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愛與理性,是可以並存的嗎?
為什麼當他意圖摧毀心中的深愛,竟也同時摧毀了自己的理性?
如同人意圖影響天氣,卻造成了旋風與海嘯一般……
★美國才女橫掃國際文壇經典之作。美國亞馬遜最佳推薦書、紐約時報&各大媒體年度選書!
★書評讚譽「極具村上春樹味道」,結合波赫士的博學風趣,與辛普森家庭的獨特幽默,談的卻是愛與理性的真諦。
去年十二月,一個長得跟我妻子一模一樣的女人走進我的公寓,隨手把身後的門關上。外表看起來一模一樣,但卻不是我深愛的妻子芮瑪……
事業有成的他,嚴重懷疑妻子是個冒牌貨,並打算用一切方法去證實自己的想法無誤。
天才女作家葛茜透過一幕幕愛情心理懸疑場景,一波波隱形憂傷的轟炸,精湛描寫李奧醫師意識到妻子神秘失蹤後,如何拼湊、回溯、追索生命中曾有過的真愛足跡,並巧妙運用大氣變化解讀愛的真諦:如果我們無法預測明日的天氣,又怎能準確預知愛情的未來之路?
看完全書,我們不禁要問:愛與理性,是可以並存的嗎?為什麼當他意圖摧毀心中的深愛,竟也同時摧毀了自己的理性?如同人意圖影響天氣,卻造成了旋風與海嘯一般.........
資料來源:博客來網路書店
不是我的菜。
看完的時候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
我企圖站在作者書寫的觀點,想要察覺她意圖表達的東西。
因為站在讀者的立場我一直無法清晰的透視這一切到底在幹嘛。
我認為「定義」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例如當你看一場電影,雖然電影的故事是以戰爭為背景,但是它描寫的一對情人的愛情故事。
那麼你該以戰爭片來看待這部電影,或者是愛情片?
這就是我所謂的「定義」問題。
若是今天導演想要表達的是在戰爭背景下那種刻骨銘心的愛情,但是你卻抱持著看戰爭片的心態,
你一定會抱怨這部片子一點都不精彩,因為爆破跟打鬥場面一點都不如預期。
同樣道理,我想說的是,我抓不到這本書的調性。
故事內容是在講一名精神科醫師,他患有精神病的故事。(這是我自己看完的解讀)
有一天他走回家,看到的卻是一個老婆的冒牌貨。
他無法相信眼前站的就是他最重要親近的老婆,而是因為某些陰謀或者任務而被派來頂替的冒牌貨。
為了追查出真相,他開始了一場冒險之旅,在這段旅程中,讓讀者看清了夫妻間橫亙的問題,還有瞭解了這些劇中人的過去。
看這本書的感覺,就很像你打開一個精神病患者的腦袋,
然後望著那些漂浮其中的古怪想法,卻無法解讀這些東西,因為你無法確定這些漂浮物代表的是什麼。
整本書的書寫我覺得很沒有條理,是一種幾近瘋狂的表達方式,我只知道有一個謎團,男主角帶領我們去解謎。
但是整體結構很不清楚一片混亂,沒有主軸沒有重點沒有方向,讓閱讀者有一種從頭到尾都迷路在森林裡的感覺。
是那種你知道自己在森林,也知道此刻自己在迷路,但卻不知道該怎麼辦也一直走不出去那樣。
這種書會讓我讀起來很累,但是每每遇到這種書,我總是會在無數次想放棄之間勸服自己,
如果它有一個驚人的結局怎麼辦?如果整本書都是鋪陳等待最後一刻謎題揭曉怎麼辦?
如果這是一本需要用很多的耐心去灌注出一個美麗的結果那怎麼辦?
因為這些擔心,我通常都會很很很忍耐的去看完一本書,然後再默默的咒罵或者把書束之高閣。
嗯,這本書對我來講也是其中之一。
覺得焚書坑儒應該用在這指數:★★★★★
你真是作家夢寐以求的好讀者啊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