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13日

集結號。

http://tw.ent2.yimg.com/mpost/27/22/2722.jpg



戰爭,猶如一場死神的盛宴。一旦踏上戰場,就等於隨時準備獻出寶貴的生命,然而對於穀子地來說,還有比生命更寶貴的,那就是屬於九連47個弟兄的崇高榮譽。他用盡畢生的時間去尋找死難的戰友們,無論如何都要將榮譽歸還給這群年輕的英烈。



1948 年的淮海戰役,中國人民解放軍與國民黨軍隊的戰鬥空前慘烈。九連連長穀子地接受了一項阻擊戰的任務,他與團長約定以集結號作為撤退的號令,如果集結號不吹 響,全連必須堅持到最後一刻。一座廢棄的舊窯場裏,47名戰士奮勇廝殺,終究火力懸殊寡不敵眾,穀子地親眼看著戰友們一個個死去卻無能為力。排長焦大鵬是 穀子地的左右手,他在臨死之前說自己聽到了集結號響,讓穀子地帶著僅剩的幾個弟兄撤退,戰士中有人附和有人反對,大家對此產生了分歧。穀子地此時發現友鄰 部隊早已撤退,他懷疑是自己忽略了號聲,導致戰友們枉送性命。強烈的震驚和內疚之下,他攜帶炸藥包奔出窯場隻身前往敵軍戰壕。其餘戰士最終全部陣亡。穀子 地受傷後卻被解放軍當作敵軍士兵俘虜。



在後方的醫院裏他才得知,自己原來的部隊番號已經取消,他不僅難以證明自己的真實身份,甚至戰死的 46個弟兄都將被視為失蹤者……穀子地設法加入解放軍炮兵部隊,跟隨隊伍的步伐南征北戰,他生存的唯一動力只是為死去的戰友找回應有的榮譽。即使時光飛逝 事過境遷,即使歷史已漸漸被人淡忘,那刻骨銘心的兄弟情誼卻絲毫不減,在穀子地的腦海裏,永遠鮮活的是自己那些兄弟們的影像:王金存,焦大鵬,薑茂才,呂 寬溝……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深閨夢裏人。與穀子地一樣執著尋找的還有孫桂琴,指導員王金存的妻子。直到遇到穀子地,她才確信自己的丈夫 早已戰死他鄉。蒙受冤屈的兩人有著共同的哀傷與信念,他們一起踏上了求證之旅。穀子地把孫桂琴介紹給自己在炮兵部隊時的摯友趙二鬥,見證他們喜結良緣。



當他們終於回到當年發生血戰的舊窯場,卻發現戰場遺址已因煤礦開採而面目全非。除了穀子地之外,沒有人知道,甚至沒有人相信就在這個窯場下面,躺著幾十名壯烈犧牲的戰士。穀子地發瘋似的挖掘如山的煤礦,無論如何他都要讓真相大白……





集結號  Assembly

上映日期:2008-08-01


類  型:戰爭


片  長:1時45分


導  演:馮小剛


演  員:胡軍、張涵予


發行公司:海樂


資料來源:奇摩電影




我在看完電影「風聲」之後,對於裡面的硬漢角色-張涵予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之後就去搜尋了一下他的資料,才發現原來張涵予是演了這部集結號而得到金馬獎影帝的殊榮。

那當然要把片子找來看啊!



那是一個....很自然而然、不知不覺、鬼府神差就翹了班的下午...

 一開始的開場就是最後結束的那一幕,也是整部電影的主題-號角。

集結號是一首軍歌,由張涵予帶領的這支小部隊必須身負艱險任務到最前線去阻隔敵人的入侵,而長官給的命令是只要沒有聽見吹著集結號的喇叭,大家就不准撤退,必須死守戰區。



其實很像我們小時候看的愛國電影,只是這次角色由國民黨換成共產黨,這是一部深刻描寫國共內戰的電影,所以我一直很好奇,大陸將會怎麼拍演這樣的愛國電影。



對我而言,串連小時候記憶的謝將軍死守四行倉庫那一幕幕催人熱淚的電影情節一直在心中生根存活著。我以前從不認為自己的愛國意志有多強烈,但是自從去年看了十月圍城之後,那股無以名狀的熱血便像蟄伏已久的蟬一樣,時機一成熟便爬上了枝頭。



在我看過十月圍城與這部集結號之後,我突然對於大陸電影有了一種不同的想法。我覺得它們處理得很好的地方是這些電影的共同特色都不是那種彰顯個人主義或者是英雄崇拜主義式的電影。

十月圍城講的那些英勇保護孫先生的都是平凡無奇的鄉民,而集結號中的貫穿整部電影主軸的連長從頭到尾都只是利用戰爭作為背景,但是深刻的去描述他愛護他連隊弟兄的心。



死守前線到最後整個隊上的40幾個人全數罹難,他要大家犧牲自己的性命換取戰爭的優勢,但是最後自己卻苟活了下來。於是他耗盡一輩子的心力想去找出當初這些為他賣命弟兄的屍骨。



這是一種迥然不同的視野。大家並非官冕堂皇的去強調對於國家對於黨派的愛,而是純粹為了手足同袍的情誼而犧牲自己。

我很喜歡這種"小家子氣"的視野。因為這才是最真實的東西。

我不會為了國家這個虛無的集合名詞去犧牲自己,但是我願意為了同袍為了親人為了在乎的任何人去犧牲自己。

這顯得真實並且公正合理多了。





我在搜尋相關資料的時候,看見了某個部落格格主的心得。我覺得他寫得非常棒。推薦給大家。延伸閱讀:我的影評




這個格主提到了一個台灣大陸之間不同的特質。他說台灣人以往看電影,幾乎都是以演員導向為主,會去欣賞知名的、自己喜愛的演員演的電影,但是大陸人看的卻是導演。只要是馮小剛的作品便是票房的保證。



而大陸電影亦發蓬勃的現在,每每看見許多電影我都有一種嘖嘖稱奇的感覺,我喜歡那種為了演一部戲給觀眾欣賞的感覺,而非那種強調鼓譟愛國情操的矯作劇情。



雖然前陣子東京影展事件讓我覺得很憤慨,但是我也不會因為這樣就不去看好的電影。

從頭到為我堅持的立場都沒有改變過,就是不該讓有心人士操弄而讓藝術泛政治化。



對於美的欣賞是一種與生俱來的需求。



所以只要是好的電影,我都願意為了背後辛苦的工作團隊而起立鼓掌。



有空看看這部電影吧,我個人非常喜歡。

它拉大了我們對於戰爭原有的狹隘格局,讓我們看見一場戰爭的背後,一個無名小卒的歷程。








每一個犧牲,都是永垂不朽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