羅馬語言學系並在法商公司工作。她說,高教育、好職業、高所得等等在男人身上加分的條件,在她卻成了減分;此外,她 也長得相當高。但是,台灣男人要教育程度比太太高,收入比太太高,而且也要比太太高過一個頭。她自己或許也同樣這麼希望。而能夠符合這些條件的少數人往往 有許多工作,所以沒時間去找另一半。


Chang Mei-Ling曾有過一次婚姻,! 她要小孩,但他不想要。他說要先賺到一百萬美金。他們很難得見到面,當她發現,他和女同事有曖昧的關係時,她便離婚了。「這裡所有的事情都是為了事業。」 她說,「大部份的台灣男人都如此,一些人為了女人試圖改變他們自己,但一段時間以後他們便放棄了,因為他們覺得,女人從他們身上帶走了一些東西。」


當她還在孩提時,她的父母總是力圖打拼事業,家裡通常是長女負責照顧弟弟妹妹們。「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這麼伶俐和獨立。」她說,「因為我們是在沒有父母照應下長大的。」


下 週,Chang Mei-Ling會參加一個「驅動旅行」。她的公司請最好的十二個員工去夏威夷。她還和家人住在一起,外出的活動就只是和客戶吃飯或去卡拉OK。她不像大 部份坐辦公室的女人去逛街或買高價的名牌衣服,而是把薪水花在小豬毛絨玩具的收集及旅行上。去年她和母親到一個太平洋上的小島去渡假,住在五星飯店裡。


有 一次她說:「你以為我們的社會是如此多彩多姿與自由?其實它只是看似如此, 因為我們沒有根。我們的父母移民來台灣,卻沒有家的感覺,今天他們不再試圖去瞭解來由。我們都是孤兒,我們的孩子也會一樣。」她也說:「許多人工作到晚上 十點,他們必須如此,是因為內心空虛,他們夢想在五十歲時存夠錢以便退休,然後死於無聊。」




台灣社會的差 距與不同時代面貌並存的情形令人感到困惑。一種超現代,而讓歐洲顯得老態龍鍾的情形是,台北一半面積都已是無線區域網路的範圍,甚至在捷運裡也能收發電子 郵件。台北市長要建造世界上第一個無線網路城市。許多人的手機有GPS系統,即使迷路了也可以從手機中找到方位。過馬路時,綠燈裡一開始有個小小的人閒適 地走著,在他上面是倒數計時器,然後那小小人越走越快,直到最後像發瘋似地狂奔。


在許多計程車裡,你還可以在前座椅的頭靠上看電視,所以才不會浪費時間,就是講求效率。一個台灣人告訴我,她曾在德國參加婚禮。「妳覺得怎麼樣呢?」「真可怕。好像永遠不會完!」對她來說,甚至連婚禮都要講求快速。


有些餐廳中的桌子有電視螢幕,可以邊吃邊看百種節! 目。許多飯店房間裡的臥房和浴室用玻璃分隔。是要讓人從床上就可以看到美女入浴?不,正相反,你甚至可以從浴室或廁所裡看電視!


另一個驚奇科技是 508公尺 高的台北101,它擁有每小時 60公里 ,世界上最快的電梯,在幾秒內就可以抵達80層樓高,你卻沒什麼感覺。電梯內有壓力平衡的裝置。


「我 們必須一直是最好的」,Chang Ming-Lei簡單明瞭地做評論。台北101是依照風水理論建築而成的,那是以傳統原理避免無形沖煞的知識。根據這樣的知識,入口和出口處不可相對,否 則就會有訪客進入大樓後又立刻出門的風險。根據風水理論,居住在路沖的大樓中是很不好的,可是對一樓的商店卻有好處。轉化負面的影響是把八卦鏡掛在窗上。 台灣人很小心,儘量避免生活上不好的事情發生。街上到處是監視器和緊急紐,大部份的陽台裝設鐵欄杆,不過有個居民對我說,發生火災時,這些鐵欄杆卻讓人無 法逃走。這人還說,八卦鏡的作用就像光線,可以轉移不好的東西或反射回去。


台北101由每節八層樓的節段所構成。八是中國人的吉祥數字,四是不吉祥的,所以沒有四樓。台北101看起來像是一節節垂直重疊內插的竹子,中空而有彈性,卻仍然堅固,象徵堅毅與進步。內部有個660噸重的鋼球,地震時會晃動卻不斷裂。就像在風中佇立的竹子。


