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慶賀屏風25週年!《徵婚啟事》浪漫版
去年連演27場,場場爆滿!
2011年6月,台北終於加演8場!
《徵婚啟事》原著/陳玉慧‧原創編導/李國修‧執行導演/黃毓棠
歷年演出共109場,累計達141,419人次觀賞
百變天王曾國城舞台表演極峰之作!
一人分飾15位求偶男子,完美展現驚人演技!
【真愛無敵 同來徵婚】演員名單
曾國城、樊光耀、尹馨、狄志杰、朱德剛、趙小僑、劉品言等A咖齊聚
【友情站台 輪番上陣】特別來賓
6/17(五)~ 6/18(六)鍾欣凌
6/19(日)及 6/24(五)黃嘉千
6/25(六)~ 6/26(日)郭子乾
【劇情簡介】
她,其實是一個已結婚的女子。
這名女子去演《徵婚啟事》中,一個想瞭解男人(男人為何寂寞)的女主角。
於是,她面對了十五位各有所需的求偶男子…
她開始認真地穿梭在所有彩排、生活和人跟人、人跟戲之間的”揭穿”與”被揭穿”
她逐漸發現周遭的人與事,在重重嘲謔爆笑之後,竟越來越遠離劇本,大家不想再表演
卻永遠下不了戲──
她不知如何收場這個已被顛覆的舞台(甚至包括自己的婚姻演出)
● 好評推薦
《徵》劇成功的跳出原著的範界,打破了它的記錄性,而另創出自己獨立的生命,它以「戲外戲」的方式,演變成一齣喜感十足,又有啟發性的舞台劇。 ~1993.10.14中國時報
《徵》劇利用「戲外戲」徹底解構了原著,也解購了戲劇本身與複雜的人性。 ~1993.10.14中國時報
《徵婚啟事》笑果伴隨掌聲,呈現編導李國修一貫風格,贏得滿堂采。 ~1993.10.18 民生報
《徵婚啟事》未演先轟動,開演前一個月票券搶購一空,創戲劇活動新紀錄。 ~1993.12.30中國時報
李國修在《徵婚啟事》一劇中,再度展現他的社會關懷與劇場才華。 ~1994.2表演藝術雜誌第16期
在看完這齣舞台劇後沒幾天,恰巧看到電視在播劉若英主演的徵婚啟事電影版。
看完電影之後,我突然覺得,其實,這齣舞台戲,儘管視覺效果非常棒(由曾國城一人飾演15個徵婚男子),
演出中也有非常多詼諧爆笑的橋段,只是,對我而言,這樣其實是不夠的。
所以坦白講,我看完之後是有點失望的。
這齣戲的重點不是台上那些譁眾取寵的搞笑演出,
雖然以「劇中劇」的方式演出非常有創意,觀眾看到的,像是採排般的側寫,
只是我想這樣的安排,無非是要讓大家能夠更加清楚地感受到,燈光師、男女主角、導演、助導、助理,這些人在下戲之後,真實的人生。
徵婚啟事其實就是在詮釋一個很真實的人生。
因為想要結婚想要穩定想要忘掉以前的傷痛,
所以女子在報上登出徵婚啟事,吸引了很多各有不同目的的男子前來徵婚。
只是說到底,這些徵婚的過程都只不過是一個過程,
重點不在於徵婚,而在於這個女主角怎麼走出傷痛、療癒自我。
在舞台劇裡,我只看到女主角戲外果真是一團亂的人生,跟許多不同的人糾葛,
然而讓她最痛苦的,是她無法理解自己為何會變成現在這樣?更不懂得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麼?
一語道破現代很多人的心聲,不是嗎?
我們以為,只要積極的去爭取結交新朋友的機會,甚至開誠布公的宣告我想結婚,就可以得到我們的幸福。
只是,以往傷痛造成的那些陰霾,是某已經煙消雲散?自己是否已經願意走出那個傷痛迎接新的人生、新的陌生人?
追根究底所有的問題還是在於自己。
或許藉用外力可以協助我們早日走出傷痛,
但是就跟牛喝水一樣,就算你把牛押到水邊,他不開口不吞嚥,就是不會把水喝進去。
所以我說,很慶幸,看完舞台劇之後有幸看了電影版,
電影版抓住了精髓但是舞台劇似乎只是一種"表演",那不是真實的人生寫照。
但曾國城的功力還是令人折服,樊光耀、狄志杰的表現也很亮眼,
而插花的便當外送員黃嘉千更是具有畫龍點睛的效果。
只是最後我還是覺得,這部舞台劇太過於打安全牌,
我認為一切都還可以更好更精湛更深入更細緻的。
不差的表演,但無法令我讚嘆與共鳴。
歷年演出共109場,累計達141,419人次觀賞
百變天王曾國城舞台表演極峰之作!
一人分飾15位求偶男子,完美展現驚人演技!
