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圓月La Lune Souffle》獨創帶有東方冥想氣息的禪默劇,看禪宗的妙空與道家的無、有、和光同塵,均是默劇藝術的精華。以中國文人古時與當代的融貫,敘述一隱者與月相遇,從看月亮中堆疊出層層故事,亦似中國文人畫極靜又充滿能量,極簡又無處不在。
編導演介紹:上 默劇團團長孫麗翠擁有西方完整且嚴格之默劇藝術訓練與具有東方深厚之中華文化之內蘊。是台灣少數直接受教於世界級默劇藝術大師賈克勒寇、馬歇馬叟、艾田德庫、湯瑪契可夫斯基。在習得完整之默劇表演精髓並融入中華文化而獨創禪默劇的表演形式之第一人。
編導演介紹:上 默劇團團長孫麗翠擁有西方完整且嚴格之默劇藝術訓練與具有東方深厚之中華文化之內蘊。是台灣少數直接受教於世界級默劇藝術大師賈克勒寇、馬歇馬叟、艾田德庫、湯瑪契可夫斯基。在習得完整之默劇表演精髓並融入中華文化而獨創禪默劇的表演形式之第一人。
上 默劇 十年
Shang Orientheatre celebrates ten years of performances
十年累積的靜默底蘊
全球藝術節9顆星的(肯定)耀眼光芒
獨創的禪默劇 (人類最原始穿越語言之牆的默劇藝術)
演繹對生命的體悟
精、簡、博、大、天人合一的表演學
【我從遙遠來Bardo Todel】&【圓月La Lune Souffle】
2011再獻上 默劇經典
【我從遙遠來Bardo Todel】 5.5(四)7:30pm、5.8(日)2:30pm
【圓月La Lune Souffle】 5.6(五)7:30pm、5.7(六)7:30pm
開演前15分鐘觀眾席現場專人導聆 劇後默劇大師孫麗翠女士現場與會座談
演出地點: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 導聆者:許家碩
@【圓月La Lune Souffle特別邀請中華古琴學會理事長袁中平先生擔任樂師】
上 默劇˙十年經典好戲 [圓月] - 邀請古琴跨界即興創作配合演出
以深厚傳統底蘊為基點 跨界 遊藝 出發挑戰新時代的創造 境界 精藝 古琴 與 默劇 天 . 地 . 人 合ㄧ的 新新好戲
上 默劇 編導孫麗翠 : 默劇演員本身就是ㄧ個樂器
由於默劇不須用語言,沒有一般劇本的台詞,演員必須完全用肢體動作來完成一齣戲。靜默的舞台,在視覺上的精純感受就在觀眾的心身升起異樣的情感。 在原始基礎上,人類在出生的那一剎那原是最初的存在本體現象,無論中西方各個民族、各個性別,在面對出生的嬰兒是完全沒有文化地域性的差別的。幼兒在學會 當地語言前的情感不僅是天人合一時的狀態,同時是佛道法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僅僅禪宗一家,便足以闡釋這剛柔並濟、空有共存的神妙境界,金剛經講「無我相」 也正是這個道理。
( 以上文字自http://w3.hhjhs.tp.edu.tw/~yry/shang.htm文章段落擷取 )
【圓月La Lune Souffle】
一隱者於圓月夜晚,靈思湧現,無法入眠,冥冥之中與月相遇。從看月亮中堆疊出層層故事。時而似潭水時時反映月影,亦似中國文人畫極靜又充滿能量,極簡又無處不在。
與月相遇的過程中,如面對自己本來的面目。藉情藉景終將回歸到最初身體、心靈與精神結合的本質。透過演員身體看到個人內在世界與外在環境的連結,個人內在心靈與外在事物的投射。是一部充滿情境默劇風格之作品。
古琴在此劇中以即興的方式用她獨特空靈的泛音來代表天上的聲音,並以本身鬆靜卻富穿透力的散音形容大地的能量,再以按音來詮釋人類的情感及思緒。
古琴與默劇演員在不同的時空中所產生的這一期ㄧ會實屬難得,錯過不再
兩位不同領域的藝術家在彼此心神交會下碰撞出的火花將照亮圓月高掛的當代夜空。
演出地點: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 導聆者:許家碩
@【圓月La Lune Souffle特別邀請中華古琴學會理事長袁中平先生擔任樂師】
上 默劇˙十年經典好戲 [圓月] - 邀請古琴跨界即興創作配合演出
以深厚傳統底蘊為基點 跨界 遊藝 出發挑戰新時代的創造 境界 精藝 古琴 與 默劇 天 . 地 . 人 合ㄧ的 新新好戲
上 默劇 編導孫麗翠 : 默劇演員本身就是ㄧ個樂器