我 不斷聽人說:「只有懶惰和孩子多的是窮人。」這個超資本主?! 81;社會裡,在店前燒錢的那些人也是個驚奇點。這種錢不是真正的鈔票(註:就是金紙啦),而是看起來像錢的紙鈔。他們在商店前的鐵桶裡燒紙錢,祈求好財 運。不久之前出現所謂的「環保紙錢」,煙較少,但賣價也就更貴。


 在資訊科技產業大本營的台北,有許多孔廟、道宮和廟宇,這 些往往也是取得神諭 的地方。和瑞士教堂不同的是,年輕人也來廟宇。例如週六中午,許多帶著Gucci或 LV皮包的年輕女人在購物前到廟裡來,供上鮮花和訂婚餅。這裡也有管姻緣的神,女人就在那裡求籤求問她們的未來。


 有一晚我到一個廟裡,在廟前有一種可以行駛的神龕。「神過生日的時候,把神放 進車裡,到處開著走。」有人這麼告訴我,「現在神在中國大陸,明天回來,到時候會有遊行。」


 第 二天的遊行是個盛大的熱鬧場面,有鞭炮、紅色孟加拉火把,可行駛的、裝飾燈光的電子琴,閃爍不停的強光、煙火、鈸、鼓、吵雜的擴音器。神是彩色的木雕,坐 在左右晃動的長轎子裡,被抬著到處走。轎子有刺眼的霓虹燈管,電源是由一個在後面推著的,發出難以忍受噠噠聲的發電機所提供。范、謝兩人通常是廟裡的守護 神,在遊行隊伍裡卻成了主角。


 謝,有張黑臉。范,有長長外吐的舌頭,而且身體高得讓打扮成他的人只能從衣服上! 的洞向外看,並且要挺胸,以頭來保持平衡。這兩人的外表可由民間傳說來解釋:范、謝曾約好在橋上相見,謝早到了,在等候時,因看橋下的水身體失去平衡而跌 入水中。當范抵達時,發現他的朋友早已死去。痛苦之餘,范用雙手勒死自己。這是為何他的舌頭吐出這麼長來,而謝的臉在水中成了黑色。台北人說,這兩人夜裡 帶著鐵鍊在艋舺附近巡邏,看到了小偷就把他們吞掉。艋舺一帶的犯罪率的確比其他地區低。


 


台北有好些紀念國家英雄的地方,中正紀念堂和國父紀念館也在其中。這兩個建築物內有巨大的廳堂和大於常人的塑像,塑像前面站有衛兵,塑像四周空曠,彷彿讓不朽者和平常人的生活有了適當的距離。令人驚訝的是,居民如何對待這種強烈要求展現崇敬的地方!


 只要在整個城市還相當安靜的清晨五點去到紀念館,會突然看到某種型態的嘉年華會! 。從許多不同的擴音器傳出進行曲、嘻哈、國樂、鄉村、探戈等等不和諧的刺耳聲音。有的團體練太極拳,有的練劍,有的就在晨曦中跳社交舞。一對銀髮夫婦互丟 粉紅色飛盤。這裡有幾百個人。有人穿和服,有人穿得像啦啦隊,也有人穿像唱饒舌歌的人,有特大的褲子和鴨舌帽,背後還印著「Gung Fu New Fashion very good」。 好多人都已經上了年紀,他們對我說:「你猜猜我幾歲?」大多數人的年齡看起來比實際年輕一半。也有年輕人練習目前最流行的薩爾薩舞。這些熱鬧場面都發生在 台北101底下。上班族穿西裝打領帶,急行穿梭在練習功夫和太極拳的人群中。沒有人去組織這些活動,有的人雖規律地來參加,團體卻也常有異動。


 七點,衛兵踢著正步出現。他們在國歌聲中升旗。霎那間每個人都停下來,! 做敬禮姿勢。幾分鐘後,紙傘舞、有氧舞蹈、搖滾、氣功等又再度開始。石雕的、青銅的孫逸仙(也就是「國父」)正坐在公園四處,恬淡地看著這一切。


 在忠烈祠每天都有十五分鐘守衛換崗的精彩節目。結尾部份,他們像機器人一樣僵直而機械化地把槍支互拋好幾次,每一個接手都是精準而完美,是種穿制服的水上花式表演。然後他們站在平台上一個小時,像雕像一樣完全不動,連眼也不許眨。有時助手幫他們擦汗或拉正肩飾。


