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17日

第八日的蟬。


第八日的蟬



內容簡介:








★直木賞得主 角田光代 最觸動人心的代表作

★榮獲第2屆中央公論文藝獎:渡邊淳一、林真理子、鹿島茂 三位評審作家大絕讚!

★日本書店店員最想賣給讀者的書「2008年本屋大賞」第6名

★導演 李崗、博客來圖書部經理 喻小敏、推理好手 冬陽 等各界愛書人 一致感動好評


我偷走情人的嬰孩

用母愛虛構我們的人生......


  日本第一大報《讀賣新聞》晚報連載逾半年,大獲好評

揉合犯罪、懸疑、寫實元素的深情之作

出書後持續催淚無數人!


  這孩子不屬於我,但我可以給她更多的愛

就算墜入萬惡深淵,我也要為她留住那片美好風景


  希和子與有婦之夫秋山相戀,有了身孕,遭秋山哄騙墮胎後,卻發現秋山之妻懷孕產下女嬰。希和子原本只是想潛入對方家中,看看女嬰的樣子,卻因為看到嬰兒清澈純真的眼睛注視著自己,和那無邪的笑容,再也放不開她溫暖的小手,最後決意擄走她,想永遠保護她。


  希和子替女嬰取名薰,自此展開逃亡。她心中的母愛愈生愈大,只能不斷捏造故事,閃避旁人的好奇,逃出警方的搜捕線。唯有扭曲現實,她才能逃、甚至活下去。


  沒有血緣關係的希和子與薰,漸漸發展出親密的母女關係。冬去春來夏又至,蟬聲唧唧,猶如希和子心中的紛擾。她們的二人生活會怎樣開展?是否終究像短命的蟬,轉瞬即逝?


  蟬在土中七年,破土而出後卻只能活七天

但若有一隻蟬跟夥伴不一樣,獨活了下來

那麼她感到的是孤獨的悲哀,還是看到嶄新風景的喜悅呢?


  一個鑄下大錯的女人

一個尋找自我的女孩

孤注一擲的愛譜出了命運二重奏


  角田光代以纖細而動人的筆觸,敘述經歷不倫之戀的女子因緣際會所糾纏出的親子關係,彷彿真實事件還原,令人重新省思人生的意義。


   《第八日的蟬》小說是先在日本第一大報《讀賣新聞》晚報連載逾半年,大獲好評,2007年出書後持續感動無數人,並奪下中央公論新社為紀念創社120週 年所主辦的文藝賞,評審渡邊淳一、林真理子、鹿島茂這三位知名作家均大力讚揚。2008年本書更獲選為「本屋大賞」第6名(本屋大賞即書店大獎,為日本全 國書店店員票選出最想推薦給讀者的書,每年選10本)。


  角田光代寫出了女主角希和子對薰的母愛,也寫出了毫不知情天真成長的薰的可愛。希和子一心只盼與孩子生活,不想分離,她一方面有「一定逃不掉吧」的預感,一方面又有「能得到上天庇佑吧」的念頭,故事就在這兩者間擺盪,展開令人提心吊膽的發展。






資料來源:博客來網路書店







對我來講,這整個故事並不足以讓我感覺到新鮮或者特別。



但當我閱讀到後面1/3左右時,我漸漸感受到這本書的魅力了。



橫貫這本書的主軸亦是這本書的書名-「第八日的蟬」。



通常蟬在泥土下蟄伏七年之後,爬出泥土面對陽光時卻只有七天的生命可以存活。



本書探討的便是一隻在第八日卻還尚未死去的蟬,



感到的是孤獨的悲哀,還是看到嶄新風景的喜悅?





書本的主角正確來說應該有兩名,一個是抱走嬰孩的希和子,另一名是被抱走的嬰兒薰。



前2/3的部分在交代希和子身為第三者的遭遇以及整個犯罪事件的過程,



而1/3部分是在描述被抱走的嬰孩薰,她被歸還之後的日子以及感受。







這兩個主角的共通點都是-「迷惘」。



希和子身為一個沒有身份的第三者,被情人的正室嘲笑謾罵,



她一直記得對方說的:妳的肚子只是一個空殼。



就像這是一場戰爭,而希和子因為沒有生下小孩所以戰敗必須接受恥笑與懲罰一樣。



她在社會之中沒有存在感,當情人回到自己老婆身邊時,她便什麼都沒了。





而對於薰來說,從她懂事開始,她便瞭解到自己的世界與經歷與別人不同。



從唸書開始被迫接受他人異樣又好奇的眼光,加上家中父母無法使用正確的方式與薰相處,



培養出她獨來獨往與世界格格不入的個性。







「那孩子到現在還沒有吃早餐呢」這是希和子被捕時所講出的最後一句話。



沒有任何怨言與辯解,她心甘情願接受社會的制裁與發落。



在我的眼裡,希和子從不後悔甚至慶幸自己做的這件偷抱小孩的事情。



因為她什麼都沒有,她一直什麼都沒有。



沒有方向、沒有目標、沒有歸屬感更沒有存在感。



而薰卻像是指引方向的一盞明燈,



希和子唯一深信不疑的就是她必須要給小小的薰保護與未來。



即便這個未來如此的短暫,這層保護如此薄弱。



就好像這是唯一一件事,是希和子為了自己而不是為了別人而做的。







然而對薰而言,回到真正父母的懷裡就像是回歸正軌一樣。



小小年記得她什麼都不懂。



但當她開始長大時,她學著去挖掘自己的過去,去瞭解自己的過去到底與別人不同之處在哪裡?



希和子雖然不是親生母親,但卻給了她比親生母親還要多上幾百倍的保護與關愛。



雖然薰一直打從心裡恨著希和子為什麼要強加給她一個與眾不同的人生。



然而薰卻只是活著,只知道把自己與外界畫出一條長長的界線,



誰都不能侵犯她的領土與範圍。



因為她回到親生父母親所打造的家庭中,



卻無法有一個正常的成長過程。









這本書總體給我的感覺是這樣的。



在文字言語間沒有流露出任何的絕望與悲傷。



但絕望與悲傷卻是這本書基底的氛圍。



圍繞著這本書、圍繞著閱讀者。





就好像一艘航行的船隻,



海面風平浪靜,萬里無雲,沒有狂風暴雨。



看似一切安全無虞,



只是在鏡頭拉遠之後,你才會驚然發覺,



原來這艘船所航行的大海無邊無際,



沒有邊界,沒有落錨處。



船上的人所冀盼的終點,是他們永遠到達不了的目標。





是一種在內心中無比巨大,但顯現在外表卻又輕描淡寫的悲傷與絕望。









我們總在絕望的世界之中,

找尋奮力一搏的勇氣。



即使只是飛蛾撲火,

但對於一隻從沒見過火光的蛾來說,

傻氣的撲火卻有著一種令人欣羨的勇氣。









我懂沒有存在感的感覺。












4 則留言:

  1. 好棒的閱讀筆記阿~~

    最後一句~沒有存在感的感覺~聽起來頗淒涼的~~

    回覆刪除
  2. 很熟悉的一句話!

    我也覺得我們存在過...

    所以我一直在找尋讓自己存在的方法

    回覆刪除
  3. 很熟悉的一句話!

    我也覺得我沒存在過...

    ↑錯字訂正

    所以我一直在找尋讓自己存在的方法

    回覆刪除