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播時間:97年12月14日(日) 22:00~23:30
製片:吳光武
編劇:馬自明、王傳宗
製片:吳光武
編劇:馬自明、王傳宗
導演:王傳宗 http://blog.pixnet.net/jimulder
主要演員:
林宗仁 飾 阿財
高英軒 飾 大勇
李律 飾 小愛
Paul Rosevere 飾 保羅
張毓晨 飾 芝瑩
主要演員:
林宗仁 飾 阿財
高英軒 飾 大勇
李律 飾 小愛
Paul Rosevere 飾 保羅
張毓晨 飾 芝瑩
劇情簡介:
老人阿財擁有一台開了二十多年的農耕車,
終其一生在屏東鄉下種香蕉。
某天,15年前大吵一架而離家出走的兒子大勇,
突然寄了一張喜帖下來,說他要結婚了。

阿財看著喜帖悲喜交加,不知該不該到台北去參加兒子的婚禮?
因為他和兒子大勇15年沒有聯絡了,
再加上身邊的錢也不夠到台北,也沒錢入聘。
左思右想之下,阿財決定賣掉農耕車,
然後帶著因價錢談不攏而賣不出去的香蕉到台北,
去參加兒子的婚禮……。
終其一生在屏東鄉下種香蕉。
某天,15年前大吵一架而離家出走的兒子大勇,
突然寄了一張喜帖下來,說他要結婚了。

阿財看著喜帖悲喜交加,不知該不該到台北去參加兒子的婚禮?
因為他和兒子大勇15年沒有聯絡了,
再加上身邊的錢也不夠到台北,也沒錢入聘。
左思右想之下,阿財決定賣掉農耕車,
然後帶著因價錢談不攏而賣不出去的香蕉到台北,
去參加兒子的婚禮……。
就在阿財啟程沒多久,
村子裡面出現了一名年輕人。
他就是南下找爸爸參加婚禮的大勇。
於是,一段父子二人相互追尋的療傷之旅,就此展開……。

by 王傳宗
資料來源:公視人生劇展
延伸閱讀:芭娜娜上路故事介紹、芭娜娜上路幕後花絮
我昨天晚上為了看這個,放棄了我FB的種菜跟上餐,也放棄了wii的超級瑪莉...
整個人就傻傻跟著這部電視劇展的劇情哭哭笑笑著。
其實有一陣子本土電影沒落,然後到前幾年的海角七號才又再次復甦,
之後的艋舺、父後七日、當愛來的時候、第四張畫....感覺起來本土電影又進入了另一個里程碑。
我想說的是,我覺得本土的電影類型的作品,都有一股非常奇特的張力。
或許有一部份的原因,是因為自己就是台灣人,對於拍攝這塊從小生長的土地,自然會有一種親和力與無形之中形成的凝聚力與認同感。
甚至我也漸漸步入臺灣社會老中青世代中的「中」字輩了,其實在過了人生精華的頂端,在生命開始走下坡時,你會發現這是一種逐步潰散瓦解的過程,包括你的身體、機能,包括你的記憶力、你的執著、你的抱負....
也許因為這些林林總總的原因,本土這些充滿濃濃的人情味、鄉土味以及反應社會變遷話題的電視電影劇作,對於我而言,更有著無可被取代的神奇地位。
在這部電視劇中,因為海角七號爆紅的茂伯,首次獨挑大樑在電視劇中擔任主角。
他光是靜靜的凝視前方的眼神,都有一種強大濃郁的張力,好像他根本不用說話,只需要用眼神,就能夠完整的傳達自己所要表達的東西給觀眾。劇情方面也有濃厚的鄉土味。至少在我記憶之中,兒時的臺灣,的確是出現過短暫片刻的,這樣的光景。
看著阿財對人訴說、緬懷在經濟起飛時代,蕉農在臺灣擁有如何崇高的地位,那一個憑藉著農業把台灣推出去、讓家人富足的世代,對比著現今農業的沒落這樣的背景,我只能說阿財你的人生真是起起落落啊......
這其實是一部繞著老人議題但以社會變遷為背景、以城市鄉村差距為對比的複合式公路電影。
你能夠輕易從阿財這個老蕉農的眼神中,去感受到他的落寞、他的孤單、他的刀子嘴豆腐心、以及他所經歷過、他所背負著的那個時代背景。
阿財身上那件噴濺滿蕉汁的襯衫,是他一輩子勞碌生活的寫照,也代表著他對於這片土地的謙卑態度、認同還有執著。
電影後面的部分,適時的插入了一些非常老舊的當年蕉農的身份地位的照片,這更加讓觀眾可以融入導演所布置的那個光景場合之中。
我覺得每次看這種劇展,都會有一種滿溢的感動浮現,然後每次都一面看,一面偷偷擦眼淚,一面咒罵幹嗎把戲演得那麼感人,卻又忍不住一面稱讚臺灣電影...讚啦!
對於我而言,這也是一項臺灣人的驕傲!
真的很棒的電影,下禮拜天下午2:30有重播,請大家準時收看啦!!!
村子裡面出現了一名年輕人。
他就是南下找爸爸參加婚禮的大勇。
於是,一段父子二人相互追尋的療傷之旅,就此展開……。