這些守衛都是軍人。有個士兵告訴我,台! 灣有兩年的兵役期,只有成績好的會被選出來,訓練半年,每天從早上八點到下午五點。然後在這裡站四個月,換另外一個地方,再站四個月。練習的時候常常出 事,特別是拋槍的動作。不久前有人傷了前額。最危險的是刺刀,兩個月前有個新手甚至削掉了一隻耳朵!有了疤痕,就不可以站在台上了。做錯了,怎麼辦?「如 果是小錯誤,必須面壁一小時。如果沒接到槍,假期就會被取消。」必須在太陽下一動也不動地站好幾個鐘頭的時候,都想些什麼呢?「儘量想些美好的事情。」


在一個下雨的午後,我去拜訪了Peng Wu Chih,他是台! 灣著名的太極和中國功夫教鍊之一。Andy Hug也曾經是他的學生。




他原本是醫生,後來改學中醫,最後專注於亞洲各種武術。他是功夫大師Liu Yun-Qiao(蔣介石的首席護衛)的最後一個學生,在Liu Yun-Qiao生命中的最後幾個月照顧他,而Liu Yun-Qiao在最虛弱時也只能用筷子教他。


 快 速太極是 Peng Wu Chih的一個專長,他強調,原始太極並不像現在的龜速慢移,而是快速的。在餐廳中主菜和點心之間的空檔,他在桌子旁邊示範給我看。整套拳只花了幾秒鐘就 完成。Dr.Peng喜歡速度,也因此而成名。在我們上車之前,他說:「扣緊安全帶,我開車像007」。這當然是有那麼點誇張。他談到「氣」──生命的力 量,說:「冥想不是從世界撤回,而是留在那裡。對手需要兩秒,你必須在半秒內便完成。再忙,也不可失去中心點。」有次他握住我的手腕,不緊實,但我感到那 無窮的力量,就像是踩下法拉利的油門:只要願意,他可以在瞬間殺了我。


 一個他的學生說:「在第一堂課他告訴我說:我要殺了你!他也做到了!在這堂課裡,我的內在死了,他毀了我的價值觀。武術最重要的是謹慎專注,所以你必須擺脫你的過去。」


 Peng Wu Chih 以一個小故事結束談話:「兩個人死了,上帝問他們,希望來世有什麼?第一個說:我要有許多錢!第二個說:我要給許多錢!第一位轉世成為一個乞丐,第二個成了百萬富翁。」


 我 在 五月一日尋找示威的群眾,卻徒勞無功,這裡沒有工人示威這回事。台灣是新自由主義者的夢想,不久前都還沒有失業保險(因為幾乎沒有失業人口──至少官方是 這麼說)、沒有健康保險、沒有退休保險、沒有社會福利。每件事都由家人自己安排。有些人甚至把一部份休假「送」給公司。建築法規似乎也不太明確。對於建築 師而言,台北既是夢想也是惡夢,因為什麼都可能(女人手提包形態的建築。業界的高潮!)。


雖沒有工人示威,卻恰巧是中共國家主席! 胡錦濤在華盛頓期間,所以台北法輪功有個遊行活動。這個亞洲最大的精神性組織,在中國是被禁止的。

 最近有個醫生公開說,他曾在中國的一個集中營裡工作,數萬名法輪功成員不但必須做苦役,有些還被活生生地把器官取出來賣掉。


 是 反中國的宣傳嗎?無論如何,這樣的新聞嚇壞台灣人,也讓他們記得,自己的富裕生活不時遭受威脅,就像是站立在懸岩上的小花園。直到十年前台灣仍有比中國還 高的國防費用,但今天中國卻有台灣三倍之多。600枚飛彈指向台灣,每年還要再加上75枚。只要台北在「正式獨立」的禁忌議題上有一個政治上錯誤的用字, 或許在北京就會有人按下紅色按鈕。


 最近中國付給太平洋的小島諾魯一億五千萬! 美元,讓他們放棄台北而和北京建交。台灣很難跟得上,只能試著在正式關係之外,讓自己(特別在經濟上)無可取代。這就要花更多的精力並且也是寂寞的工作。