由於默劇不須用語言,沒有一般劇本的台詞,演員必須完全用肢體動作來完成一齣戲。靜默的舞台,在視覺上的精純感受就在觀眾的心身升起異樣的情感。 在原始基礎上,人類在出生的那一剎那原是最初的存在本體現象,無論中西方各個民族、各個性別,在面對出生的嬰兒是完全沒有文化地域性的差別的。幼兒在學會 當地語言前的情感不僅是天人合一時的狀態,同時是佛道法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僅僅禪宗一家,便足以闡釋這剛柔並濟、空有共存的神妙境界,金剛經講「無我相」 也正是這個道理。
( 以上文字自http://w3.hhjhs.tp.edu.tw/~yry/shang.htm文章段落擷取 )
【圓月La Lune Souffle】
一隱者於圓月夜晚,靈思湧現,無法入眠,冥冥之中與月相遇。從看月亮中堆疊出層層故事。時而似潭水時時反映月影,亦似中國文人畫極靜又充滿能量,極簡又無處不在。
與月相遇的過程中,如面對自己本來的面目。藉情藉景終將回歸到最初身體、心靈與精神結合的本質。透過演員身體看到個人內在世界與外在環境的連結,個人內在心靈與外在事物的投射。是一部充滿情境默劇風格之作品。
古琴在此劇中以即興的方式用她獨特空靈的泛音來代表天上的聲音,並以本身鬆靜卻富穿透力的散音形容大地的能量,再以按音來詮釋人類的情感及思緒。
古琴與默劇演員在不同的時空中所產生的這一期ㄧ會實屬難得,錯過不再
兩位不同領域的藝術家在彼此心神交會下碰撞出的火花將照亮圓月高掛的當代夜空。
這是上個禮拜六看的第二場舞台表演。
想當初買票的時候一定是失心瘋,才會一天安排看兩場表演@@
不過幸好天氣好沒下雨,也很順利的在繞了幾圈之後找到可以落腳等時間的咖啡廳,
雖然小姐把鮮奶瓶蓋上的白圈圈整個掉到我點的咖啡裡,而且義大利麵也難吃到一個境界,
還有隔壁桌的小情侶不斷閃光刺我眼睛,不過一切都不怕,因為我帶了伊坂的摩登時代打發時間..嘿嘿嘿
因為在兩廳的實驗劇場,我第一次到那邊看戲,而且現場自由入座,
所以我大概提早半個小時進場,加上迷路問路等電梯的時間,大概也離開場不遠了。
實驗劇場小小的一個,很讓我喜歡的地方是可以很接近舞台,
我進去的時候人數也還不多,大概前五排都還沒有坐滿,
只是在挑座位的時候,我又開始覺得「一個人」這件事情還真有點麻煩。
因為先入座的人,通常都是從中間開始坐,旁邊留的都是雙數的位置,
在這個時候我就會陷入天然交戰的境界,總覺得只要坐了兩個空位的其中一個就會很罪過,
感覺上好像一個人就獨佔了兩個位置...
開場還有安排導聆者,我覺得這是很貼心的設計,因為在場很多人包括我都是第一次欣賞默劇表演,
在那種只有音樂背景與表演者的動作帶領下,對於整場表演想要表達的先做一個解說,
可以讓觀賞者更能瞭解與融入整場表演的過程。
這場表演很讓人舒服,就好像在作一場心靈SPA一樣,
表演者只有一位,透過她很緩慢的節奏與步伐,配上古琴與鼓缽,
感覺起來很像跟表演一起回到一片竹林中的一小間房子,跟表演者一起欣賞月亮的美麗。
整場表演是由外在敘述一個在夜中睡不著的人瞥見月亮的美麗,
而起身寫了幾篇書法,但似乎一直無法表達她內心對於見到月亮時的感動,
然後慢慢的進入這個表演者的內心世界。
月亮成了她心裡的一盞忽明忽暗的微弱燈光,她想接近卻又遠離。
一個小時的表演,因為默劇實在太安靜,所以隔壁先生不斷吸鼻涕的聲音總在關鍵時刻把我拉回現實XD
要不是礙於他有女伴坐在旁邊,我超想遞一包衛生紙給他的..
到了尾聲還聽見黑暗中有人在折手指的聲音..啪啪啪...
我轉過去假裝看了一眼(根本什麼都看不到)
他也很配合的停了一分鐘,才把後面的折完...
可能強迫症啦..一旦折手指就一定要十根都折完..囧
結果最窘的是....我看完了才發現原來他們的表演在四天裡面分成兩個主題啊..
但是我想看的是另一個主題啊啊啊...(無限回音)
我想看的是「我從遙遠來」啊....
難怪我還想說奇怪西藏文化、用膝蓋表演小人偶的橋段怎麼都沒有出現...(汗)
也只能等下一次有演出,再去看一次了。。。
默劇表演很有趣,尤其有導聆人先提示劇情,
接下來就能懂得這種完全只靠動作與背景音樂的美麗藝術。
結束之後,表演老師與演奏老師也直接面對觀眾讓人發問問題。
我本來還擔心會很冷場,不過大家都很踴躍發言喔!
感覺起來大家都很認真看表演呢!
不負責評分:★★★ ☆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