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表德國角逐2010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2009金馬國際影展閉幕片
★歐洲電影獎競賽片
★紐約國際影展參展電影
★多倫多影展參展電影
鎮上接連發生怪事,他們被繫上白色緞帶,提醒要保持純潔…
當他抽絲剝繭想解開謎團,得到的答案卻更令他震驚…
有個老師來到一個德國偏遠的鄉村教書,這裡由一名甚具權威的男爵掌控著,其他還住有一個牧師、一個醫生、一個寡婦和一些雇農,以及他們的孩子們…。老師很快在這裡遇到了真愛,儘管四季依序,收成時好時壞,一切看來也都十分寧靜美好;但有些奇怪的事,卻突然開始發生了…。
剛開始,這些事都像是一場場的意外:有個農夫妻子,意外從腐朽地板墜樓死亡;醫生騎馬時也意外被繩索絆倒,墜地重傷…。但接著,卻越來越多詭異的事接連發 生:是誰故意將窗子打開,讓初生嬰孩在刺骨寒風中受凍?是誰惡作劇,剖開一個個快收成的包心菜?是誰輪番綑綁、鞭打了男爵和寡婦的兒子?又是誰縱火燒了穀 倉,迫使絕望的農夫上吊自殺?…村裡人心惶惶,人人束手無策,即使男爵夫人出來信心喊話,但似乎也於事無補。
【電影簡介】
敘事力道驚人《白色緞帶》榮獲坎城「金棕櫚獎」4大獎
《白色緞帶》是由德國與奧地利、法國以及義大利等四國聯合拍攝的電影,也是奧地利導演麥可漢內克從影四十年來的登峰極品,電影不但較他過去令人震懾的《鋼琴教師》和《隱藏攝影機》等作品格局更為宏大,主題並直揭歐陸曾發生的最大災禍,根源就在教育與制度,電影以古喻今,非但寓意深遠,更讓人看得一身冷汗!
《白色緞帶》劇情透過一名曾在一個德國鄉村教書的老師自敘,來描述這個鄉村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的1913-1914年間,所發生一連串不可思議的事件。劇情環繞在這名鄉村老師和他的女友,以及男爵、雇農、牧師、醫生、寡婦及一群令人驚悚詭異的孩子們之間,片長兩個多鐘頭卻緊扣人心,一股驚悚壓力並從頭貫穿到尾,深具人性及議題的探討空間。加上片中這群深受農奴制度和虛偽道德教育壓抑扭曲的孩子們,被暗示在長大後紛紛投效納粹,終於造成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恐怖迫害與屠殺…,觀點全新並且針針見血,令人不寒而慄!
不同於過去作品,漢內克這次收歛了從前駭人的拍攝手法,並以一段迷人的鄉村初戀作為敘 事主軸,而逐步帶出了對人性、教育及歷史的反芻與反省,不但不減其鋒芒,反而展現出更驚人的敘事力道。《白色緞帶》不僅榮獲今年坎城影展「金棕櫚獎」最佳 影片、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天主教人道精神特別獎,以及法國「教育部獎」等四項大獎,並已入選年底歐洲電影獎的競賽,更將代表德國角逐2010年的奧斯卡 最佳外語片。
白色緞帶 The White Ribbon
最近的生活好像看的都是這些很沈悶的東西。
片子啊書的,看完都覺得那些灰濛濛都停留在肩膀上不肯飄走了。
這部片子很特別的地方是它是黑白電影。
我覺得導演很厲害的地方是,把顏色抽掉以後,讓人反倒可以在其他更細微的地方著眼。
例如布景的擺設跟人物的動作與表情。這些東西都好像跳脫顏色的束縛而凸顯了出來。
正如同電影所呈現的一般,這是一部劇情完全沒有色彩的電影,甚至連起伏都沒有,
透過旁白的敘述,更讓時代背景造就的那種,毫無表情的冷漠完全的彰顯。
旁白是一位學校中的音樂老師,他所講述的是他年輕時候發生在他居住的鎮上的故事。
一個醫生騎馬回家的時候被纜繩絆倒而住院了,大地主男爵的菜園遭到破壞而且他心愛的兒子被人帶走凌虐,某位農夫的母親在地主的鋸木場中意外失足身亡,醫生跟助產士無法公開的關係還有醫生對自己女兒的褻瀆。助產士智能障礙的兒子也被毆打。
或許是國情與時代背景使然,那些片中常見的一大群兒女畏懼尊敬父親的威權這些片段讓我印象深刻。
這是一部很內斂的電影,雖然故事中有點推理的意味存在,但是解謎完全不是電影的重點,因為就算到了最後,我也沒看到水落石出、真相大白的結局出現。
一副在說:這些壞事是誰幹的根本一點都不重要。反正常在發生上演。或是就算知道了是誰又能怎麼樣?大家的日子還是要繼續過下去。
有種大時代人民的那種對於苦難與不平等的事情的認命感。
就在霸凌事件頻傳的現今,我不知道導演這樣的立論是否正確。
一個教育嚴苛長輩威權的時代,與一個強調愛的教育不贊同體罰的寵溺教育互相比較起來,是否最後造成了不同的結果?