 最 後一天我們開車去「兒童育樂中心」,那是種亞洲華德迪士奈樂園,是一個美麗的、花了相當多錢建! 造的地方,卻看不到遊玩的兒童。一個都沒有!「現在的小孩喜歡在家玩電腦」,一個管理員告訴我們。另一個則說:「大部份的孩子晚上都還有課。」門口守衛 說:「父母沒時間帶孩子來。」在回程的路上我捕捉到一個景象:無人的遊樂場中,一個穿著西裝的男人坐在鞦韆上打著手機,而雨滴也開始落下。



40年的承諾。





或許是因為最近大伯母的喪禮剛結束,這件事情可能給老爸一個不同的啟發吧。

我其實一直覺得小孩長大之後,他的生活一直過得不算好。

他沒有什麼生活上的依附,就只是每天依著規律的作息去度過屬於他的每一天。

我只要看一下手錶閉著眼睛都可以大概知道他現在在幹嘛。



但是前幾天老媽的來電顯示,老爸最近的行為有著很神秘的改變了。

最近他每天下午都騎著摩托車,自己一個人到附近的鄉鎮晃晃。



某天回家的時候,當帶了一盒柿餅給老媽當伴手禮。

老媽笑說,這是遲到40年的禮物啊。

她說當年她懷我們那個最後沒能生下的大姊時,貪嘴很想吃柿餅,每回知道老爸去做生意的地方會經過,交代他買他總是忘記或懶得去買。結果一直到最近才補上這遲到40年的禮物。



我老爸是一個非常非常疼小孩的爸爸,我覺得他是100分的老爸,就跟老媽有105分一樣的意思。但是老爸卻一直都是一個不及格的丈夫。那個年代沒有重補修也沒有退學、被當這種事,一個當得再差的丈夫他依舊是你的丈夫,就好像一個再差的老媽她依舊是生你的娘一樣得道理,那是個超級宿命論的年代。我爸媽也很怪,明明就是很趕流行的自由戀愛,聽說還未婚懷孕,結果好不容易折騰半天終於結婚了,老爸卻開始動手打老媽了。

這件事情影響最多的人應該就是妹妹了吧。一直到長大出社會工作好久好久了,她才願意慢慢釋懷。否則他們父女兩的關係一直都是緊張與對立的。



老爸就是這樣,很疼小孩,卻對老婆沒耐心。小時候也從來沒有看過他送過老媽什麼禮物,唯一一次是母親節的時候,老爸去買了一束很醜很醜的康乃馨,那時候老爸外頭的女人正鬧得沸沸揚揚。



老一輩的夫妻好像就是這麼一回事,說不上來的感覺,可能就是性情淳樸吧?

他們兩個一直到現在還是常常看對方不順眼,講話互相嗆來嗆去,最後其中有個人生氣了,然後鬧得不歡而散。結果晚餐時,老媽還不是煮好飯菜,請家裡的菲傭去叫老爸下來吃飯。



這大概就是傳說中的夫妻床頭吵床尾和吧?



總之,我想老爸也是一個浪漫的人。不過浪漫病可能2.30年才會發作一次。。。。

如果不堅持個40年不分開,就等不到這樣浪漫的禮物了。

至於用這樣的歲月去換取,到底值不值得,我想就見仁見智耐人尋味了。














2010年12月8日

Days in LA(12)





2010.07.15  下午  地點:Day13:UCLA



在我到LA之前,所有的行程裡面除了遊樂園不算,這裡應該是我最期待的地方了。



UCLA對於我而言,因為蔡康永的關係而像是一個魔咒,



知道景點裡面有這個地方時,我根本是那種「天吶我中獎了!」的心情。



而那天我覺得自己根本就像在朝聖XD





 一樣是天氣很好的一天,但是我忘記當時是什麼原因,只覺得大家的情緒氣氛好像沒有很High..



可能天氣太熱,大家都快烤焦了的關係吧?



對於當天的期待,其實是有點打了折扣的。







西來廚房師傅的女兒就在這兒唸書,所以當天也特地請她來替我們當一下解說員。



告訴我們UCLA的歷史還有敵校..(我現在竟然已經完全忘記是哪了)



上網查了一下是USC(南加大啦)...@@



這個不知道是不是希望高等學府的學生能夠有一個競爭的傳統,



所以才會流傳這樣的習俗。







聽說兩校學生彼此憎恨的程度..像洋基vs紅襪、或是邱毅vs陳水扁。



相關報導請看這 --> I am what I am








學校超大的,每一座建築都很有自己的特色。









我們那天很白癡的穿了姊妹裝 哈







據說這裡是拍攝達文西密碼的地方噢





天氣超好的啦





這是學校的主要特色 就是  一個  水往內流的  池子.....









