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片名:John Rabe 譯名:拉貝日記/約翰‧拉貝
導演:佛羅瑞‧加侖伯格 Florian Gallenberger
編劇:佛羅瑞‧加侖伯格 Florian Gallenberger
主演:烏爾裏奇‧圖克爾 Ulrich Tukur、達格瑪‧曼澤爾 Dagmar Manzel、丹尼爾‧布魯赫 Daniel Br徂hl、史蒂夫‧布西密 Steve Buscemi
類型:歷史/劇情/戰爭 片長:134分鐘
上映日期:2009年3月(中國內地) 2009年2月7日(柏林電影節) 2009年4月2日(德國)
劇情介紹:
《拉貝日記》取材自拉貝撰寫的戰時日記《拉貝日記》,通過這個“中國版辛德勒”的傳奇故事,再現了南京那段驚心動魄的慘烈記憶。影片從親歷者角度記錄了 “南京大屠殺”始末,是證實“南京”事件信息最為完整詳實的史料。曾經對納粹主義深信不疑的拉貝,在戰爭的殘酷現實中挺身而出,在“南京大屠殺”期間一手 組建起“國際安全區”,挽救了20萬中國百姓的生命。然而拉貝回德國後,長期經歷排查,晚年黯然病逝于柏林,《拉貝日記》也成為一段塵封記憶……
資料來源:新華娛樂
拉貝是一名派駐在中國西門子工廠的領導,就在總公司召回,即將功成身退的前夕,傳來了日軍侵華的消息。
一開始大家這些政商名流都樂觀的想,勢必不會有什麼流血衝突,結果沒想到,就在拉貝的返國慶祝餐會上,日本大舉轟炸重慶。
對於中國有著深厚情感的拉貝,在這個時候面臨人生中很艱困的抉擇,最後他送了愛妻上船,自己選擇留在中國為人民盡一點心力。
他們在戰爭期間,成立了和平區,廣納災民,在只能容納10萬人的區域裡,收留了20萬無家可歸的中國難民。
拉貝是德國納粹,在戰爭期間,他用了德國的大面國旗使得西門子工廠免受日軍的轟炸而救了許多的中國人。
並且在戰爭期間,數度寫信給希特勒,希望他動用與日本同盟國的關係,可以讓日軍結束轟炸與對中國人民的屠殺。
整部電影固然可歌可泣,然而回到德國的拉貝,卻遭受道德與政治上的質疑,晚年過著潦倒的生活。
如同辛德勒救助了數以萬計的猶太人,最終卻過著流亡的生活一般,如果他們知道當初的犧牲需要付出如此龐大的代價,他們是否還是依舊願意選擇當年的決定呢?
很動人的一部電影,平實的呈現了超越黨派與國籍還有血統的關係,而發揮了偉大的人道救助精神,貢獻出無私的自己。
唯一可惜的是,我看的是中文的配音,很希望有機會可以看看原聲的版本。
類型:歷史/劇情/戰爭 片長:134分鐘
上映日期:2009年3月(中國內地) 2009年2月7日(柏林電影節) 2009年4月2日(德國)
劇情介紹:
《拉貝日記》取材自拉貝撰寫的戰時日記《拉貝日記》,通過這個“中國版辛德勒”的傳奇故事,再現了南京那段驚心動魄的慘烈記憶。影片從親歷者角度記錄了 “南京大屠殺”始末,是證實“南京”事件信息最為完整詳實的史料。曾經對納粹主義深信不疑的拉貝,在戰爭的殘酷現實中挺身而出,在“南京大屠殺”期間一手 組建起“國際安全區”,挽救了20萬中國百姓的生命。然而拉貝回德國後,長期經歷排查,晚年黯然病逝于柏林,《拉貝日記》也成為一段塵封記憶……
資料來源:新華娛樂
拉貝是一名派駐在中國西門子工廠的領導,就在總公司召回,即將功成身退的前夕,傳來了日軍侵華的消息。
一開始大家這些政商名流都樂觀的想,勢必不會有什麼流血衝突,結果沒想到,就在拉貝的返國慶祝餐會上,日本大舉轟炸重慶。
對於中國有著深厚情感的拉貝,在這個時候面臨人生中很艱困的抉擇,最後他送了愛妻上船,自己選擇留在中國為人民盡一點心力。
他們在戰爭期間,成立了和平區,廣納災民,在只能容納10萬人的區域裡,收留了20萬無家可歸的中國難民。
拉貝是德國納粹,在戰爭期間,他用了德國的大面國旗使得西門子工廠免受日軍的轟炸而救了許多的中國人。
並且在戰爭期間,數度寫信給希特勒,希望他動用與日本同盟國的關係,可以讓日軍結束轟炸與對中國人民的屠殺。
整部電影固然可歌可泣,然而回到德國的拉貝,卻遭受道德與政治上的質疑,晚年過著潦倒的生活。
如同辛德勒救助了數以萬計的猶太人,最終卻過著流亡的生活一般,如果他們知道當初的犧牲需要付出如此龐大的代價,他們是否還是依舊願意選擇當年的決定呢?
很動人的一部電影,平實的呈現了超越黨派與國籍還有血統的關係,而發揮了偉大的人道救助精神,貢獻出無私的自己。
唯一可惜的是,我看的是中文的配音,很希望有機會可以看看原聲的版本。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