所以..............所以這部電影還蠻好看的啦 雖然它有需要忍受的地方 不過還是值得一看的(好虛弱的推薦)
推薦閱讀:
彌樂熊影評-暴力【白色緞帶】
馬賽克女郎:記憶的迷霧-白色緞帶影評
獅子王影院:【影評】/《白色緞帶》-人類歷史愚行往往源於小奸小惡
【影評】/《白色緞帶》沒有解答的人性黑洞
★2009金馬國際影展閉幕片
★歐洲電影獎競賽片
★紐約國際影展參展電影
★多倫多影展參展電影
鎮上接連發生怪事,他們被繫上白色緞帶,提醒要保持純潔…
當他抽絲剝繭想解開謎團,得到的答案卻更令他震驚…
有個老師來到一個德國偏遠的鄉村教書,這裡由一名甚具權威的男爵掌控著,其他還住有一個牧師、一個醫生、一個寡婦和一些雇農,以及他們的孩子們…。老師很快在這裡遇到了真愛,儘管四季依序,收成時好時壞,一切看來也都十分寧靜美好;但有些奇怪的事,卻突然開始發生了…。
剛開始,這些事都像是一場場的意外:有個農夫妻子,意外從腐朽地板墜樓死亡;醫生騎馬時也意外被繩索絆倒,墜地重傷…。但接著,卻越來越多詭異的事接連發 生:是誰故意將窗子打開,讓初生嬰孩在刺骨寒風中受凍?是誰惡作劇,剖開一個個快收成的包心菜?是誰輪番綑綁、鞭打了男爵和寡婦的兒子?又是誰縱火燒了穀 倉,迫使絕望的農夫上吊自殺?…村裡人心惶惶,人人束手無策,即使男爵夫人出來信心喊話,但似乎也於事無補。
【電影簡介】
敘事力道驚人《白色緞帶》榮獲坎城「金棕櫚獎」4大獎
《白色緞帶》是由德國與奧地利、法國以及義大利等四國聯合拍攝的電影,也是奧地利導演麥可漢內克從影四十年來的登峰極品,電影不但較他過去令人震懾的《鋼琴教師》和《隱藏攝影機》等作品格局更為宏大,主題並直揭歐陸曾發生的最大災禍,根源就在教育與制度,電影以古喻今,非但寓意深遠,更讓人看得一身冷汗!
《白色緞帶》劇情透過一名曾在一個德國鄉村教書的老師自敘,來描述這個鄉村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的1913-1914年間,所發生一連串不可思議的事件。劇情環繞在這名鄉村老師和他的女友,以及男爵、雇農、牧師、醫生、寡婦及一群令人驚悚詭異的孩子們之間,片長兩個多鐘頭卻緊扣人心,一股驚悚壓力並從頭貫穿到尾,深具人性及議題的探討空間。加上片中這群深受農奴制度和虛偽道德教育壓抑扭曲的孩子們,被暗示在長大後紛紛投效納粹,終於造成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恐怖迫害與屠殺…,觀點全新並且針針見血,令人不寒而慄!
不同於過去作品,漢內克這次收歛了從前駭人的拍攝手法,並以一段迷人的鄉村初戀作為敘 事主軸,而逐步帶出了對人性、教育及歷史的反芻與反省,不但不減其鋒芒,反而展現出更驚人的敘事力道。《白色緞帶》不僅榮獲今年坎城影展「金棕櫚獎」最佳 影片、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天主教人道精神特別獎,以及法國「教育部獎」等四項大獎,並已入選年底歐洲電影獎的競賽,更將代表德國角逐2010年的奧斯卡 最佳外語片。
白色緞帶 The White Ribbon
上映日期:2009-11-27
片 長:2時24分
導 演:《隱藏攝影機》可漢內克(Michael Haneke)
最近的生活好像看的都是這些很沈悶的東西。
片子啊書的,看完都覺得那些灰濛濛都停留在肩膀上不肯飄走了。
這部片子很特別的地方是它是黑白電影。
我覺得導演很厲害的地方是,把顏色抽掉以後,讓人反倒可以在其他更細微的地方著眼。
例如布景的擺設跟人物的動作與表情。這些東西都好像跳脫顏色的束縛而凸顯了出來。
正如同電影所呈現的一般,這是一部劇情完全沒有色彩的電影,甚至連起伏都沒有,
透過旁白的敘述,更讓時代背景造就的那種,毫無表情的冷漠完全的彰顯。
旁白是一位學校中的音樂老師,他所講述的是他年輕時候發生在他居住的鎮上的故事。
一個醫生騎馬回家的時候被纜繩絆倒而住院了,大地主男爵的菜園遭到破壞而且他心愛的兒子被人帶走凌虐,某位農夫的母親在地主的鋸木場中意外失足身亡,醫生跟助產士無法公開的關係還有醫生對自己女兒的褻瀆。助產士智能障礙的兒子也被毆打。
或許是國情與時代背景使然,那些片中常見的一大群兒女畏懼尊敬父親的威權這些片段讓我印象深刻。
這是一部很內斂的電影,雖然故事中有點推理的意味存在,但是解謎完全不是電影的重點,因為就算到了最後,我也沒看到水落石出、真相大白的結局出現。
一副在說:這些壞事是誰幹的根本一點都不重要。反正常在發生上演。或是就算知道了是誰又能怎麼樣?大家的日子還是要繼續過下去。
有種大時代人民的那種對於苦難與不平等的事情的認命感。
就在霸凌事件頻傳的現今,我不知道導演這樣的立論是否正確。
一個教育嚴苛長輩威權的時代,與一個強調愛的教育不贊同體罰的寵溺教育互相比較起來,是否最後造成了不同的結果?
所以..............所以這部電影還蠻好看的啦 雖然它有需要忍受的地方 不過還是值得一看的(好虛弱的推薦)
推薦閱讀:
彌樂熊影評-暴力【白色緞帶】
馬賽克女郎:記憶的迷霧-白色緞帶影評
獅子王影院:【影評】/《白色緞帶》-人類歷史愚行往往源於小奸小惡
【影評】/《白色緞帶》沒有解答的人性黑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