另外就是學校代表-Bear啦



聽說之前還有一次被USC整個搬走...



所以之後每年體育活動開始時,學校社團都會派人輪流守夜









終於走道紀念品區啦!超大一片的,而且東西琳瑯滿目!!!





我每一樣都好想買,可是每一樣都好貴(大哭)



一件最簡單的T-shirt 最便宜的價錢是16 USD



(長得大概就像是路邊賣給歐巴桑當內衣穿的那種材質吧)



這對於我這種省吃儉用 走平民服飾路線的人來說



根本是天價啊啊啊啊(繼續哭)



我最後忍痛買了一件V領的UCLA T-shirt



折合台幣一算差不多一千塊左右



其實我的心是很痛的  我妹還覺得這麼貴幹嗎買啊



外面街上好看的便宜的有個性的一堆



可是....那些都沒有UCLA嘛..都不是蔡康永唸過的學校啊(絞手指)









好吧,最後附上當天讓我大心的超級可愛的黃顏色消防栓



這個讓我想起小朋友穿的鵝黃色雨鞋



一整個讓人的童心都跑出來啦~~~











PS.這種草地好多噢



啊可是電視上不是都演說..好多男女一條一條或者乾脆兩條疊在一起



躺在那兒親親我我 曝曬太陽的嗎?



怎麼只有一個哀怨的小姐在這兒看書哩?





其他照片請點我












7/14我一整個懶散了一整天@@

因為並沒有戶外參訪的行程,而是學校ESL機構替孩子們準備了迎新烤肉會。

我基本上沒有去參加啦,但是之後聽去拍照的妹妹回來說,

唉唷威可精彩了。

精彩的地方是,本次同時到達的剛好有我們臺灣的一團,然後另一團是上海的小捧由。

但是跟我想像中不一樣的地方,是我在好幾次都在上海小孩的身上看到我不喜歡的一種惡意。

我們孩子皮歸皮,但是老師一定會要求基本禮貌跟秩序,上海那團就不太是這樣了。。。

有一次我們孩子在宿舍外面集合,有幾個遲到的孩子被罰,結果上海小姑娘經過的時候還輕蔑的眼神,

然後小說聲:活該活該!罰重點!罰重點!



事後小孩跟我這樣說的時候,我心裡其實是驚訝的。

不過妹妹說的也有道理,畢竟他們一胎化的政策,讓每個小孩都比寶還要寶啊,

更何況是這些家裡有能力可以送到外國來遊學的?







嗯。。。這是宿舍旁邊的游泳池,雖然很小但是很好用~我很喜歡

站起來水大概只有到膝蓋 很像兒童游泳池啊

一點都不用擔心溺水....









小孩兒烤肉 外國很流行這種露天的BBQ  臺灣好像都辦在晚上比較多吼











我在美國,天氣晴。









未完待續













2010年12月7日

go by。





 好像一年總要來個這麼一兩次。



現在比較沒有壓力,也比較彈性的工作,



生病了就會很偷懶的覺得多休息才好。



這樣的人生....是不是太早步入老年期了?



好快一年又要過去了,其實我喜歡集合數字是整數。



像是2010年啊、或者好友人數120個啊....



甚至之前還會很無聊的因為好友126+粉絲人數114=240



這樣湊巧的數字而覺得滿足。











12月了,我喜歡的2010要成為過去式了。



那麼不然就利用年底這個終結一切的月份,



來幫自己籌畫一下明年的計畫與進展好了。







首要任務當然是多益囉。



預計1月份可以先去上一次課,



順利的話想要利用自學的方式進修,



我其實看書可以時間很多的(掩嘴笑)....







2011  光是唸出這個數字,就有一種銀色柺杖糖的感覺。



一副就很適合放在聖誕樹頂端的樣子。









好吧。我想2011一定也會是很棒的一年!







2010年12月6日

芭娜娜上路。





首播時間:97年12月14日(日) 22:00~23:30



製片:吳光武

編劇:馬自明、王傳宗

導演:王傳宗 http://blog.pixnet.net/jimulder



主要演員:

林宗仁  飾  阿財

高英軒  飾  大勇

李律      飾  小愛

Paul  Rosevere 飾  保羅

張毓晨  飾  芝瑩






劇情簡介:


老人阿財擁有一台開了二十多年的農耕車,

終其一生在屏東鄉下種香蕉。

某天,15年前大吵一架而離家出走的兒子大勇,

突然寄了一張喜帖下來,說他要結婚了。





阿財看著喜帖悲喜交加,不知該不該到台北去參加兒子的婚禮?

