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1日

夢的遊樂園。

http://im1.book.com.tw/exep/lib/image.php?image=http://addons.books.com.tw/G/001/4/0010469514.jpg&width=200&height=280&quality=80




歡迎光臨!把遺憾當作遊園券,把成長當作紀念品!


「直木賞」、「山本周五郎賞」、「坪田讓治賞」三大文學獎得主重松清


  彌生子很討厭遊樂園。全家出動、充滿笑聲、氣氛歡樂到極點,反而顯得虛假造作的遊樂園!即使已經過了許多年,她早已搬離比鄰遊樂園的兒時住處,卻仍然無法忘掉那段不愉快的回憶。


  她記得爸爸為了喜歡看童話故事的她搬到遊樂園隔壁,她記得爸爸從此為了高額房貸而忙得沒有時間陪她。她也記得,爸爸還沒來得及陪她到遊樂園就撒手人寰。她更記得,在爸爸的葬禮上,僧侶的誦經聲不時被雲霄飛車轟隆聲淹沒的諷刺情景。


  很多年以後,當她已為人妻為人母,在老遊樂園即將拆遷的前夕,她卻彷若受到感召般地重遊舊地。而那些斑駁的記憶,那些失落的夢想,那些無以名狀的憂鬱,竟不停地迴轉、盤旋、飛舞。朦朧之中,她似乎看見了另一個自己……


   成長的代價是什麼?幸福是隨手可得的嗎?「日本導演最愛的作家」重松清用九個故事告訴我們答案。這些故事取材自城市印象與家庭片段,蘊藏其中的人際難 題、情感掙扎、夢想與現實的落差,生動寫實地就像你我日常生活的翻版。閱讀九則短篇,就如同暢遊夢的遊樂園,讓我們重拾被遺忘的美好,並看見生活的無限可 能,從中發掘追求幸福的動力!


作者簡介


重松清Kiyoshi Shigematsu


   一九六三年生於日本岡山縣,畢業於早稻田大學教育學部。曾任出版社編輯,一九九一年以《Before Run》在文壇嶄露頭角。其創作多以家庭生活為背景,深入探討蘊藏其中的人際難題與情感困境。一九九九年他以《小刀》獲得「坪田讓治賞」,以《邊緣》獲得 「山本周五郎賞」,二○○一年更以《維他命F》榮獲日本文壇最高榮譽「直木賞」,被譽為是家庭小說的最高傑作。而貼近現代社會、處處流露真情的寫實風格, 也讓他的作品多次被改編搬上大銀幕,包括《疾走》、《畢業》、《在那天來臨前》、《你的朋友》和《青鳥》等等,並為他博得「日本導演最愛的作家」的美稱。


 


資料來源:博客來網路書店


 


在博客來的介紹網頁中,幾存的這篇編輯手札寫得很好:那些最深刻的情感,於是流動了起來。


這是我第一次閱讀這個作者的作品,那時候一看到書籍簡介的時候,就決定要買了。


究竟「把遺憾當成遊園券,把成長當成紀念品」的,將會是怎樣的一座遊樂園呢?


 


這兩天剛回台灣整理完行李,在睡睡醒醒一面調時差的空檔,隨手揀了這本書來讀。


想說是短篇的作品,應該可以隨性的閱讀。只是沒想到一翻開,就給了我意想不到的感受。


我剛看第一、二篇的時候,其實心裡會有點毛毛的。


這本書裡有我沒有想到的原料-驚悚。其實頗有朱川湊人的貓頭鷹男的味道耶。


雖然這是九個各成一格的短篇,但是每一篇的故事都是繞著應該是日本某條名為「富士見線」的鐵路為背景的故事。


我查了一下「富士見線」這個詞,相關的資料只有一座名為富士見的城市。而富士見的意思,就是可以眺望到富士山。


我想也許作者以這條可以瞥見富士山的鐵路為主題,是希望給人「只要往前行,就可以見到富士山,就可以美夢成真喔」這樣的構想吧。


簡介裡說這個作者是擅於經營「家庭題材」的寫手,的確裡面很多個短篇都是圍繞著一個家庭而成的故事,


但其實也有不少探討到社會問題的層面。例如第一個短篇寫的就是獨居老人不肯遷移舊社區的故事。


或者是那個每天在學校被同學欺侮,不知道怎麼面對明天的霸凌事件。


這些都是跟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社會問題,越來越多的作者著手於這方面的題材,不斷在提醒我們社會問題日益嚴重的程度。


 


每個人的生命都會有自己的殘缺存在,有很多的殘缺是我們已經無法、無力去改變或者彌補。


唯一能作的,就是讓自己痊癒並且繼續向前。


我想作者想要表達的,是「家庭的力量」。


當我看到夢的遊樂園這個短篇時,竟然可以在看到某兩行的時候突然眼淚潰堤小小聲的哭了起來。


故事中的父親為了讓患有氣喘的女兒-彌生子有更好的居住環境與空氣,搬進了那個緊鄰遊樂園但對他來說負擔太大的社區。


父親因此連假日都馬不停蹄的工作,一直到某一天的晚上,在排隊等車時突然倒下就再也沒有醒來過。


母親在父親走後挑起了龐大的房貸,從來沒有搬出這個社區的念頭。


一直到彌生子已經成家想接她安享天年時,她都還是不願意離開那棟房子,此時的遊樂園早已因為經營不善而關閉了。


母親說:這是你爸爸買給我們的房子啊。怎麼能夠輕易的離開。


彌生子從父親驟逝後一直責怪父親為何要這麼勉強,去作自己能力範圍以外的事情。


也開始討厭禮拜天的遊樂園,傳進耳朵的笑聲,遊樂設施運作時的音樂聲,還有父親帶著孩子開懷大笑的身影。


一直到那天彌生子作了一個夢,夢裡是還是小孩的她。


小彌生子說這座遊樂園因為太寂寞所以有時會邀請已經死掉的孩子或是太早變成大人的孩子來遊玩。


說沒有一個小孩子會討厭遊樂園。還問彌生子知道為什麼遊樂設施總是在最後會回到原點嗎?


因為小孩子希望這些快樂永遠不會消失可以一直重複下去,可以在旋轉看到父母時大聲的發出「呀呼」的聲音,揮揮手之後再繼續玩。


 


如果要說這個世界上無條件付出的愛的第一名,我想大家多半都會認同是父母對於孩子的愛吧?


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形式,但即使是不同的形式,卻都是相同的出發點。


 


那些我們已經回不去的過去,那些在身體血液中已經留下傷痕的烙印,


這些我們攜帶在身上,可能一輩子背負無法擺脫的回憶。


都將成為我們身上專屬的印記,而他所代表的意義,將只有自己最清楚。


我們還要繼續往前,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有辦法回到原點。


 


 


 喜歡封面的摩天輪指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