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26日

毀滅效應。

http://photoapi.pchome.com.tw/rest/?method=photo.photos.getImage2&api_key=UploadAPI&imgpath=/s08/m/o/movieworker/book647/p125076274784.jpg&width=165&height=240



毀滅效應 GOOD



導演: 文森提艾墨林

演員: 維果莫天森馬克史壯傑森伊薩克茱蒂懷塔克

發行公司: 威望國際CATCHPLAY

上映日期: 2009-08-28

電影類型: 劇情寫實

片長: 1小時36分鐘



善與惡的界線,在一夕間瓦解…



故事設定在納粹政府最初取得德國政權的1930年代,一個平凡的文學教授與愛家好男人約翰哈德(維果莫天森飾),在他最新完成的小說中探討了他個人在現今社會體制下的種種困境、與對理想未來嚮往的澎湃熱情,而當這本書意外地被納粹掌權中心視為支持希特勒政府方向的好書,約翰的事業也開始扶搖直上,帶來很多他從未經歷過的奢華生活與前所未有的社會地位。



然而好與壞的分界線究竟在哪裡?就連主張理性思考、反抗暴權的約翰也漸漸地感到模糊…

『讓人們如此快樂的政權,有可能是錯的嗎?』



而當約翰逐步入主納粹政府的權力中心後,已經不再如往昔般堅持立場的他,所做出的一些不以為意的決定,卻開始對他身邊的摯友、親人與愛人間引爆一連串的毀滅效應…



《毀滅效應》Good是一部深入探討人性、挖掘動盪政局下善惡模糊地帶的道德啟示錄,影片改編自曾獲全美國家評論協會National Review『本世紀最佳百大劇本』的同名舞台劇本,這個極度發人深省的故事在巴西影壇名導文森提艾墨林Vicente Amorlim的傾力執導下,處處展現驚人的戲劇張力並始終維持高度的懸疑性,對角色的刻劃比起原著版本,也有更為立體且細膩的詮釋,更吸引了原本就是劇 迷的維果莫天森Viggo Mortensen首肯挑大樑演出電影版本,而去年甫以《黑幕謎情》Eastern Promises中精湛演出俄國黑幫而獲得奧斯卡影帝提名的莫天森,在本片又一次脫胎換骨般的演繹神采,更是這部獨立佳作獲得廣大影迷矚目的關鍵主因。 《毀滅效應》2009年在全美上映後贏得影評與觀眾的高度讚譽,紛紛將本片比擬為繼《辛德勒的名單》Schindler’s List、《竊聽風暴》The Lives of Others後最撼動人心的二次大戰電影新經典,是熱愛質感好片的影迷們,絕不容錯過的劇情傑作。





《毀滅效應》國際傳媒佳評如潮

〝這部電影的題材,關於人們在不公平世界中的自我欺瞞,讓本片舉足輕重且不容忽視!〞

~紐約客雜誌,New York Magazine



〝單看維果莫天森的精湛演技便已值回票價,他的角色讓觀眾見證了無知的可怕…〞

~娛樂週刊,Entertainment Weekly



〝《毀滅效應》是一部令人看的汗毛直豎,描述納粹政權無形恐怖的劇情好片〞

~好萊塢日報,Hollywood Reporter



〝《毀滅效應》傳遞給觀眾的訊息,相當重要!〞

~英國衛報,Guardian



〝一個佈局微妙,且逐步傳達出巨大渲染力的傑作〞

~新聞日報,Newsday



〝用不張揚的熱情,與巨大的戲劇張力所打造出來的好片!〞

~影牆雜誌,Shadows on the Wall



資料來源:PCHOME影城

 



這部片子其實很沈悶,但是是我喜歡的那種劇情背景,所以雖然越看越沈重,

但還是很專心的把它看完了。



描寫的時間在猶太大屠殺之前,但那時候的德國已經是希特勒掌權,開始有迫害猶太人的跡象了。

文人學者很容易給人食古不化、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印象,劇中的主角是一名文學教授,

因為不願意入黨所以一直苦無升遷機會而在政治界活躍的岳父也因此一直看不起他。



然後有一天他突然接到總理府的徵召,原因是他曾經寫過一本妻子罹患絕症,而先生因為愛所以殺害妻子的小說。這本小說受到首領的青睞,因為納粹的理念是只有優越的人類與人種才有權力生存,所以弱勢族群、或那些備受歧視的種族都應該被徹底消滅。



小說的理念呼應了納粹的中心思想,於是男主角作夢也沒想過的一步登天成了一個知名且有身份地位的官僚。

他在尚未遇到這些好事之前,有一個很要好的心理分析師朋友,認識的原因是男主角會在某些時候出現幻聽的症狀,於是他們由醫病關係轉而成了朋友。這個醫生,是一名猶太人。





電影訴說的議題是善與惡之間的分界,藉由一名德國學者與一名猶太醫生在大時代環境下處境的落差,而凸顯了所謂人性與道德的問題。



默默無聞的學者在無意間扶搖直上成了具有崇高地位的納粹,而原本社會地位優越的醫生卻因為自己是猶太人而被勒令停業最後連逃都逃不出去的命運。



他們兩者個共同點都是沒有意識到人心的可怕,無法認清也不願意相信一個領導者對於一整個國家竟然有這麼深遠的影響能力。



這部電影其實非常有喬治歐威爾的一九八四的風格。



但其實,人性的暖度在片中依然是有被呈現的,就算是政局、脅迫、壓榨這些因素存在,

雖然他們兩人的身份地位有了致命性的置換,但沒有被摧毀的,是兩人之間的友情。



男主角很悔恨自己當初沒有幫到這個猶太醫生的忙,所以在集中營肆虐時依舊拼命尋找昔日好友的下落,

一直擔心著朋友的安危。



我覺得男主角的幻聽在這部片子裡面扮演了四兩撥千金的絕妙地位,原本應該很突兀的東西,卻反而對於整部片子的淒美添加了畫龍點睛的效果。



我很喜歡這部片子的劇情構思還有電影配樂,喜愛這類電影的人不妨可以看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