因為他和兒子大勇15年沒有聯絡了,

再加上身邊的錢也不夠到台北,也沒錢入聘。

左思右想之下,阿財決定賣掉農耕車,

然後帶著因價錢談不攏而賣不出去的香蕉到台北,

去參加兒子的婚禮……。




就在阿財啟程沒多久,

村子裡面出現了一名年輕人。

他就是南下找爸爸參加婚禮的大勇。

於是,一段父子二人相互追尋的療傷之旅,就此展開……。






                                                                                       by 王傳宗





資料來源:公視人生劇展



延伸閱讀:
芭娜娜上路故事介紹芭娜娜上路幕後花絮






我昨天晚上為了看這個,放棄了我FB的種菜跟上餐,也放棄了wii的超級瑪莉...

整個人就傻傻跟著這部電視劇展的劇情哭哭笑笑著。



其實有一陣子本土電影沒落,然後到前幾年的海角七號才又再次復甦,

之後的艋舺、父後七日、當愛來的時候、第四張畫....感覺起來本土電影又進入了另一個里程碑。



我想說的是,我覺得本土的電影類型的作品,都有一股非常奇特的張力。

或許有一部份的原因,是因為自己就是台灣人,對於拍攝這塊從小生長的土地,自然會有一種親和力與無形之中形成的凝聚力與認同感。

甚至我也漸漸步入臺灣社會老中青世代中的「中」字輩了,其實在過了人生精華的頂端,在生命開始走下坡時,你會發現這是一種逐步潰散瓦解的過程,包括你的身體、機能,包括你的記憶力、你的執著、你的抱負....

也許因為這些林林總總的原因,本土這些充滿濃濃的人情味、鄉土味以及反應社會變遷話題的電視電影劇作,對於我而言,更有著無可被取代的神奇地位。



在這部電視劇中,因為海角七號爆紅的茂伯,首次獨挑大樑在電視劇中擔任主角。

他光是靜靜的凝視前方的眼神,都有一種強大濃郁的張力,好像他根本不用說話,只需要用眼神,就能夠完整的傳達自己所要表達的東西給觀眾。劇情方面也有濃厚的鄉土味。至少在我記憶之中,兒時的臺灣,的確是出現過短暫片刻的,這樣的光景。

看著阿財對人訴說、緬懷在經濟起飛時代,蕉農在臺灣擁有如何崇高的地位,那一個憑藉著農業把台灣推出去、讓家人富足的世代,對比著現今農業的沒落這樣的背景,我只能說阿財你的人生真是起起落落啊......



這其實是一部繞著老人議題但以社會變遷為背景、以城市鄉村差距為對比的複合式公路電影。

你能夠輕易從阿財這個老蕉農的眼神中,去感受到他的落寞、他的孤單、他的刀子嘴豆腐心、以及他所經歷過、他所背負著的那個時代背景。

阿財身上那件噴濺滿蕉汁的襯衫,是他一輩子勞碌生活的寫照,也代表著他對於這片土地的謙卑態度、認同還有執著。

電影後面的部分,適時的插入了一些非常老舊的當年蕉農的身份地位的照片,這更加讓觀眾可以融入導演所布置的那個光景場合之中。



我覺得每次看這種劇展,都會有一種滿溢的感動浮現,然後每次都一面看,一面偷偷擦眼淚,一面咒罵幹嗎把戲演得那麼感人,卻又忍不住一面稱讚臺灣電影...讚啦!







對於我而言,這也是一項臺灣人的驕傲!

真的很棒的電影,下禮拜天下午2:30有重播,請大家準時收看啦!!!











