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3日

風聲。

http://im1.book.com.tw/exep/lib/image.php?image=http://addons.books.com.tw/G/001/7/0010448337.jpg&width=200&height=280&quality=80

一場驚心動魄、意志與才智的較量

還原一段無名英雄的傳奇......

「中國的丹.布朗」、華語諜報小說家之王---麥家

繼《解密》《暗算》後最新力作


一棟鬧過血光之災的空樓,幾個在夜色掩護下陰謀般潛入的軍官,

像一把殺過人的刀,落入一隻殺過人的手裡......


故事發生在1941年春夏之交,日偽時期,對日抗戰進入新「三國」時期,汪精衛的南京國民政府,蔣介石的重慶國民政府,毛澤東的陝甘寧邊區政府勢成三足 鼎立,各自為政,互為掣肘。地點則是在素有天堂之譽的杭州,西子湖畔,一棟因鬧過血光之災而顯得陰森可怖的院落---裘莊。小說講述代號「老鬼」的共黨間諜,打入日偽情報組織內部,提供重要情報。但在緊要關頭,日偽截獲情報,切斷傳送路線,「老鬼」也被監控,面臨身分暴露的危險。在裘莊裡,「老鬼」與日偽 以及同樣打入該組織內部的國民黨軍統特務周旋,展開一場你死我活的明爭暗鬥,層層的謊言、陷阱與殘酷的刑求,使裘莊陷入恐怖的混亂中。最後關頭,「老鬼」 不得不犧牲生命,設法將情報傳遞出去......


錯綜的線索,難解的謎團,生與死的抉擇,誰能在這場意志與才智的較量中贏得最後勝利?


★第六屆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獎

★《人民文學》年度最佳長篇小說獎




資料來源:博客來網路書店






因為看了電影很喜歡,所以就買了書回來看。

結果書跟電影整個故事走向差好多啊啊啊....



雖然看過的大陸文學不多,但是我很喜歡那種專屬於大陸作家寫作闡述的方式與口條,非常有味道。



這本書總共分成三個部分,前面兩個部分是藉由兩個不同黨派的諜報人員分別闡述同一個事件。

這個部分讓我感受到在戰亂交錯的時代之下,那種非當事人無法釐清孰是孰非的錯亂。

基本上,歷史這東西,總是可以因為黨派色彩政治立場不同而有不同的結果呈現。

這本書的背景是日軍侵華時,共產黨與國民黨這兩個當時的地下組織的抗爭故事。



對於歷史瞭解不多的我,也因為這本書而意識到,當外國想要鯨吞蠶食中國這塊大餅時,即便當時是處於對峙狀態的國共兩黨,其實在這短暫的時期中,依舊有著共同的敵人:日本。





書中寫的情節其實很錯綜複雜,尤其是兩部完全截然不同的說法讓我覺得很混亂。

然後最後將兩部連結起來的那個真相,我覺得...有點太刻意了。

感覺起來一切都像是作者精心打造的佈局,最後告訴你:其實無關於黨派與戰爭,而只某人的身世的追尋這樣的感覺。



基本上我覺得電影演得比較好,至少電影把整個混亂的毛線團,只挑了一個主軸呈現。

你也不用在看完之後有種丈二金剛摸不著頭緒的感覺。



而且第三個部分的介紹,我覺得其實可以省略不寫的。

不然應該刪減後放在前面就好,不需要特出獨立一個篇幅來描寫這個部分,因為沒有那個必要性。



電影把這本書交代得比較清楚完整,連貫並且一氣呵成。

我不太喜歡那種沒有前因後果然後硬生生冒出來的東西。

若是一個故事連最基本的邏輯都沒有,那對於讀者而言,整個故事很容易變成一個鏤空的架構。









看書不如看電影指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