by 王傳宗
資料來源:公視人生劇展
延伸閱讀:芭娜娜上路故事介紹、芭娜娜上路幕後花絮
我昨天晚上為了看這個,放棄了我FB的種菜跟上餐,也放棄了wii的超級瑪莉...
整個人就傻傻跟著這部電視劇展的劇情哭哭笑笑著。
其實有一陣子本土電影沒落,然後到前幾年的海角七號才又再次復甦,
之後的艋舺、父後七日、當愛來的時候、第四張畫....感覺起來本土電影又進入了另一個里程碑。
我想說的是,我覺得本土的電影類型的作品,都有一股非常奇特的張力。
或許有一部份的原因,是因為自己就是台灣人,對於拍攝這塊從小生長的土地,自然會有一種親和力與無形之中形成的凝聚力與認同感。
甚至我也漸漸步入臺灣社會老中青世代中的「中」字輩了,其實在過了人生精華的頂端,在生命開始走下坡時,你會發現這是一種逐步潰散瓦解的過程,包括你的身體、機能,包括你的記憶力、你的執著、你的抱負....
也許因為這些林林總總的原因,本土這些充滿濃濃的人情味、鄉土味以及反應社會變遷話題的電視電影劇作,對於我而言,更有著無可被取代的神奇地位。
在這部電視劇中,因為海角七號爆紅的茂伯,首次獨挑大樑在電視劇中擔任主角。
他光是靜靜的凝視前方的眼神,都有一種強大濃郁的張力,好像他根本不用說話,只需要用眼神,就能夠完整的傳達自己所要表達的東西給觀眾。劇情方面也有濃厚的鄉土味。至少在我記憶之中,兒時的臺灣,的確是出現過短暫片刻的,這樣的光景。
看著阿財對人訴說、緬懷在經濟起飛時代,蕉農在臺灣擁有如何崇高的地位,那一個憑藉著農業把台灣推出去、讓家人富足的世代,對比著現今農業的沒落這樣的背景,我只能說阿財你的人生真是起起落落啊......
這其實是一部繞著老人議題但以社會變遷為背景、以城市鄉村差距為對比的複合式公路電影。
你能夠輕易從阿財這個老蕉農的眼神中,去感受到他的落寞、他的孤單、他的刀子嘴豆腐心、以及他所經歷過、他所背負著的那個時代背景。
阿財身上那件噴濺滿蕉汁的襯衫,是他一輩子勞碌生活的寫照,也代表著他對於這片土地的謙卑態度、認同還有執著。
電影後面的部分,適時的插入了一些非常老舊的當年蕉農的身份地位的照片,這更加讓觀眾可以融入導演所布置的那個光景場合之中。
我覺得每次看這種劇展,都會有一種滿溢的感動浮現,然後每次都一面看,一面偷偷擦眼淚,一面咒罵幹嗎把戲演得那麼感人,卻又忍不住一面稱讚臺灣電影...讚啦!
對於我而言,這也是一項臺灣人的驕傲!
真的很棒的電影,下禮拜天下午2:30有重播,請大家準時收看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