人生劇展播映時間



【戲劇名稱】公視單元劇~人生劇展 



【播出頻道】公共電視 



【首播時間】每星期日晚上10:00 



【重播時間】隔週星期日下午02:30



















2010年12月2日

完整。





「能使一個人面對失敗和缺陷,心中反而充滿盼望的,就是愛。」 作家 林良




今天看到這樣的一句話。





也看到這樣的文章:




李心潔:我走過黑暗,才得到幸福
作者:趙啟麟 / 2010-11-26




(圖/在我說願意之前)




我抬頭說:「我們結婚吧!」

你問:「你在向我求婚嗎?」

「嗯!」我點點頭。

你笑了:「好,那我就娶妳吧!」



在我說願意之前_書封
在我說願意之前


李心潔在結婚之前,前往印度旅行一個月,她說,第一次發現天堂與地獄那麼近!印度就像一面鏡子,照出內心黑暗的角落。她看到街頭家庭、游牧民族、愛滋病患,「我才明白,那是看到小時候的自己。小時候的經歷沒有釋懷。」



她總在內心的黑暗角落,帶著憂慮看世界。現在,她懂得欣賞自己的傷口,接受黑暗才看到光明,回來後她寫了《在我說願意之前 Before I Say "YES, I DO."》,「希望讀者能將這本書當成一份愛的禮物。很多人都孤獨,害怕受傷,但是生命一定有傷害,我也不是天生就幸福。」



李心潔1
在人來人往無遮無掩的人行道上過著所謂的生活 

這是游牧民族的帳篷,搭在工地旁的空地,很窮很窮。我看到小孩都好想帶回家。(圖/在我說願意之前)




「小時候,我不知道甚麼是幸福,只看到大人的爭吵與眼淚,外公外婆一輩子都沒講過話。」她是個很敏感的小孩,看到鄰居、父母、外公外婆都不幸福,覺得大人的結合是一場戰爭。那時她還不懂問自己,只能問上天,「為什麼大人有流不盡的眼淚,不能幸福?」



因此她決定當個快樂的天使,不允許別人為了自己流淚。「身邊每個朋友跟我在一起都很快樂,我從小就很懂事獨立,但是自己長期壓抑的後果,卻在長大後顯現。」



十九歲離開家,她年紀很小就到台灣當藝人。「我一生都沒有平靜過,一生動盪,」她說,有一次發高燒,剛好媽媽打電話來,最愛的外婆也在電話旁,但她無法訴說自己的孤獨,心口不一,「眼淚一直流,但聲音卻很平靜開心的說:我很好啊。」



李心潔2
上天的淚灑下,洗去身上的塵埃 

你知道嗎?恆河是寬大慈悲的一條河,生老病死、嬰兒和老人的屍體,所有的生命景象都在那裡。這是我最喜歡的一張照片,洗去身上不好的東西。(圖/在我說願意之前)




長期壓抑形成一股摧毀的力量,一直傷害別人,「談戀愛時一直傷害對方,想要當個天使,卻沒想到自己有魔鬼的一面,」她說,「我都變得不認識自已!愈來愈不懂得怎麼表達內心的感受。」



後來去上心靈課程,一個男人上台說了一段自己脆弱的經歷,「哇,當下覺得那人住到我心裡了,兩個人的心靠近之後,有一份愛產生,與那人的心連結。」她才了解,愛一個人,不應該只讓他看到快樂的部分,也應該看到悲傷的部分,這樣才可能愛完整的你。



分享脆弱是件幸福的事。後來又一次生病,支氣管炎,打電話跟媽媽說,「她隔天就跟弟弟飛來台灣看我,我一看到她就很開心。」她知道媽媽也是高興的,因為她仍然是一個小孩子,還是很需要她。



李心潔3
我們赤裸裸來到這個世界,本來就是純潔的  

那天凌晨五點去沙漠,很自然就覺得應該脫下衣服,與天地融合。我很喜歡赤裸的感覺,很輕盈、很純淨,就像剛從媽媽肚子裡來到世界。(圖/在我說願意之前)




在印度看到的愈多,她的心就愈累,無法放下,不可自拔地操心。後來遇見一位師父,「他跟我說,孔雀只吃有毒的食物,卻開出了最美麗的孔雀屏。」她因此豁然開朗。知道如何成為一個更好的人,「感謝生命中有這些智者。」



從印度歸來,她說,前幾年的生活需要沉澱,現在覺得時候到了,以出書、演舞台劇的方式分享自己的成長,明年也會發唱片。



當然,回來後也結婚了。關於婚姻的意義,她說──



婚姻無法下定義,只是覺得兩人結合,應是單純心靈上的感覺,很愛彼此,希望將這份愛,滋養成更大的愛,朝永遠的方向守護。婚禮只是一場幾個小時的party,那才是開始,往後還有幾十年。不敢說能到永遠,因為一定會有一方先離開,但是我會活在當下愛對方,慢慢累積……



