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4日

土曜ワイド劇場-火車。

【SP名稱】: 火車 (かしゃ)

【SP日期】: テレビ朝日(tv-asahi) 2011-11-05 週六() 21:00 首播


【演出人物】: 木希/上川隆也/寺脇康文...


【內容介紹】:停職中的刑警本間俊介受遠親請託,協助尋找其下落不明的未婚妻關根彰子。這是一起出於自願的失蹤案件,但關根彰子為何要如此徹底地抹滅自己的存在?本間追尋的是個活生生的女子,抑或是一個毫無意義的名字?
第六屆山本周五郎獎得獎作品,一部揭發金融犯罪與社會黑暗面的社會派推理傑作。連續七年《達文西》雜誌票選日本最受歡迎女作家第一名,最有資格繼承吉川英治、松本清張、司馬遼太郎衣缽的,日本平成國民作家宮部美幸,與《模仿犯》、《理由》並列日本現代推理小說金字塔的巔峰之作!


資料來源:新手玩家的部落格





這是2011年土曜ワイド劇場的新作品-由宮部美幸同名小說改編而成的電視劇-火車。

火車一書於1992年7月15日出版發行, 於1994年2月5日首先由土曜ワイド劇場改拍成電視劇『火車 カード破産の女!』而後又在2011年,由土曜ワイド劇場再度翻拍。

非常喜愛宮部美幸的我,在2009年台灣代理出版時就已經看過火車這本書了。
只是之前的經驗中,發現宮部的作品雖然不少改拍成電影、電視劇的,但是都跟我期待的落差太大,尤其是模仿犯,看完真的有一種點點點的感覺。
基於這種不太美好的經驗,我其實是抱持著姑且一試的心態在看這部電視劇的。

結果整部電視劇讓我驚嘆連連。我不得不佩服,在2011年的現代,竟把一個以90年代為背景的故事,拍得如此細膩逼真。

原本我一直著重在故事的本身,因為看完書兩年而且這當中看過太多宮部美幸的作品,所以其中的情節泰半都已經忘得清空得差不多了。一直到看了這部電視劇,才又勾起我當初看書時的感受與心情。

90年代日本面臨泡沫經濟,是日本經濟史上一次很大的危機。而這個故事探討的,就是在那個年代背景中,逐漸萌芽竄出的新型經濟問題-信用卡債族。
一開始帶傷休假的刑警,因為受了遠房親戚的請託,要調查他失蹤的未婚妻的消息,於是展開了一連串的故事。

原本感情很好已經籌備要結婚的準夫妻,因為一次逛街購物時,未婚妻請身在銀行工作的未婚夫替她辦一張個人信用卡時,才發現原來自己的未婚妻竟然曾經有申請個人信用破產的紀錄。在未婚夫的追問之下,未婚妻突卻毫無預警的失蹤了。

甫臨喪妻之痛又在任務中受到槍傷而帶病休假的刑警男主角,原本因為一連串的打擊已經萌生退休之意,然而這個由親戚請託的案件,卻替他不完整的家庭帶來了一絲曙光。

雖然說整個故事都在講述因為背負龐大債務而犯下的殺人案件,但宮部美幸的書寫特質,一直都是以社會事件為主軸、以人性關懷為血肉所寫出的推理作品。這也是我深深愛她的原因。說她為社會派的推理女神,著實眾望所歸。

這部電視劇演得很完整,把劇情交代得很清楚,其中拍攝的手法,對於細微部分的堅持,讓我對這部電視劇印象非常深刻。

裡面的場景、角色的梳妝,都很清楚呈現出90年代的樣貌,一點都不苟且。
選角也很棒,不管是身為主線的刑警辦案人員,一直到追查線索所羅列拜訪的案件關係人,他們每一個人的演出力道都很到位,沒有搶到主角的風采,但卻都各自散發出很清晰明朗的角色特質。

其實整個故事本身,都跟火車沒有關係。作者將故事命為火車的原因,在劇中也有提到,是「拾玉集」中的某句古詩「火車今日過我門, 哀憐欲往何處去」

 火車,業火燃燒之車。將生前造孽者的亡魂送向地獄之車。

劇中的開場白,是一段主角所講的話,這段話也交代了整個故事的背景。
「這個國家在漫長的歷史中,經歷了無數次嚴峻的考驗,我作為一名刑警,見證了其中的一個時代,那是人們被嬌縱寵溺後,犯下的深重罪孽。被稱為泡沫的時代,20世紀90年代初,那個金錢被視為唯一價值觀的年代,瞬時間分崩瓦解,當流離失所的人們,一無所有,試圖掙扎的時候,我遇到了她。」


塑膠貨幣的流通,帶給人們更大的便利性與消費性,然而,在這個刷了不痛不養的神奇塑膠卡片的背後,隱藏的卻是邪惡誘人的墮落地獄。
無限輪迴的結果,讓一個平凡的上班族在不知不覺中背負了幾百萬的債務,月薪3萬不到的上班族,要用什麼方式去清償這樣的負債呢?

我覺得劇裡講的很有道理的一句話說「信用卡會消費耗盡你未來的人生。」
非常的發人深省。因為就算沒有債臺高築的我們,因為信用卡的普及還有網路購物的充斥,讓我們無時無刻存活在一個誘惑的環境中。當我們的慾望超越我們的理智,手上的這張卡片一瞬間成了吞噬我們未來的惡魔,然而,有多少人又無法發覺其中的可怕之處?

這個故事中講的兩個女主角,一個是涉世未深就負債累累的卡債族,另一個是由於父親積欠龐大的債務而使自己走到一個非得要換一個身份才能存活下去的絕境。

在這兩者之中,他們也可以說是消極的受害者。在這個社會環境中,使得他們在無形中背負上這樣的債務的,其實是社會型態本身。
為女主角辦理個人破產的律師曾經說,他一年裡不知道可以接到多少個這樣走投無路的案例。然而我們的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卻沒有確實的教導我們,什麼是正確的價值觀,還有正確的理財觀念。最後才會讓我們這些無知的人們,走上了這樣的絕路。
另一個女主角,因為父親欠債連連最後逃出黑社會的魔掌,然而美麗聰明的她,只能天天去圖書館翻查流浪漢的死亡資料,希望能夠看到已經失聯的父親的死亡消息,這樣她才有機會去辦理放棄繼承。 但終究她還是無法擺脫惡魔的糾纏。
這個世界,連「平凡活著」的幸福機會都不給不願意給她。

很發人深省的一個故事。
因為卡債問題,一直到過了20年後的今天,非但沒有削減反而更加嚴重。
每天都可以接到銀行打來詢問是否需要小額貸款的電話。打開電視、電腦,到處都是鼓勵人們消費、刺激人們購買的訊息。
除了這些,政府又為了我們作了什麼呢?
宣導正確的價值觀與理財觀念嗎?亦或是不斷放寬「負債者」與「銀行」債務協商的門檻?
遏止的成效總大於補救。然而,這個龐大的商機,嗜血的企業家們又豈願意放過?

只能說,這是個人人只求自保的年代。別奢望社會能夠幫你什麼,我們已經回不去那個自給自足的單純農業年代了,唯一你能為自己作的,就是更加謹慎的規劃自己的財務。

「信用卡消耗甚至損毀的,是你未來的人生!」
 



2 則留言:

  1. 剪卡!!!

    (是這樣的嗎)

    回覆刪除
  2. 把電腦跟電視砸掉也可以!!(好像也不是這樣)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