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 紀伊國屋書店年度BEST30
★2007 週刊文春推理小說BEST10
★2008「這本推理小說真厲害!」TOP10
★2008 本格推理小說BEST10
**徵人廣告**
徵求「人文科學實驗」受測對象
時薪三萬五千元起,24小時計薪
無經驗可,年齡性別不拘,另有高額獎金
你唯一要做的工作,就是讓自己活下來!
雖然覺得這個打工徵人的廣告很詭異,但想買車的窮大學生結城理久彥,跟全身名牌、但好像也很缺錢的富家小姐須和名祥子,還是都應徵了這項時薪高得離譜的 打工。工作是參與一項內容不詳的實驗,一共招募了12位參與者,而這12位年齡不同、身份不同、目的不同的參與者,必須待在一個地下密室長達七天之久,中 途不得離開。
隨著實驗的規則與目的逐一揭曉,12位成員才發現,每個人都拿到了足以致命的武器,而唯一要做的事,就是想辦法讓自己活下來,但機關陷阱重重,加上相繼有人死去,大家於是開始陷入可怕的恐懼與焦慮中......到底最後誰才能活下來拿到最高的獎金與酬勞呢?
資料來源:博客來網路書店
這是少數看過試讀本之後買的書,但是也擱在架上好一段時間了。
這個禮拜想說好久沒看推理小說,於是就把這本拿出來讀了。
也許是因為太久沒有看推理小說,這本書的架構讓我感覺很散亂,
花了一些時間才習慣字裡行間那些紊亂的謎題。
在我看到三分之二左右,開始覺得其實作者的贅字太多,
整個故事的節奏也不夠緊湊清晰,讓人彷彿陷入五里迷霧中摸不著頭緒。
其實推理小說主要是讓讀者跟著故事發展解開謎題,
但是我認為推理書很重要的部分是架構一定要清楚。
就因為書籍本身一定是從謎團走入結果,
所以一開始一定是以懸疑為主軸,充滿很多問號,
若是無法確實掌握到以某個方向專注切入,
很容易讓閱讀的人感覺似乎不止自己,而是連作者本身都陷在謎團裡。
在我還沒閱讀完畢之前,對於這本書的評價不是很高,基於上述的理由。
但耐著性子看到最後時,我發現其實作者的鋪陳伏筆全都是為了三百頁之後的結果敘述。
感覺前三百頁大可以濃縮成一半以下的頁數書寫即可,
因為全書精彩之處都在後面短短不到一百頁的空間裡。
而主題「算計」也在最後的部分清楚呈現。
這十二個各懷不同想法而應徵參加實驗的受驗者,
經過七天暗室中的相處,不同的人格特質一一浮現。
一直到闔上書本我的內心才稍稍為這本書平反,
認為整體雖然太過散亂,但最後精華處有點出重點。
這應該算是日本「本格派」類別形式的推理小說,
不過我只能小聲說,本格派一直都不是我的菜啊。。。。
被我捐出去指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