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的心裡有多少傷痛?又有多少處磨滅不掉的傷痕?
喜歡在高樓頂上遊蕩的小笑、用自虐體驗痛苦的迪諾、
嚮往愛情卻常受傷的丹緒、迷惘自身性向的基摩;
四個看起來平凡,卻想要與眾不同的高中生,
如何用繃帶俱樂部走出痛苦,也替別人療傷……
你的心裡有多少傷痛?又有多少處磨滅不掉的傷痕?替這些傷口綁上繃帶吧?總有一天,傷口就會消失,你也才能真正釋懷……
有許多對我而言很重要的東西,不斷地從我身上消失。
一直到某個時刻,我才開始察覺到。假如會有個像惡魔的東西出現在我內心裡,而且還會向我揚言要帶走我某些東西的話,至少會殘留在我記憶裡,或許我還能做出某種程度的抵抗。
當我們想要去守住那些重要的東西,盡全力對抗的時候,無形之中卻失去了其他重要的部份。這是我們從痛苦的經驗中所學到的教訓。
這是一個訴求「不以對抗的形式來守住自己心目中最重要東西」、位於世界上某個角落的小俱樂部的記錄故事,或說是在還沒有完成目的之前的一個報告書。
資料來源:博客來網路書店
這本書我讀到48頁就怒了。
因為裡面除了漏了句子之外,而且還在前後頁重複印刷了某些句子。
於是我寫了一封不甚客氣的郵件給商周出版社。他們的小姐也在同一天內就回覆了。
她說對於這樣的錯誤感到抱歉,也說在一開始發現有錯的時候,就已經作了緊急勘正,並且請各大通路夾入勘誤表。
這個部分我所得到的回應,平息了我原本那股生氣的感覺。
於是我又寫了信給當初買書的博客來書店,詢問他們我的書中沒有夾勘誤表,這件事情應該請誰處理?
但是今天已經是第三天了,我還是沒有收到任何的回覆。
我很確認信件一定不會寄丟是因為我直接登入會員後,在客服的頁面陳述我的問題。
當這些瑣碎的事情發生在與我相遇的這本書身上時。
我第一個想法是,我到底還要不要繼續把它讀完?
說實在的,我覺得這是一本沒有誠意的書,因為出版它的店家並沒有足夠的用心。
但一方面我又覺得,如果我今天寫的作品有了出版付梓的機會,而且還得到海外的賞識,
願意翻譯我的作品讓更多的人看到我寫的東西,我知道那樣的心情一定是雀躍又滿懷感恩的。
只是之後,自己得知原來自己辛苦寫成的作品,竟然因為印刷、校稿上的問題,而帶給讀者不順暢、不舒服的閱讀感,
如果我是作者,我一定會非常非常難過。
因為書就像自己的小孩一樣。你好不容易有機會把自己的小孩送到國外去讓大家知道他的才藝,
結果舞台的燈光、音效、甚至是樂器的影響,使得這場表演變得脫序混亂。
這樣對於作者而言,不是一種很不公平的事情嗎?
在這段時間內,我又到aNobii去看了一下這本書的評論。
我想要知道有沒有人提到印刷錯誤的問題。
結果我發現大家反而著墨於對於故事本身的評論,我看到許多負面的評論,而且沒有人提到印刷的問題。
哈。果然我是一個心眼極小的人,竟然在這種地方錙銖必較。
但是其實如果買到評價很差的書,我總會覺得這樣是在說我挑書的品味眼光有問題,
所以除非真得真得讓我肯到已經吐血的書,不然我很難輕易放棄任何一本我買的書。
我試圖丟開大家講的那些負面評論,我想要盡量客觀的去閱讀這本書,不受人影響的這種客觀,才能夠得到最主觀的主觀。
結果我發現,為什麼大家會出現那樣的評價了。
這是一本以一個國中生為主角所書寫的一個故事。因為是第一人稱的敘事法,所以語氣中必須要符合相同年齡的口條與想法與心態。上一本讓我印象比較深刻的,這類型以小孩為主述的書,是深夜小狗神秘習題,那本書的風評就非常的好,完全不像這本書被評論的:「是寫給小孩看的嗎?」「結局稍嫌草率」「不知道在寫什麼,感覺不太好看」...
我在想,如果假設我們今天聽一個國中的孩子講話,一個晚上聽她講不停講3個小時,我們會有什麼樣的反應?
沒錯,我覺得這本書的立意很好,作者想要表達一個尚未受到社會污染,尚處於過渡階段的孩子,所感受到的這個世界,所面臨的那些問題。我懂。但是。如果一本書的對話內容太過於淺白沒有深度,沒有做到深入淺出,那就會如他人所說的,比較適合孩子閱讀。
所以這也是這本書的一個缺憾,為了想要徹底表達出透過一個國中生的眼界,所以使用的字句對白想法都很淺白,這樣會讓人讀沒多久就生膩了。
除了這個部分之外(當然還有令我記恨的印刷問題),其實我覺得這本書比想像中好看很多。
作者除了在每個篇章中敘述他們利用在受傷的地方綁上繃帶以達到療癒的效果,因而成立了所謂的繃帶俱樂部,宗旨就是每個人都會因為不同的事情而受到傷害。有時候在我們看來這根本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只要對人造成了傷害,我們都應該包容並且以同理心去處理傷口。
越是讀到後面,我越覺得故事中這群孩子作的事情真是有意義。
我們真得偶爾就是會因為他人無心的話語行為動作或想法感受到傷害,這種事情是因人而異的,有人對於某些事情的抗體成分比較高,就比較不容易受傷,但是相對我們內心一定也會面對某些事情感到脆弱的部分。就像從小就很怕自己被丟棄被遺忘,所以努力去作了那個年紀的自己照理來說不會多作的事情。然而卻又很容易因為家人的忽視不在意而感到沮喪,最後就會以生氣的方式表達出來。
我其實相信我生命中那些很詭異又根深蒂固的自卑情緒,跟我從小渴望得到注視與重視但卻又覺得自己沒有得到有很大的關係。
這些就是我生命中一些小小的微不足道的沒有人可以傾聽與分享或者撫平安慰的傷口。
還有跟情人間的相處,那些在夜晚爭執時發生的粗暴的行為與言語,對方抱著頭坐在床緣不知如何是好,我躲在衣櫥哭泣覺得舉目無親。
這些的這些的這些,都是一些大大小小的傷口。
看了這本書之後,我又開始回憶起這些東西。以前總覺得不美好的回憶可以忘記就忘記吧。
但是現在覺得,這些傷口才更需要被照顧被重視被處理,你必須要面對他們之後,才知道他們到底復原痊癒了沒有。
故事裡那個行為詭異的高中男生,總是作的那些奇怪的事情。當後面緩緩道出他那樣作的原因時,我打從心裡覺得感動與心疼。
人生是這樣,每個人心裡都會有一片荒煙漫草的沙漠。
偶爾有人路過,但總是淒涼寂寞。
分享一篇朋友的文章。這一篇文章我很喜歡。很有味道。心花。
公主她寫得很棒,可能是因為她是公主,才能寫得這麼棒。.......(?)
噢,公主說,不管寫得好不好,她都是公主。(公主講話最中肯了)
這些繃帶真溫暖指數:★★★★★
噗~
回覆刪除公主哪管寫得好不好
寫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