【真愛無敵 同來徵婚】演員名單
曾國城、樊光耀、尹馨、狄志杰、朱德剛、趙小僑、劉品言等A咖齊聚
【友情站台 輪番上陣】特別來賓
6/17(五)~ 6/18(六)鍾欣凌
6/19(日)及 6/24(五)黃嘉千
6/25(六)~ 6/26(日)郭子乾
【劇情簡介】
她,其實是一個已結婚的女子。
這名女子去演《徵婚啟事》中,一個想瞭解男人(男人為何寂寞)的女主角。
於是,她面對了十五位各有所需的求偶男子…
她開始認真地穿梭在所有彩排、生活和人跟人、人跟戲之間的”揭穿”與”被揭穿”
她逐漸發現周遭的人與事,在重重嘲謔爆笑之後,竟越來越遠離劇本,大家不想再表演
卻永遠下不了戲──
她不知如何收場這個已被顛覆的舞台(甚至包括自己的婚姻演出)
● 好評推薦
《徵》劇成功的跳出原著的範界,打破了它的記錄性,而另創出自己獨立的生命,它以「戲外戲」的方式,演變成一齣喜感十足,又有啟發性的舞台劇。 ~1993.10.14中國時報
《徵》劇利用「戲外戲」徹底解構了原著,也解購了戲劇本身與複雜的人性。 ~1993.10.14中國時報
《徵婚啟事》笑果伴隨掌聲,呈現編導李國修一貫風格,贏得滿堂采。 ~1993.10.18 民生報
《徵婚啟事》未演先轟動,開演前一個月票券搶購一空,創戲劇活動新紀錄。 ~1993.12.30中國時報
李國修在《徵婚啟事》一劇中,再度展現他的社會關懷與劇場才華。 ~1994.2表演藝術雜誌第16期
在看完這齣舞台劇後沒幾天,恰巧看到電視在播劉若英主演的徵婚啟事電影版。
看完電影之後,我突然覺得,其實,這齣舞台戲,儘管視覺效果非常棒(由曾國城一人飾演15個徵婚男子),
演出中也有非常多詼諧爆笑的橋段,只是,對我而言,這樣其實是不夠的。
所以坦白講,我看完之後是有點失望的。
這齣戲的重點不是台上那些譁眾取寵的搞笑演出,
雖然以「劇中劇」的方式演出非常有創意,觀眾看到的,像是採排般的側寫,
只是我想這樣的安排,無非是要讓大家能夠更加清楚地感受到,燈光師、男女主角、導演、助導、助理,這些人在下戲之後,真實的人生。
徵婚啟事其實就是在詮釋一個很真實的人生。
因為想要結婚想要穩定想要忘掉以前的傷痛,
所以女子在報上登出徵婚啟事,吸引了很多各有不同目的的男子前來徵婚。
只是說到底,這些徵婚的過程都只不過是一個過程,
重點不在於徵婚,而在於這個女主角怎麼走出傷痛、療癒自我。
在舞台劇裡,我只看到女主角戲外果真是一團亂的人生,跟許多不同的人糾葛,
然而讓她最痛苦的,是她無法理解自己為何會變成現在這樣?更不懂得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麼?
一語道破現代很多人的心聲,不是嗎?
我們以為,只要積極的去爭取結交新朋友的機會,甚至開誠布公的宣告我想結婚,就可以得到我們的幸福。
只是,以往傷痛造成的那些陰霾,是某已經煙消雲散?自己是否已經願意走出那個傷痛迎接新的人生、新的陌生人?
追根究底所有的問題還是在於自己。
或許藉用外力可以協助我們早日走出傷痛,
但是就跟牛喝水一樣,就算你把牛押到水邊,他不開口不吞嚥,就是不會把水喝進去。
所以我說,很慶幸,看完舞台劇之後有幸看了電影版,
電影版抓住了精髓但是舞台劇似乎只是一種"表演",那不是真實的人生寫照。
但曾國城的功力還是令人折服,樊光耀、狄志杰的表現也很亮眼,
而插花的便當外送員黃嘉千更是具有畫龍點睛的效果。
只是最後我還是覺得,這部舞台劇太過於打安全牌,
我認為一切都還可以更好更精湛更深入更細緻的。
不差的表演,但無法令我讚嘆與共鳴。
PS城市舞台的交通位置還真是不方便...
不負責評分:★★★☆☆
不負責評分:★★★☆☆
AL 我想問你一件事唷!
回覆刪除你還記得昱翔嗎?
你會對他做過的事還很生氣嗎?
因為之前,應該說很久之前,
他跟我說他對你很抱歉,
他說他不知道他那時候在幹麻?覺得他自己很幼稚,
他不是故意針對你的,
可能那時候他媽媽的壓力讓他無處發洩,
他說你可能不會原諒他,他也不敢面對你,
所以才叫我跟你說說看,
你還生氣嗎?他真的不是故意的!
希望你可以原諒他!
哇~他一定很高興!
回覆刪除還好你沒生氣,不然的話他應該會繼續自責吧!
其實那時候的我們都太年少無知了!
現在開始要好好變成熟,上了高中就是個新開始~
謝謝你唷~AL
對了,暑假我們可以見面呀!
到時候再約時間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