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10月13日星期五,一架滿載烏拉圭橄欖球運動員與家屬的飛機,在飛越安地斯山脈時碰上亂流,墜毀在冰天雪地之中。劫後餘生的27個年輕人受困 在冰封險峻的山上,飽受飢餓、酷寒與雪崩的襲擊,又獲知搜救隊已經放棄搜救,到最後沒有食物可吃,倖存者只好忍痛割下亡者身上的肉……
兩個月後天氣終於好 轉,其中兩個人翻越海拔4500公尺的高山、步行70多公里下山求援,最後有16人獲救,頓時成為全球各大媒體的頭版新聞。這是歷史上最著名的空難事件, 史稱「安地斯山奇蹟」。
本書作者南度‧帕拉多是當年徒步求援的兩人之一,他首度以生還者的角度,道出事件背後的真實人性、對生命的思索、超越宗教的生命信 仰,以及「為所愛的人活下去」的堅定意志。
南度希望將這本書獻給面臨痛苦、欣喜及種種失望的人,告訴大家即使身邊一切都被剝奪了,照樣可以想著我們所愛的 人、在心中留住他們,珍惜他們如同我們的生命寶藏,那麼生命仍然是值得活的。在安地斯山上,他們靠一次次心跳活下去,體會到每一秒生命都是一份禮物,從此 他就是用這種態度去活,也讓人生有了更多數之不盡的福分。他要告訴每一位讀者:體會並欣賞你自己的存在,活在當下,一口氣都不要浪費。
資料來源:taaze
因為朋友推薦買了這本書,但是當我站在我的書堆前,還在猶豫要選哪一本看的時候,卻突然對這本書卻步了。。。
這其實是我不太常看的類型-記實型的文學作品。
但是當我一步一步跟著這個被上帝在13號黑色星期五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的倖存者的腳步,再次一同去感受1972年的那場墜機事件時,栩栩如生的照片,照著過去的回憶、照著在失事之前青春洋溢、還有獲救之後人生態度的轉變,那些回不去的、已經失去的,都重重的改變了南度的人生。
我得說這是一本完全不會沈悶不會無聊的紀錄文學作品,除了在書中看到了他們求生的意志力,永不放棄的精神之外,其實最讓我震撼的是,這本書是我所讀過的書中,與死亡距離最靠近的一本。我重新感受到,所謂死亡對我們的影響與那種絕望之中的深層恐懼。
當我看到他們飢寒交迫,走了一個禮拜的路,越過重重阻礙終於看到一個人的時候,我感動得幾乎哭了。
我最喜歡的場景是他們與隔著一條無法跨越的河流的村民,丟擲以石頭綁住的紙條求救時,南度在紙條背面用母親的口紅寫下的「您什麼時候可以來?」光是現在回想起那一幕,我整個雞皮疙瘩又再一次讓我頭皮發麻。
南度在獲救之後,有一段時間,他的靈魂根本就死在安地斯山沒有回來,但是因為家人親友的鼓勵,才讓他又重拾信心,燃燒對生命的熱情。他很坦承他一度非常迷惘,對於信仰這東西非常迷惘,但最後他發現,真正的信仰其實是愛,是對生命、對在乎的人的愛。這種愛的強度,讓他得以最接近上帝。
書裡末章提到,在這本書之前,其實已經出版過一本「我們要活著回去」,但其實經過時間的洗禮,在「為愛活下去」中,南度再一次審視這個事件、以及當初自己的感受。畢竟在面臨生死關頭時,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那麼堅強並且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而過了這麼多年再去看帶這個事件,其實心中更有著滿滿的感謝,我也在這本書中,看到作者對於生命的珍惜與更加謙卑的態度。
然而這本書中很撼動我的,是當一個人面臨絕境,覺得就要活不下去,已經在也沒有力氣多做一分努力時,南度他發揮了「化整為零」的精神,多呼吸一口就多活一口氣的時間,多往前踏一小步就離救援在更接近一點。他並不知道前方還有多少的路程在等待著他,他只知道,我需要再走一小步,再一小步,再一小步..最後不過只是麻木的小步向前,但這樣不放棄的精神,最後卻讓他們拯救了大家。
其實人生就是一場賽跑,重點不在於你是否成功抵達終點,而是在你非常想要放棄的時刻中,你那些「多做一點」的傻勁與精神,這個部分讓我覺得很感動。
有機會大家都應該看看這本書,重新去感受一下,活著是一件多麼幸福又奢侈的事情。
記得當自己想要放棄的時候,你有能耐撐多久撐多遠,能不能撐到最後到達終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