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27日

變成麵包的夢。

http://im1.book.com.tw/exep/lib/image.php?image=http://addons.books.com.tw/G/0/0010210950.jpg&width=200&height=280&quality=80




奇特的書名、可愛的插畫,即使是在不知道書內容的情況下,在對不同年齡、性別、職業的讀者都能引起興趣。


從故事主旨來看, 和《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類似,都是採用「成人童話」的方式來敘述生命的自我實踐。故事內容是敘述小麥田裡的一群小麥子,發現自己的身體逐漸變黃,以為生 病了,很害怕,但是路過的風告訴他們,變黃是因為他們成熟了,即將邁入新的人生。對於未來的人生,小麥子充滿了憧憬與想像。究竟是要作「烏龍麵」、「甜不 辣」還是「麵包」好呢?當他們終於被採收以後,漸次經歷了「磨成粉」、「發酵」、「拌和奶油」、「鹽」、「燒烤」等等過程以後,終於完成了小麥子的「人 生大夢」。


作者的文字優美,故事富啟發性,既不落俗套也不至於晦澀難懂。書中有非常多的情節,都象徵著現實人生的某些階段。小麥的一 生,隱喻著人的一生。長在小麥田裡的「小麥」正是象徵著即將踏入成人的青少年學子,而「發酵」、「奶油」、「鹽」等階段分別象徵著人生的磨練、戀愛、重新 找回自己。「奶油」的階段讀起來十分可愛動人,「鹽」的階段則十分發人深省。最後的「烘焙」,隱喻著死亡,讀來有點悲傷,但結尾是另一個生命的開始。不但 讓人覺得與宇宙世界同在,又重新以充滿希望、透徹的態度面對生命。


這本書十分適合推薦給年輕學子,因此對於讀書會、學校,都有非常好的切入點。


資料來源:博客來網路書店


 


 


我...........


我在想....如果有一隻豬仔....拼命想像自己長大到底是要當紅燒蹄膀好....還是要當蒜泥白肉...或者糖醋排骨、乳酪豬排、紅燒獅子頭...


天吶 怎麼突然變成在寫豬肉料理食譜



總之這種想法一直讓我覺得毛骨悚然@@.....(而且也覺得心得寫到這裡應該就可以了









我國中的時候,國文老師曾經在早修的時間,出了一個作文題目叫「如果一棵麥子不死」。也不知道為什麼我一直到現在都還記得這個作文題目。不過我在想,是不是這個這個作者小時候也曾經被老師出過這樣的作文題目呢?(一整個完全不認真寫心得)






好啦,我覺得這本書提供了孩子一個很棒的觀點,我覺得現下的小孩很缺乏「本分」的觀念。


人總是不想面對艱難的部分,但是這個就像是破繭而出的蝴蝶一樣,翅膀若是沒有用力的掙脫繭的束縛,那麼就無法藉由這樣的使力而讓整個蜷縮的翅膀張大、展開。


這個故事簡單明瞭的告訴我們,努力是唯一實踐夢想的道路。


總不可能因為想當老闆就去搶銀行、想當歌手就去佔領電視台吧?


現代人的物欲觀念其實也太氾濫,我們都漸漸忘記了夢想的可貴,跟它的大小無關,而是「有夢」本身就是一種價值。







或許我們都該重新審視自己存在的世界與生活,來一場出走,或者策劃一次的重整,生命雖然無法重來,但每天都是一個新的開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