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4日

女人.房子.一本小說。

女人.房子.一本小說

「被中學開除後,我必須加快腳步成長。也許在這粗暴的過程中,我失去了大部分的青春……」


故事裡的「我」,其實是作家格納齊諾的化身。在這本自傳色彩小說中,他敘述十七歲少年維岡被學校開除後,因緣巧合下過著奇妙的雙重生活。白天,他 是工廠學徒,夜晚,幫當地小報社採訪新聞。這個一無所有的夢想家,原本只盼望人生能擁有三樣東西:一個女人,一間房子和一本自己寫的小說。但隨著最要好的朋友自殺,他發現自己雖然活著,卻像混泥土攪拌機一樣空轉……

國際書評家一致讚譽,這是德國最幽默文學大師格納齊諾代表作之一。他將傳統題材的成長小說,融入獨特的觀看世界的角度:輕盈、奇特、充滿巧思,語言獨具一格,又深情感人。

資料來源:taaze


這個作家的「一把雨傘給這天用」我在幾年前買了,卻一直沒有讀完就擱置在一邊,結果前陣子看了這本書在anobii的評論,出於好奇買回家,結果書比我想像中好看很多。


故事是帶有半自傳性質的書寫十七歲的少年因為被學校開除後,前途茫茫不知如何是好,而頭痛的母親四處帶他找尋工作,最後找到了一份工廠學徒的工作。雖然這是一份他非常不願意接受的工作,但為了讓已經遠離學校生活的自己能夠有一份餬口的工作,於是他無奈的接受了。但在這個過程中,他從未放棄自己的夢想,總是不斷的投稿,一直到有一天,某個報社的主管決定給他機會,讓他當一個業餘採訪的小記者。


這個故事其實很明顯的刻畫了存在於一個人身上夢想與現實雙方的差距。白天的工作他雖然不喜歡卻可以帶給他穩定的收入來源,而夜晚的兼職雖然讓他累個半死而且沒有時間與女友約會,但他卻怎麼樣都不願捨棄。看完這本書,我忍不住敬佩起故事裡的這個少年,也感嘆起在現今社會中,其實沒有一技之長的人難以存活,尤其是像主角一樣突然從學校中被踢進社會裡,一夕之間就成了社會中的弱勢族群,但因為他的鍥而不捨,讓他也有機會將他的興趣與專長轉變成一項在社會上可以立足的生存技能。

然而他的知音朋友驟逝,卻帶給他極大的打擊,也再度讓他體認到,他必須加快自己的腳步,不能安於現狀,也必須趕快對於接下來的人生方向做出一個明確的選擇。

人生其實就是一個又一個的選擇,有些選擇可以齊頭並進不相違背,但有些卻不是,就好像同時應徵幾個工作但最後總是只能選擇一個,而不管面試的過程如何,你永遠不知道你進去一個新的職場時,將會面臨到什麼樣的生態,需要與什麼性格的人相處。


我覺得這本書好看的地方是作者對於日常細節的描述非常的貼切,雖然乍看之下都是一些每天會看到遇到感受到的小事物,但透過他的鏡頭,捕捉到的卻是一種非常奇特有趣的畫面。


很值得一看的作品!雖然它普通,但卻一點都不枯燥,我想過了幾年再次拿起來閱讀,一定會帶給我另一種不同的感受。


分享在裡面看到的兩段話:

總有一天我會更清楚自己該做什麼,不做什麼。到那時候,我得先有勇氣揮霍自己的時間,聆聽在消逝光陰中的自己。 」P.160

「我一直都想認識一位對一切都無所謂的人。我認識的人只會說他們對一切都無所謂,但只要觀察一下,便明白他們並非、對一切都無所謂。」P.17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