李心潔4
謝謝心潔寫給OKAPI的字:「我走過黑暗,在印度看到了光明,把這份光明送給你,讓它照亮你生命的每一個角落」






資料來源:博客來OKAPI人物專訪










我越來越覺得,人的一生是一種「追尋」的過程。



每個人都帶著缺陷出生,但長大的過程,是讓我們去探尋認知自己的缺陷,瞭解之後進而接納這樣的自己。



其實愛是一種投射作用,我們用著本能的、我們懂得方式,去表達我們的感情,然而這其中有很大的一個部分,是一種自身缺乏的投射。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父母灌注在子女身上的期望。



對於我而言,我有一段非常痛苦而且冗長的自我認同不全時期。我很厭惡自己,我對於「我」這個角色感到自卑並且無所適從,我找不到我所想要的認同感-那種自己對於自己價值上的認同與肯定。因為我在我的父母身上,感受不到他們對我的期待與希望。我慶幸他們自由開放的教育模式,但卻也因此而吃了不少苦頭。

他們愛我,但是我覺得他們不需要我,他們只是陪伴著我長大,卻從不要求我什麼。



以前不懂,只覺得痛苦。但現在回想起來,是因為我無法正視自己的缺陷並且無法接受有著缺陷的自己。



我總是覺得我懂愛,懂得什麼是愛,懂得付出也懂得犧牲。但好像就是有哪裡不對勁,有一種說不上來的詭異感。



之後我漸漸明白,不是懂得付出、懂得犧牲就是一種愛。

也開始瞭解為什麼愛別人之前必須要先有愛自己的能力。



當你認清了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有著缺陷時,你才有辦法真心真意的去接納去感受。

這才是一種愛的表現。



人都應該找到一個可以自我沈澱並且洗滌心靈,讓生命再次歸零的方式。

這也是人的一生中,最冗長也最艱深的課題。



我可以在這之中瞥見自己緩慢的成長,我想,比起以前的自己,對於愛這個課題,我又更加貼近了一點點。










2010年12月1日

Days in LA(11)





2010.07.13  下午  地點:Day11:Queen Mary



今天下午參訪的地方是郵輪,距離我們住宿的地方大概半小時車程。



不知道是因為加州的交通都很發達,還是我們住的地方剛好都鄰近我們要去的景點,



幾乎每天的交通耗費大概都是半個小時的時間,我覺得這樣很有效率,不用像去大陸旅遊總把大把的時間都花在坐車上。









一踏上郵輪之後,有一種船上特有的顛簸感,地毯是舊式的那種紅色地毯,



有一股老舊的味道充斥在潮濕的空氣中,讓我感覺有點不舒服。









不過趁著小孩聽講解的同時,我還是不忘在旁邊偷拍一下非常可愛的電話亭,



大概是因為太開心被詛咒,所以照片就糊掉了XD







這個是郵輪上的一些關於瑪莉皇后號的介紹。













在大戰期間,瑪莉皇后號肩負重要的任務,



主要是搭載運輸補給品,而等到非戰時期,郵輪則變成載人跟載物的航班。



延伸介紹:Phanix’s BlogQueen Mary皇后瑪莉號









觀光景點免不了要有商店賣小東西







雖然這些小商店不是非常有郵輪的特色







但櫥窗裡面很多東西還是讓人駐足停觀







至少相機閃個不停 大家狂拍照啊





出了郵輪之後,天氣非常晴朗,一掃郵輪裡面那股潮濕又老舊的氣味所帶來的陰鬱感。











晚上是由同事的朋友的朋友,帶我們一路迷路去到Little Tokyo 吃飯。



看到BMW出現在宿舍門口時,我們眼睛都亮了起來。



今晚作東的Alex(可能是這個名字)為人豪邁幽默,



好笑的程度讓我一度懷疑他真的是臺灣人?(這樣的論調有點怪吼)



但是他真的是貼心到無以復加的地步,



原本我點的鰻魚飯他一問之下只有單點鰻魚,



他當下判斷這絕對無法餵飽我的肚子,



所以就點了另一樣類似的料理,但是有白飯的。



(真害羞被發現我有那種「要吃白飯才會飽」的草根性









Little Tokyo小小的一塊,但是很有日本味兒。



吃飽之後,在那隨意走走晃晃,尤其搭配LA舒適的氣候,



真的是一大享受。













我在美國第十一天,天氣晴。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