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24日

布魯克林的納善先生。

布魯克林的納善先生

國際媒體公認:這是保羅‧奧斯特最好讀、最溫暖、最動人的作品。


 
身罹癌症、家庭破碎的中年男子納善,退休後特意搬到布魯克林定居,打算孤老一生,卻沒想到布魯克林才是他人生的起點……


納善開始探索布魯克林的一切:街角的餐館、餐館的女服務生、商店的老闆,甚至與失聯多年的外甥湯姆重逢。在與同樣失意的湯姆攜手探索新生活之餘,納善逐漸發 現身邊的小人物們,若不是有不堪回首的過去,就是有徒具空殼的生活;但他們都選擇了布魯克林止痛療傷、重新開始,這些小人物的命運,也逐漸與他的人生交纏……



以《紐約三部曲》聞名文壇的保羅‧奧斯特,再度以紐約為背景,真實刻劃市井小民的笑與淚、夢想與失落、自得與癡愚。奧斯特這次展現的,同樣是對人世觀察的冷靜,但多了不同於以往的溫柔,而成就了這本國際媒體公認「最好讀、最溫暖、最動人」的作品,結局更是令人低迴不已。

資料來源:taaze


這個是我第一本看的保羅奧斯特,我讀不出我覺得好看的地方。
一開始是被文案所吸引,很想知道一個等死的中年男子,
在搬到新住處打算孤老一生時,會遇到什麼影響他的事情。


但我想這是一個非常平淡的故事,就像那種身邊隨處可見的,任何人身上都可以發生的,一點都不新鮮的故事。

我不知道是不是這樣的平淡,恰巧顯現出了一個走到日暮西山的窘境,那種了無生氣對一切毫不在乎的氣氛。

然後因緣際會之下,遇到了幾個人闖進他的生命,而讓他願意伸出羸弱的雙手,在生命的幾乎盡頭之處,貢獻了微薄的力量。



或許,再過幾年,對於這本書的內容,我將會有不同的共鳴與感動,只是在現階段,我無法深刻的體會,作者想要表達的意境。

1 則留言:



  1. 最後一句我笑了

    我看他的"紐約三部曲"

    也有這種感覺

    意境實在叫人費疑猜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