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24日

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


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十年典藏版)

全臺70萬人,全世界1,100萬人購買這本書,

開啟熱淚中洗滌人生的閱讀之旅. 生命中最根本的震動!


‧本書作者,米奇,曾經是老師眼中的希望。大學畢業後,他進入社會,載浮載沈,曾有的理想逐漸幻滅,人生的課題日益龐大難以面對。十六年後,他偶然與大學時代的恩師重逢,而這時他的老師只剩下最後幾個月可活。於是,他又上了十四堂他老師的課……



‧米奇每個星期二到老師家探望他。這位老師,墨瑞‧史瓦茲(Morrie Schwartz),面對著死亡一步步接近,誠實看見自己在死亡面前的恐懼與脆弱,承認自己對人世的眷戀不捨,但他掙脫這些情緒,展現出洞澈人生之後的清明與安靜,並且帶著幽默感。

‧墨瑞不僅自己勇敢面對死亡,窮究死亡的多重意義,更藉著與學生米奇的談話,一點一點讓米奇因為世故而僵硬的心逐漸柔軟,讓他重新看待生命。

‧作者在夢想褪色、視野變窄、情感變得僵硬的時刻,有機會聆聽昔日恩師的教誨。讀到這本書的人,也彷彿跟著旁聽了這堂叫做「什麼是人生」的課,汲取了其中的智慧與溫暖。這是個會發光發熱的故事,讀後會讓你一輩子難忘。



資料來源:taaze


這是一本非常適合一讀再讀的作品。

裡頭除了講述莫利教授不被現實與病魔打倒的精神之外,他跟米奇的14堂課,都是極具意義的人生道理與課題。

面對死亡,我們都該學習莫利教授的堅強與韌性。

而面對生命,我們都該不斷的檢視自己所失去,以及自己所需要的部分。


生命從來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正如與生命道別一樣從來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一般。

然而莫利教授教會了我們,死亡不是一種告別也不是一種失去,而是一種轉換境界的陪伴與存在。



精神與靈魂,才能有辦法藉由後世人的懷念與相信,不斷的流傳下去。

雖然病魔霸佔了教授的身體,但莫利教授卻從未出讓自己的靈魂。

這是他唯一珍視,也是唯一擁有的永恆。



好幾年前看過這本書,但內容大致都忘得差不多了。

一直到去看了金士傑飾演莫利教授的舞台劇之後,才讓我興起重讀這本書的慾望。

也因為看過舞台劇,有了視覺上的輔助,更讓我對於書中的情節有了更深層的共鳴與感受。



生命從開始就是一種準備告別的預演。

不同的是,在過程之中,你留下了什麼,你得到了什麼。



很棒的一本書,推薦給大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