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24日

人間失格。


人間失格

內容簡介:  


《人間失格》字面意思即失去做為人的資格,


這是太宰治生平最後的一部作品,也是他最重要的作品。


全書由作者的序言、後記,以及主角大庭葉藏的三 個手札組成,


描寫主角從青少年到中年,為了逃避現實而不斷沉淪,


經歷自我放逐、酗酒、自殺、用藥物麻痺自己,終於一步步走向自我毀滅的悲劇,


在自我的否定的過程,同時也抒發自己內心深處的苦悶,以及渴望被愛的情愫……


  透過主角葉藏的人生遭遇,太宰治可說巧妙地將自己的一生與思想表達出來,


因此也可算是他半自傳性作品,並且藉此提出身為人最真切的痛苦問題,


從滯澀的文中更可體會其內心深切的苦楚,


在完成本篇作品之後,太宰治終歸還是選擇了投水的方式,為自己劃下最後的句點。


 


文章來源:博客來網路書店


 








對我而言通常會買書只有兩種狀況:


一種是書籍本身吸引我,另一種是作者吸引我。


被作者吸引的情況比較少,畢竟閱讀的是書本不是作者。


然而這本書,我卻是衝著作者買的。


聽說他很帥。但這不是重點。


重點是他從19歲開始自殺了五次未遂,然後在這本書出版之後終於自殺成功。




所以這個人到底有多討厭「活著」這件事?



而這段死又沒死成的過程中,他是怎麼度過的?



出生在一個經濟富裕、聲譽量好的家庭,這對他來說應該是個可悲的開始吧?



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有能耐享受與生俱來的生活條件優勢啊。



有著聰明的腦袋,不然怎麼不用唸書就考上東大?



有陣子迷上馬克斯主義。這種東西講求均貧均富,應該也不是一個富家子弟可以瞭解的東西。



最後脫離家庭。靠著女人、菸酒荒唐度日。







我剛剛去看了書評,聽見有人說這本書帶給他很大的震撼。



嗯。可能我程度差,看不出來哪裡可以震撼到。



但,這就是一個可悲的人,從出生、活著便不斷的自我否定著。



只要呼吸一口氣,就是「一個」可悲存在著。(我不知道自卑的單位是什麼)



我其實很認真的認為,這是一種與生俱來的先天缺陷。



就像基因怎樣怎樣導致的基因疾病一樣,這是一種精神上的先天性缺陷。



就好像當我們說紅色、圓形,我們腦袋裡面就會出現紅色、圓形的畫面。



我們看見螞蟻跟大象,就知道螞蟻比大象「小」很多。



所以是一種判斷力的殘缺。



基本上我們判斷某種東西的基準,當然是我們能夠清楚的定義某些東西。



腦袋裡有清晰又理性的觀念,有是非對錯幾近正確的價值觀,



知道什麼事情不能做,什麼事情做了會受傷,



知道應該怎麼保護自己,應該怎麼與人相處應對進退。





你知道嗎?世界上有一群躲起來的人。



他們躲起來的原因是因為恐懼人類,不知該怎麼與之相處應對。



可能就是一種人際關係不協調症候群之類的鬼東西吧。



作者從小就有這樣的症頭,然後又沒有認真去看心理醫生。



嗯,但那種內心的煎熬,我想每個人應該或多或少都懂一點吧。



我倒是覺得,這本書轉個小角度來看,



是一本很勵志人心的書耶。



作者裡面很經典的兩句話:



「在我過往的人生中,曾多次期望有人能殺了我,但從未想過要殺人。

  因為面對可怕的對手,我反而只想著要如何讓對方幸福。」



懦夫連幸福都害怕,碰到棉花也會受傷。」



不過是個善良的膽小好人,他無法傷害他人,卻不斷的在傷害自己。


書本後段主角跟他的朋友在討論「罪」的反義詞這件事,我其實很喜歡這一段。


他讓我覺得他是個認真的人。


不過只是個微不足道的小問題,他卻很認真的思考著。


我想他只是把認真用錯地方,面對人類時又用錯角度,


才會以著人類的軀體,卻從嘴巴吐出人類很怪異或人類很可怕的這種話語。



或許終於死亡了也會是一種解脫吧。


不必再痛苦的面對這個世界,痛苦的生活著。


我想起恩佐曾畫過的一幅圖。


裡面是在講一個人不小心被丟到外星球,於是原本在我們世界的正常人臉孔,


卻是其他生物眼中奇怪的異類。


歸屬感啊歸屬感。


這三個字最近真的困擾我很多耶。




聽說人的一生就是一種贖罪的過程。


但既然要過,當然要過得開心一點自在一點,可以的話一定要樂觀一點的。



所以我看完這本書的結論是:世界上最可悲的,是連接近幸福都覺得害怕的膽小鬼。




2 則留言:

  1. 妳...竟然又跑在我前面了~我前兩天才把這書抱回來的說

    回覆刪除
  2. 妳每次寫書評,都寫的讚ㄋㄟ~有妳自己一定的見解~從很內在的心裡與

    那些文字共鳴~真的很棒!!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